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70075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全州春高二历史期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全州县2016年春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无答案)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A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 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C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C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

2、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5“(商鞅)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

3、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以为奴婢)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强调商鞅变法A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促进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阻碍了秦国商业的繁荣发展 D使秦国走上了穷兵黩武道路6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7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农书。北魏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通过研究大量古代农业文献,其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方面,全面地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科学价值

4、极高,对后世影响巨大。齐民要术反映出当时主要的社会现象最可能的是( )A阶级斗争激烈 B民族矛盾尖锐C民族融合加强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欲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9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0学者梁庚尧认为:“市易法的颁行,由于王安石以义理财思想,使其在立法时表现出摧

5、制兼并的外貌。然而社会政策只是市易法阳宣的一面,财政政策才是其阴伏的真正本质。”据其观点,市易法的“真正本质”是A节流增收B打击富豪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抑制兼并11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三书的重新解释,命名为三经新义,并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改革科举制度与整顿太学 B发展儒家理论,弘扬儒家思想C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与制造舆论 D为宋神宗治国提供理论参考12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13“

6、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C主张政教合一 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14卡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卡尔文主张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没收教会的财产C.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确定公民的等级15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

7、想的社会意义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16关于18世纪埃及盛行包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包税人无条件享有领地内的绝对权利 B. 包税人向农民征收高于政府税款的赋税 C. 在包税制下农民社会地位提高 D包税人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17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认识到欧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肤浅的 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18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

8、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9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20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

9、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21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2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

10、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23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右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4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

11、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2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2016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测试卷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三载一考,三考黜陟幽明。岁积有

12、成,迁位一级,其有贪残非道,侵削黎庶者,虽在官甫尔,必加黜罚。 魏书高祖纪 【注】“宪章”指效法;“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甫尔”是始初的意思。 材料二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 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 【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 材料三 (范仲淹向皇帝建议)进士、诸科请罢糊名法,参考履行无阙者,以名

13、闻。进士先策论,后诗赋,诸科取兼通经义者。 宋史范仲淹传 材料四 (宋神宗)熙宁四年,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 中国思想通史 【注】“阙”为空缺之意;“经义”指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策论”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整顿吏治的措施。(4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政治现象,(2分)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材料三、四涉及的改革领域,(2分)归纳范仲淹和王安石二人的相同主张并简要评价(4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