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71083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5X2=50分)1.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答案】A【解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弟子对儒学的继承,无法体现“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2、,排除D。2.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观点的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道家老子的观点,故选A项;孔子和孟子是儒家,韩非子是法家,都和题意不符,故排除BCD项。3.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世官制与读书无关,仅与血缘关系有关,故A

3、错误;察举制看似与读书无关,但是其注重才能,并且最终强调该制度导致结果是“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所以该制度应该是察举制,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主要与门第有关,与读书关系甚小,故C错误;科举制与读书有关,主要依靠才学来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的垄断,故D错误。4.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 皇帝制与郡县制B. 郡县制与刺史制C. 皇帝制与封国制D. 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A【解析】“汉承秦制”是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与郡县制是汉代继承秦朝制度的表现,符合“汉承秦

4、制”,故A项正确;刺史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地方监察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B、D两项错误;封国制是西汉初年出现的制度,不符合“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汉承秦制”的含义和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汉承秦制”的理解和对其表现的识记。5.在宋代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科举制的推行有关,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考生的来源,故D项正确;宋朝以科举制为主,并不推行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

5、正制,排除ABC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影响的理解。6.朱熹编注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人人心。他的著作中对社会群体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反映了A. 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B. 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C. 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D. 朱熹理学强化等级与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对社会群体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可知反映了理学的普及化和世俗化,故选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排除A项;成为正统思想的结论无从体现,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

6、是理学的普及化和世俗化,而不是等级与秩序的强化,故排除D项。7.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是A. 朱熹B. 程颢C. 陆九渊D. 王阳明【答案】A【解析】【详解】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答案为A项。程颢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排除B项;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排除C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排除D项。8.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巩固封建统治B. 培养社会

7、责任感C. 维护社会稳定D. 禁绝个人欲望【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儒家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基础之上,形成理学思想,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本原,并把“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些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稳定,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齐家而平天下”可知,理学有利于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理解错误,“灭人欲”不等于禁绝个人欲望,符合题意,故选D项。9.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其目的是扬弃或终结理学,

8、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B.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C.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D.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清代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的批判发展,故答案为A。理学注重气节、品质,凸显人性的庄严,以三纲五常约束道德人心,故B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对儒学的批判継承与发展,故C项错误。清初三大儒的进步主张并未成为思想主流,而理学自南宋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后,到明初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

9、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 顾炎武日知录C. 李贽焚书D. 王夫之船山遗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顾炎武日知录中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论断,提出“亡国”是朝代更替,“亡天下”指的是民族的危亡,保天下者,匹夫有责,后来被梁启超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选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提出各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A错误。李贽思想主张为批判理学和否定孔子学说,否定四书五经,其思想保存在焚书中,C错误。王夫之系统批评了宋明理学

10、,作品为船山遗书,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来被梁启超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人们的视野从自然转向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的哲学A. 指出道德的重要性B. 集中在认识人自己C. 强调知识重要作用D. 片面追求功利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说明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主要研究人的学问,故B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道德重要性,故A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知识的重要性,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功利的

11、追求,排除D。12.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人在社会中的作用B. 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 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答案为A。B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CD是智者运动出现的背景,排除。13.彼特拉克在秘密中大声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彼特拉克A. 崇拜古希腊罗马的文

12、化B. 不信仰基督教C. 具有人文主义思想D. 贪图享乐的个性【答案】C【解析】【详解】“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表明彼特拉克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故C正确;崇拜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不符合彼特拉克的思想实质,错误;中世纪西方人是信仰基督教的,错误;贪图享乐的个性不符合彼特拉克的特点,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14.文艺复兴时期

13、的薄伽丘在他的一部作品中讲了一百个故事,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讴歌了人性。该作品是A. 神曲B. 唐璜C. 十日谈D. 哈姆雷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这部著作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讴歌了人性,选项C正确;神曲是但丁的作品,选项A排除;唐璜的作者是拜伦,且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选项B排除;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选项D排除。1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 社会契约

14、论B. 人民主权说C. 自由平等D. 三权分立学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废除,这显然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础上订立社会契约,大家都应遵守,A不对。而题干显然没有涉及到自由平等和三权分立的相关内容,C和D不对,答案为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体现的主旨是强调人民权力。16.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基于此认识,他提出A. 人民主权B.

15、天赋人权C. 三权分立D. 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来限制权力,选项C正确;孟德斯鸠并未提出人民主权说,选项A排除;天赋人权是卢梭的理论,选项B排除;自由平等不符合材料中要求限制权力的认识,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解。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A. 指南针B. 印刷术C. 造纸术D. 火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水手之友”可知此项发明用于航海,且属于必备设备,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在航海中广泛使用,选项A正确;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在航海方面用处有限,因此选项B、C、D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水手之友”的准确解读。1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下列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 九章算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