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7974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 (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古浪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记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记是,答案选B。2.除去粗盐中的;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除杂剂可能会过量,因此在除去原有杂质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过量除杂剂的除去。【详解】盐酸可以通过蒸发除去,因此可以最后加入,氯化钡中的虽然能除去原溶液中的,但是过量的只能通过碳酸钠溶液和过滤来除去,因此氯化钡在碳酸钠和过滤之前,过滤在加盐酸之前,氢氧化钠只要在盐酸之前加入即可,综上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答案选A。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B. 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C.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D. 测试某溶液

3、的pH时,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答案】D【解析】【分析】A、给烧瓶中的液体加热时,应防止爆沸;B、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防爆炸;C、灯内酒精量过多,易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D、测定液的pH时,无需用水润湿pH试纸。【详解】A、给烧瓶中的液体加热时,应防止爆沸,故应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选项A正确;B、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防爆炸,选项B正确;C、灯内酒精量过多,易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可能出现灯内发生剧烈燃烧而爆炸,选项C正确;D、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无需用水润湿pH试纸,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

4、D。4.下图所示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对应的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蒸馏、分液、蒸发、过滤B. 蒸发、过滤、蒸馏、分液C. 蒸馏、过滤、蒸发、分液D. 蒸发、分液、蒸馏、过滤【答案】A【解析】因蒸馏烧瓶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的分离或难挥发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馏;因分液漏斗用来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或用来分离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即分液或萃取;因蒸发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即蒸发;因普通漏斗用语分离互不相溶的固体和液体,即过滤;所以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蒸馏、分液或萃取、蒸发、过滤,答案选A。5. 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单质、酸、

5、盐的一组是( )A. 氢气、硝酸、碳酸钠B. 氧气、盐酸、氧化钙C. 冰、熟石灰、食盐D. 铜、烧碱、石灰石【答案】A【解析】【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是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以上概念分析。【详解】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硝酸属于酸;碳酸钠属于盐,故A正确;B.氧气属于单质;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冰属于氧化物;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属于碱;食盐属于盐,故C错误;D.铜属于单质;烧碱即氢氧化钠属于碱;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选A。

6、6.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液化空气制氧气B. 新切开的钠表面逐渐变暗C. 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D. 氨气与含有酚酞的水产生红色喷泉【答案】A【解析】【详解】A.液化空气制氧气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B.新切开的钠表面逐渐变暗是由于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Na2O,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氨气与含有酚酞的水产生红色喷泉是由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产生了OH-,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蒸发结晶时应在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答案】C【解析】【详解】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B正确;C蒸发结晶时应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药品分解而变质,故C正确;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容易潮解的物质不能放在称量纸上,如氢氧化钠固体容易潮解,要

8、用烧杯称量,故D错误;故选C。8.如下图,在盛有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 加CCl4 加苯 加酒精B. 加酒精 加CCl4 加苯C. 加苯 加CCl4 加酒精D. 加苯 加酒精 加CCl4【答案】C【解析】【详解】苯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所以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和四氯化碳,会出现分层现象,因为苯的密度小于水,应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应在下层,故加入的是苯,加入的是四氯化碳,酒精能与水互溶,所以加入的是酒精,故选C。9.蒸发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 蒸发皿B. 玻璃棒C. 直形冷凝管D.

9、 试管【答案】B【解析】【详解】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等;根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的仪器可知,蒸发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综上所述,本题选B。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分液时,先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萃取时,振荡后,须打开活塞放气C. 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后通冷凝水D. 蒸发时,将溶剂蒸干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答案】B【解析】【详解】A分液时,应该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错误;B萃取时,振荡后,须打开活塞放气,乙保持内外压强相等,故B正确;C蒸馏时,先通冷凝水,后点燃酒精灯,故C错误;D蒸发时,应该

10、蒸发到还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D错误;故选B。【点晴】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常见的操作的先后顺序如下: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拆除装置时,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排净空气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火焰;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 、C2H 4、C2H 2等)时,应先检验纯度,后点燃等。11. 下列属于物理变

11、化的是A. 氯气溶于水B. 食物变质C. 碘的升华D. 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 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故A错误;B. 食品变质是食物被氧气氧化,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 碘升华是固态碘变为气态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D. 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1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化学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12、。B. 化学上所指的 “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C. 为了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我们有必要亲口尝一尝物质的味道。D. 晾晒衣服实际上也是“蒸发”。【答案】C【解析】【详解】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故A正确;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故B正确;C、实验室中绝对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故C错误;D、晾晒衣服实际上也是“蒸发”,故D正确;答案选C。13.下列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B. 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

13、法分离C. 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 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答案】C【解析】【详解】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应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A说法正确;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出现分层,应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故B说法正确;C、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应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进行分离,故C说法错误;D、溶于水的固体和难溶的固体进行分离,先溶解,然后过滤,最后蒸发,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C。14.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C. 1mol氧含6.021023

14、个O2D.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答案】D【解析】【详解】A.摩尔仅是单位,物质的量才是物理量,A项错误;B.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B项错误;C.1mol氧这个说法本身就不准确,在使用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指代准确,C项错误;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D项正确;答案选D。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012kg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B. 1mol任何物质都含6.021023个分子C. 1molNe中约含6.021024个电子D. 1molH2O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

15、.12g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定义为1mol,数量约为个,A项正确;B.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食盐,B项错误;C.氖是10号元素,因此1个氖原子中有10个电子,1mol氖原子中有10mol电子,C项正确;D.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因此1mol水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D项正确;答案选B。16.若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N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1mol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 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的CH4物质的量是1molC. 58.5g氯化钠含分子数为NAD. 28gN2和CO混合气含的原子数为2NA【答案】C【解析】【详解】A.1个水分子中有8+2个电子,则1mol水中有10mol电子,数量为10NA,A项正确;B.1个甲烷分子中有6+4个质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