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3209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第二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甘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分封制影响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专制王权强大2. “不行黜陟(官职的升迁或降黜)而藩

2、国自析”。这评价的是汉武帝实行的哪项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平定“七国之乱”C. 实行郡国并行 D. 用察举制选官3. 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并完善。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A. 决策 B. 审议 C. 执行 D. 司法4. 唐朝时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 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 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C. 源于唐朝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 D. 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5.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图示为两汉至清朝),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3、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军机处权力的扩大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6.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和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7.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8.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

4、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A. 隋唐的科举制 B. 雅典的民主制C. 罗马的法律制度 D. 欧美的代议制度9.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 邦联制 B. 两党制C. 总统制 D. 共和制10.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 )A. 部分城市工人赢得选举权 B. 保障了妇女的权利与自由C.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1.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 行政权 B. 立法权 C. 司法权 D. 外交权12. 孟德斯鸠说: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同一个机关行使

5、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 实行君主立宪 B. 确立三权分立 C. 实行地方分权 D. 加强中央集权13.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治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 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 雅典成年男女公C. 外邦人和雅典人D. 雅典全体居民14.左传载:“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 分封制 B. 井田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5.

6、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A. 秦朝和西汉 B. 西汉和东汉C. 秦朝和唐朝 D. 唐朝和宋朝16.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 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A. B. C. D. 17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按唐太宗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交兵部出兵 交门下省审议 交尚书省处理A. B. C. D. 18.“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

7、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A. 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19中国古代选官的方式历经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拨依据顺序正确的是A. 孝廉功绩才学门第B. 才学孝廉门第功绩C. 才学门第功绩孝廉D. 功绩孝廉门第才学20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印称“玺”。这充分体现了()A. 皇位世袭 B. 统领百官 C. 皇帝独尊 D. 个人偏好21古代罗马法律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事变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

8、道路未修复前应由他人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这主要说明罗马法()A. 注重保护个人财产B. 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 缓和民众之间矛盾D. 侧重保护平民权益22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下列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内部的法律是( ) A. 公民法B. 万民法C. 民法大全D. 人权宣言23.古代雅典民主政体的特征体现在()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B. C. D. 24梭伦改革规定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A.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局面B.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C.

9、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体制D. 促进城邦经济发展25“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表明英国议会()A行使最高行政权B拥有最高的权力C控制政府决策D是维护王权的工具26.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27.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阶级性

10、质相同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C二者的适用对象相同D体现了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2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确立了近代法治原则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D开创了现代共和政体29.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但是,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这里所指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A君主专制 B责任制内阁C共和政体 D君主立宪制30.世纪70年代

11、以来,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据统计,从1887年到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表明()A内阁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B议会已经退出国家权力中心C内阁秉承议会旨意管理国家D英国议会民主制度日益完善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20分,第32小题20分,共计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裴姓是伯益的后代,周代被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非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裴氏世谱材料二据裴氏世谱载,河东闻喜(山西省闻喜县

12、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在封建社会时期,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余人,官居宰相之人高达59人。第3位宰相,裴绾:裴氏家族第十七世,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第41位宰相,裴度:裴氏家族东眷第十八世,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第59位宰相,裴定:裴氏家族第四十一世,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材料三裴氏家记历代均有人撰修,父死子继,子死孙承,呕心沥血,锲而不舍,最终成书。虽名曰家族谱牒,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谱的范围。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1)据材料一,概述裴姓形成的原因。(6分)(2)指出材料二中三位宰相所在部门的主要职能。(6分)(3)据材料三,概括族谱的现实意义。(8分)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任何近代前或甚至很多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罗兹墨菲亚洲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