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85070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4s店新能源汽车调研分析报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市场规模仍然很小。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在蓬勃发展,其品牌较多,环保低碳出行这一理念也深入人心,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做出购买决策,什么因素导致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制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什么为重点,这些都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 /1/view-13062316.htm一、研究概况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研究已形成较完善的体系,很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国内的研究,包括政策、技术、能源、消费者等方面,沈悦,郭

2、品(2015)根据消费行为的网络外部性理论,提出了虚荣效应与攀比效应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的理论假说;梁维超(2017)运用博弈论方法揭示政府与厂商在补贴博弈中的策略。王智(2014)对比亚迪、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等典型事例,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较高的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研究是历年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我国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研究已较为成熟,从多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这些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但我们团队另辟蹊径,以新能源汽车4s店调研为抓手,从新能源汽车4s店消费行为分析进行研究。二、调研内容课题以新能源汽车4s的店调研为抓手,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展开三个层次的调查,通过新能

3、源汽车4s店的购买记录、4s店员眼中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新能源汽车购买者和潜在消费群体(如大学生)认为自己未来拥有的消费行为特征,重点调查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进而分析新能源汽车4s店在经营过程存在的不足,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推广提出更好的消费者群体的整体设想。三、调查过程研究的调查过程大致分为实施规划、展开调研、收集数据、开展行动研究,最终形成一个改进型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模式,再对其市场效果和消费行为变动进行新一轮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首先,分别对国内外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的相关研究、4s店经营模式以及二者结合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进行总结,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行为

4、影响因素,对国内外案例和理论进行分析,形成前期假设。其次,对新能源汽车4s店展开三个层次的调研,通过4s店购买记录,了解其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情况和经营模式,初步分析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基本特征;通过与4s店员访谈,了解在他人眼中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能源汽车车主及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4s店的看法、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影响因素等。接着,通过消费者调研,以及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消费个体的消费情况,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评价和建议。在大量数据、访谈资料以及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分析研究报告。最后,团队进行刻画未来消费者模样的实践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实

5、践方案。实践中,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进行跟踪调查,记录数据资料,进一步完善结论,对未来消费群体做出科学预判,并提出合理建议,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四、提出问题通过整理、分析文?I,借鉴已有的消费者购买影响因素,我们制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经过对多家4s店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和使用程度不高,4s店的销售车辆仍以传统车辆为主。使用普遍程度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程度较三、四线城市高。针对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团队做出如下分析:(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及使用程度不高1、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6、推进慢。2、社会群体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高,推广普及工作有待提高。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习惯尚未形成,市场需求没有拉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尤其是车辆续航里程、使用维修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强。3、产品安全性能有待提高,还存在碰撞易导致电池燃烧的隐患。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门槛严格,短期生产投入成本较高,企业面临很大经营压力,在提高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投入不足,致使产品性能提升缓慢。(二)地区差异较明显1、政策因素。很多一、二线城市,受传统燃油汽车限行、限购政策的影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由于当地政府并没有针对私家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预算,也没有传

7、统燃油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速度较部分一、二线城市缓慢许多。2、购买力因素。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高于三、四线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较多、接受能力更强,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情况多一些。同时,当前社会工作者“有车族”居多,大多不愿意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只能等待新一批年轻“无车族”踏入社会,给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带来生机和活力。五、提出建议(一)加强宣传1、提倡环保意识。加强引导教育,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加强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2、加强新能源汽车知识的宣传普及,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信任新能源汽车。不仅要宣传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更要注重宣传新能源汽车在生产、

8、使用过程的作业标准及其对于环境保护的功能,以强化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的积极态度。(二)政府支持政府出台更有扶持力度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导入的做法,采取给予消费者税收优惠或补贴的措施。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者,政府可以在车辆购置税等方面有所减免,并可实施差异化的燃油税,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此外,政府可以实施的优惠政策还包括无偿提供停车场地、发给电动汽车正式营运牌证、免征新能源汽车进口税等。(三)设施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零配件配套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努力自主创新,以期尽快取得突破,打破国外企业对其核心技术的垄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品质,特别是其安全性能。此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还应积极完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网络,和各地方政府磋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停车场所、充电桩与生物柴油、天然气等能源供给站点的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日常使用。(四)注意克服消费者意愿与消费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呈梯度发展状态,优先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期待日后以这些地区为依托,以点带面,逐渐向全国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