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5505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第四中学高三历史期中模拟测试一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25. 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

2、此可知 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 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 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26. 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27.

3、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28. 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A. 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C. 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29. 1958年的中华人民

4、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30.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C摆脱

5、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31. 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 A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 B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C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 D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32. 西方学者认为,宪法作为最高权威高于一切,是自然法和全民意志的体现。对此,有评论指出,事实上,资产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该评论揭示出A.西方

6、的任何社会力量都不能逾越宪法B资产阶级意志代表全体民众的共同愿望C西方宪政以民主的外衣行资产阶级专政D普通民众并不能从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33. 由下表可推知表一 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表二 19401945年集体农庄个人经济谷类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变化(公顷)(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34.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

7、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3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B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C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

8、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二、非选择题(共11道大题,计160分。其中必作题6道,地理为3637题,政治为3839题,历史为4041题;选作题5道,地理为42、43、44题三选一作答,历史为45、46题二选一作答。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40.(25分)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各国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

9、大战结束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材料二 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材料三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0、4分)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有哪些?(4分)(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了避免“全球范围的崩溃”,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在不同时期对各国的损益有差异”为主题进行论证。(13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时间礼物说明17931794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

11、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000件。18531867年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1941年11月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1943年2月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19491950年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1957年11月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1972年2月中国赠送

12、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1986年11月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2014年9月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2.(10分)【旅游地理】 黑井镇距昆明200多千米,因盛产贡盐,明代起就吸引商贾马帮而富甲一方。民国后,随省内外盐业发展,昔日辉煌连渐没落,却留下了唐宋风

13、貌的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古盐井、煮盐炉灶等。如今有“千年盐都”美称的黑井镇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知名旅游品牌。(1)分析黑井镇存有较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4分)(2)指出该地旅游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6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44.(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

14、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请考生在第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大蒙古国时期,推行成吉思汗确立的分封采邑制。这种“裂土分民”的分封采邑 制,使大蒙古国内部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国中之国,彼此各自为政,设官分职,大汗不予干涉。 随着蒙古势力的南下,中原地区也被分封得七零八落。1236年秋,窝阔台汗“诏以真定民户奉太后汤沐,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责戚”。投降蒙古的一批金朝将领,也纷纷据地称雄。 这使中原出现“自一社一民,各有所主,不相统属”的局面。“凡事干其城者,各遣断事官自司。”他们不仅“擅自征敛”,而且“私置牢狱”。广大人民怨声载道,哭诉无门。忽必烈即位后重用史天泽,“置之相府,授以政柄”。“内立省部,以杜绝政出多门、斜封墨勒之权。外设六道宣抚司,以削夺郡县官吏世袭专擅之弊。给百官俸禄,使在官者有以自赡,而得保清廉之节。”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下令实行一种州县官调动的政策,即所谓“迁转之制”。至元二年,“罢州县官世袭”,并任命了一批有远见的官吏,如以张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击豪强,黜脏吏,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