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75153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雷波县骑马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根据国家制定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011年7月修订)和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四川省2009-2011年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川发改农经2009392号),四川省水保局关于抓紧编报2011年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办在雷波县西宁项目区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09-2011年)(川水函20091490号)的基础上,择优选择了群众积极性较高的骑马溪小流域做为项目实施区,委托雷波县水电勘测设计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实地开展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在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并编制完成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生产力水平低下,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群众收入的迫切需要;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的迫切需要;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是项目区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是增强蓄水保土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1.2 小流域概况骑马溪小流域位于雷波县的北部,距县城110km,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031/20103032/41,北纬28030/1828032/23之间,幅员面积33.00 km2。该流

3、域属中切割中山地貌,流域内地势陡峭,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700m,相对高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19mm。项目实施区幅员面积12.90km2,包括罗山溪乡大坳、狮子岩2个村,8个村民小组,438户,总人口0.17万人,农业人口0.17万人,农业人口密度133人/km2,拥有农业劳动力0.10万人,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744.60万公斤,农业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2公斤,农业总产值为506.60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为2845元。流域内土地总面积为3300.00hm2。项目实施区土地总面积1290.00hm2,耕地172.8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40%,其中水田20.37hm2,

4、梯地55.36hm2,坡耕地 97.12hm2,主产小麦、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园地32.6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3%,主要为茶园;林地931.9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2.24%,其中有林地456.24hm2,灌木林118.93hm2,疏幼林356.78hm2;草地120.7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6%;交通运输地25.60hm2,荒草地95.10 hm2;交通运输地6.27 hm2,占总面积的0.,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0hm2,占总面积的0.6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2hm2,占总面积的0.61%;其它土地9.06 hm2,占总面积的0.70%。项目实施区水土流

5、失面积5.49 km2,侵蚀方式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占幅员面积的42.56%,年均土壤侵总量为万2.27t,年均土壤侵蚀数为4127t/km2a。流域内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但仅零星开展,规模较小。1.3建设任务、目标与规模根据2011年下达的治理任务,结合骑马溪小流域的自然经济状况,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建设的任务主要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蓄水保土,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防治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灾害,减轻山地灾害;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目标,治理水土流失5.00k

6、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减沙效益达70以上;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75%以上,提高林草覆盖率10%以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90%以上;2011年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00.00hm2,其中坡改梯13.93hm2,保土耕作42.91hm2,经济果木林35.08hm2,水土保持林46.10hm2,种草5.20 hm2,封禁治理356.78hm2,作业便道1.63km,坡面水系新修灌排水渠道5.13km,建蓄水池7口,沉沙凼49个。1.4 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 以骑马溪小流域大坳村、狮子村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7、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的原则,采取“山顶荒坡水保林、山腰陡坡经果林、坡脚缓坡坡改梯、沟凼池渠全配套”的思路,山水田林路园综合治理,科学布局各项措施。按照土地利用规划中各图斑地块的利用方式,按照重点治理“生产用地”的要求,合理配置坡面水土整治工程、植物防护工程、封禁治理措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以满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的要求。在工程的布局上重点是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流域内共有坡耕地97.12 hm2,对坡度为10-15、15-20土层较厚、耕作地较近、水源条件较好的13.93 hm2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后,发展优质绿茶;对35.08hm2坡度为10-15度

8、、15-20及25以上的坡耕地实施经果林措施;对其余坡度较缓的坡耕地实施种草、保土耕作措施,同时重点对实施坡改梯工程和经果林的地块因地制宜的配套坡面水系。在荒山荒坡中实施水保林措施46.10hm2,对疏幼林356.78hm2地实行封禁治理。1.5施工组织设计流域内有简易公路,有四级公路通达乡政府所在地,项目实施区2个村均有通村的机耕道,仅有部分生产组不通车,但重点工程片区仍需进行人工二次转运。实施村组都有电,用电有保障,工程用水有保障,但需进行二次转运。气候对项目的实施无较大影响。农事活动时只对水土保持林、种草措施的实施有影响,但均可错开。流域内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较高的积极性,对改善生态

9、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有迫切要求,只要组织措施到位,计划周密,群众愿意苦干、实干,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坡改梯工程投资较大,但因其施工的特殊性,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或组织专业队的方式进行施工;坡面水系工程由于技术要求较高,报经发改、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同意后,拟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林草措施主要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国家投入为补助性资金,并提供苗木等物资材料。苗木采购由县政府采购中心组织采购。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即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坡改梯工程安排在2011年11月2012年3月实施;坡面水系工程安排2012年3-4月进行;植物工程安排在2012年4月的实施

10、;封禁治理安排在2011年11-12月;保土耕作措施实施时间为2012年4-5月春耕开始时实施。该工程共需投劳2.07万个,现片区内共有劳动力982个,每个劳动力平均需投劳21个。但部分工程采取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加之从我县多年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的过程中,从事水土保持工程还有相当部分是非劳动力,故流域内劳动力投工量应不会超过19个,是能够负担,是可行的。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施工中基本无大型机械调配。1.6 水土保持监测通过采取典型农户调查、样方监测等方式,一是对坡改梯的经济效益监测;二是对经果林生产量及经济效益;三是对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措施产生的蓄水保土效益。利用典型区域内修建的蓄水池、沉

11、沙凼等设施进行监测,在每年雨季后,清除蓄水池及沉沙凼内的淤泥,以此计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及保土效益。每年夏季调查林草措施治理区和非治理区样方内的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等,分析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及类型变化情况。1.7 技术支持在工程实施期间,由县水保办3名工程师、2名助工组成技术服务组,实行驻点分片包工负责制,切实加强工程管理,认真搞好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工作;在经果林、水保林的苗木采购、定植、田间管理中,农科局的技术人员要全程参与,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项目区干部群众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尤其要加强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的农民培训。培训主要采取集

12、中培训和现场示范推广结合的方法,重点培训操作技能,同时要有计划的重点培养基层水土保持骨干技术人员。计划开展3次培训,共计划培训500人次。以小流域实施的优质茶园栽培管理为重点技术推广项目。根据小流域实际,建立优质茶园示范区,面积14.28公顷,主要措施包括坡耕地治理、发展优质绿茶、坡面水系工程等,示范区建立后将带动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8 工程管理对项目的组织管理采取政府负责的管理方式,即由分管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水保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雷波县水土保持委员会统一协调管理项目的实施,日常工作由下设的雷波县水土保持办公室负责。流域所在的罗山

13、溪乡成立由乡长为组长的乡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领导协调治理工作,重点项目实施村成立由村长为组长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领导协调辖区内的治理工作。并配备封禁管理员,负责流域内的封禁治理工作,形成县、乡、村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任务明确,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严格实行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主体制、工程合同制、项目公示制、工程监理制、县级资金报账制、工程管护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1.9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编制是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进行投资概(估)算,仅人工单价按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7版)进行分析。

14、主要物资价格水平年依据当地2011第二季度实际材料价格编制。工程静态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20.16万元,植物措施56.22万元,其它措施1.60万元,独立费用16.20万元,基本预备费5.82万元,单位治理面积为40.00万元/km2。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2011年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进行筹措。工程总投资200.0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投入1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00%,州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16.00万元,占投资的10%,县级地方财政配套24.00万元,占投资的15%,群众共需投劳2.07万个。1.10效益分析工程实施后项目实施区

15、提高林草覆盖率10.26%,年拦蓄泥沙1.62万t,年增加蓄水能力82.35万m3,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6.58万元。通过治理,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82,项目区群众有较高的治理积极性,项目切实可行。93工程建设特性表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一、小流域基本情况塘堰整治座(一)位置与面积谷坊座小流域位置-3.植物防护所属流域-水土保持林hm246.10小流域面积km212.9经果林hm240.01 (二)自然概况种草hm25.20 地貌类型-4.封禁治理hm2356.08 地面组成物质-5、其他多年平均降雨量mm1419四、施工多年平均气温14.91.总工程量万m35.10林草覆盖率%50.74土方万m34.7 5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82.3石方万m30.4 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106.9混凝土万m30.05 (三)社会经济情况2.主要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