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869328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优卷2020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六单元 基础过关测试卷一、选择题1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旗,中国海军已经确定未来的战略任务大致涵盖三个层次,即近海防御(黄水)、保护领海和领土完整与权益(绿水)和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畅通(蓝水)。它的首支部队是( )A 南昌起义的部队B井冈山会师后的部队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2 2018年5月13日,首艘国产航母驶离大连造船厂船坞,开始了为期5天的第一次海试。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山东舰B郑和舰C辽宁舰D长城舰3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2、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4我国根据国防需要发展航空母舰,这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海军实力。以下关于我国海军发展历程的表述有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B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C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陈旧舰艇百余艘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52018年是党的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可选取的素材有( )迎接尼克松访华领导南昌起义指挥台儿庄战役参与解决西安事变出席万隆会议A. B. C. D.

3、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D1955年万隆会议上7如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万隆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8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是我国新时期取得的又一外交成就。下列哪项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A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正式建交C尼克松访华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9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

4、家( )对我国采取敌视态度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对我国实行封锁和禁运A. B. C. D. 10.“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涉及( )A中英关系B中美关系C中印关系D中日关系11.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12.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以“公报”的

5、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反映了当时( )A世界局势变化影响外交战略抉择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美国暂时搁置了其全球霸权政策D中国面临的外交僵局被打破13. 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和搭载的灵鹊-1A星、潇湘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的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B长征一号C神舟五号 D嫦娥一号14. 下列人物中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邓稼先袁隆平屠呦

6、呦莫言钱学森A BCD二、按要求做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亚非会议,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抱着极端敌视的态度。它通过报刊等宣传机器来贬低会议的意义,硬说亚非会议“算不得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散布会议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的悲观论调,企图煽动一些国家在会内制造矛盾,使会议达不成协议。会议前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将向国会要求通过“援助”的新计划,妄想以“经济援助”为饵,诱使某些国家上钧,听从美国的指挥。材料二 会议就有关亚非国家的利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1)材料

7、一中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破坏亚非会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你认为万隆精神对今天不同国家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有没有作用?为什么?(3)有人说亚非会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外交舞台,在这个舞台最耀眼的人物就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查阅资料,请找出一个反映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期间的外交机智的事例。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屹立东方】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

8、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声音】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请举一例)【梅开三度】材料三 有人形象地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辉煌外交成就。(3)运用所学知识,说出“梅开三度”中除中日建交之外另两件外交大事。【大国崛起】材料四 国家主席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9、论坛开幕式,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4)综合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风范,为联合国宪章续留了“中华墨迹”,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顾

10、新中国外交历程。材料一 (1)图1中的周恩来在那个会议上提出什么重要方针?这个方针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2) 图2反映的是我国取得的什么外交成就?其发生在哪一年?(3) 图3中握手的两位人物是谁?请你再写出一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材料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

11、关系文件集(第三集)(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指什么?(5)新中国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5、 六单元基础过关测试卷一、1C依据所学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故C符合题意;南昌起义的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的部队、北海舰队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此题选C。2C 依据所学可知,我团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于2012年9月交接入列,实现了中国海军里程碑式的跨越。C符合题意,故选择C。3A根据题干可知图片展现的是当代我国军事发展的成就。A项最符合题意。4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同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12、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故A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故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陈旧舰艇百余艘,为了保卫祖国海疆的安全,我国陆续研制了多型舰艇,充实到海军。197J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排除C、D两项。本题选A。5A根据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迎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1936年周恩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1955年周恩来作为代表出席万隆会议。故选A。6A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C 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3、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因而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万隆会议,C项符合题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A不符合题意;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B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召开,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8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中日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B不符合题意;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属于“20世纪70年代”,故C不符合题意;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属于“20世纪50年代”,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D项。

14、9.D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先后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均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10B阅读题干所给提示信息:“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小球转动大球”指中美乒乓外交;“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反映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选B。11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教材和材料可知,任何国家的外交都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前提,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12.A 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此时,中苏关系交恶。中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积极谋求改善与对方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签订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这反映了当时世界局势变化影响外交战略抉择,故选择A项。13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故选A项。14D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邓稼先、袁隆平、钱学森都未获得诺贝尔奖。二、1答案:(1)破坏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