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6453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舒城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材料五.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舒城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材料试题(五)(无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K-39,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和AlCl3溶液B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C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2往m mL 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和KAlO2溶液

2、。加入钾的物质的量是 () A2.5m10-4molB5.0m10-4molC7.5m10-4molDm10-3mol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 、Na+ 、 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 、 AlO2- 、CO32 C在P13的溶液中:NH4+ 、 Al3+ 、 NO3- 、 SO32-D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K+、 Fe2+、 Cl- 、 NO3-4将mg Al2O3、Fe2O3的混和物溶解在过量的100mL0.05 mol/L的硫酸中,再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

3、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1mol/L B0.05mol/L C0.2mol/L D无法计算5将11.5 g钠、9 g铝、28 g铁分别投入200 mL 1 mol/L的盐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B铝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6将4.6 g Na和2.7 g Al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B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与加入Al的质量相等 C所得溶液中Na+和Al3+的物

4、质的量之比为2:1 D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7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 ) A1.0 mol/L B2.0 mol/LC1.5 mol/L D3.0 mol/L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 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CO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

5、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9 一块表面已被缓慢氧化的金属钠,其质量为10.8g,投入100g水中,收集到氢气0.2g。则原来钠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A6.2g B4.6g C7.8g D10.6g10下列各金属的混合物2.5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2在标况下体积为2.24L,其中可能的是AZn和Fe BMg和ZnCAl和Mg DCu和Fe11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中,若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003a)% B.%C.% D.(100a)%1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然后

6、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一定是空心的B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C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13. 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则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舒中高一化学 第1页 (共6页) ()A B C D 14. 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铝与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A12 B32 C31 D6115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

7、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SO4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4 B27C12 D3816.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 B

8、C D17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18氧化钠 氢氧化钠 过氧化钠 亚硫酸钠,1 mol上述固体物质长期放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加的情况是B质量增加的情况是C上述物质都有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过氧化钠在反应中转移了2 mol电子19如下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

9、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20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剩余固体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BC D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21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2)向(1)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

10、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取(2)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5)向(4)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100V(HCl)/mL沉淀质量(g)300.58am22某固体混合物,由NaOH、AlCl3、MgCl2组成,将它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有0.58g白色沉淀,在所得到的浊液

11、中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g)关系如图所示。(假定:加入NaOH舒中高一化学 第3页 (共6页)溶液后,Al3+、Mg2+转化为沉淀不存在先后顺序)(1)沉淀的最大值,即m= g。(2)至沉淀完全溶解时,所消耗盐酸的体积a= mL。 23将4.6g钠和95.4g水、6.2g氧化钠和93.8g水、7.8g过氧化钠和92.2g水分别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用a、b、c表示,那么其大小关系是:_。若用0.1molL1盐酸中和所得溶液,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用a、b、c表示,其大小关系是_。24.“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试管装入另一试管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

12、两只或更多试管进行的实验。因其有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面这个实验为“套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烧杯A中_;小试管中_; 烧杯B中_;(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3)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5.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其中,氧化物()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1)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6.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1 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1)金属铝的质量为_。(2)a的取值范围是_。(3)的最大值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