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68816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例题0.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1: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从静止以0.5米/秒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当汽车速度达到36千米/小时时,则匀速行驶了15秒,然后为了等后面追上的人而以2米/秒2的加速度刹车,问汽车一共行走了多远?走了多长时间?例2:将一物体由A点竖直上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抛出点速度的,AB间距离为80米,求物体抛出速度和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例3:一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匀加速地滑下,最初3秒钟内经过的路程为S1,最后3秒钟内经过的路程为S2,已知S2S1=6米,且S1:S2=3:7。求斜面的总长度。例4:一个小球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的各一秒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2米和3.2米,

2、求小球的加速度和上述名称末的速度。例:甲乙两车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以乙做匀速运动,甲车在后,开始记时时距乙车为L,此时甲车以初速甲(甲乙),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甲车追上乙车之前,甲、乙两车间最大距离为多少? 1将一物体竖直上抛,物体在第6秒内落下的距离为35米,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取g=10) 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前5秒内位移是前2秒内位移的5倍,那么第4秒内的位移是前2秒内位移的多少倍? 3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车旁进行观察,若第一节车厢经过他身边历时2秒,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秒。则这列火车共有 节车厢;最后2秒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

3、厢有 节;最后一节车厢从他身边通过需要的时间 秒。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为A=10m/s,B车在后,速度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500m处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0m才能停止,问:(1)A若按原来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相撞,在何时,何地?(2)若B车在刹车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t=1.5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时,才能避免两车相撞?四、同 步 题 库一、 选择题1.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达到4m/s,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 )A.6m B.8m C.4m

4、 D.16m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B.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量相等C.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变化快慢相等D.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3.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2-30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图2-30A.0 B.36m C.24m D.39m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为4s,则物体在下落的后2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 )(g取10m/s2)A.20m B.40m C.60m D80m5.一辆车由甲地开出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2-31所示。那么在0t和t3

5、t两段时间内( )图2-31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D.以上都不对6.观察者站在一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前端。当这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下列什么量符合1:的比例关系是( )A.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面前所用的时间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C.火车增加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D.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观察者面前的车厢数7.竖直上抛的物体,当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是( )A.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 B.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向下C.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向上 D.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8.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在图2-32的四

6、个图中,哪一幅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 )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的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 若运动时间之比t1:t2:t3:=1:2:3,则运动距离之比是s1:s2:s3:=1:4:9: 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s1:s2:s3:=1:3:5: 相邻的相等时间位移之差一定是s=aT2,其中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A.只有正确 B.只正确C.都正确 D.都不正确10.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如图2-33所示,它通过AB间的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也为v,D为AB的中点,则C点的位置( )图2-33A.C点在D点之右 B.

7、C点在D点之左C.C点跟D点重合 D.无法确定11.在同一地,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34所示,则( )图2-34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间是1s和4sB.4s后甲在乙的前面C.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再向后运动4sD.两物体相遇两次,相遇的时间为2s和6s1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时间内( )A.物体的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C.第n秒的初速度比第(n-1)s的初速度大2m/sD.第n秒的初速度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1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t+4t2,

8、由此可知( )A.物体的初速度是2m/s B.物体的初速度是4m/sC.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D.物体的加速度是8m/s21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15.甲、乙两球,甲球在地面,乙球在距甲球h的正上方。在同一时刻,甲球以初速v0竖直上抛,乙球自由下落,那么它们在空中能相碰的条件是( )A.v0 B.v0 C.v0 D.v00二、 填空题(以下计算g取10m/s2)16.一物体从4

9、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 m,最后1s的初速度是 m/s,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17.一物体自125m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 m。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18.一物体从36m高处自由下落,这个高度分成三段,每段用的时间相等,则每段高度从上到下依次是 m, m和 m。19.当运动着的升降机离开地面60m时,从升降机里掉下一物体,经过4s,物体落到地面。那么,当物体离开升降机时,升降机的速度为 。如果当物体下落同时,在升降机上将另一物体以相对升降机为v0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要6s才落到地面,那么这个初速度v0为 。20.一物体从60m高处自

10、由落下,把总位移等分三段,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为 s, s和 s。21.一条铁链AB长4.9m,系于A端使它竖直下垂。然后让铁链自由下落。整条铁链通过悬点A正下方24.5m处的C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22.物体做直线运动,先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18m,然后做匀减速运动,运动了18m后速度恰好为零。则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23.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3s速度达到3m/s,然后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s,最后匀减速上升5s,正好停在矿井井口。这个矿井的深度是 m。24.A、B两车沿同一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35所示。在t=0时,B车在A车的前

11、方16m处。当t= s时,两车的速度相同;当t= s时,A车追上B车。图2-3525.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恰好停止,历时5s,已知AB相距6m。则物体由A到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是 。三、 计算题26.质点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两个4s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求这个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由开始运动到第一段24m位移前所经历的时间。27.一质点由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质点经过B点时的即时速度是到达C点的速度的3/5,BC间距离是80m,求AC间距离和到达C点的速度。28.将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以4m/s的速度

12、竖直向上抛出,在落地前的最后1s内通过的位移是3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 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2) 物体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29.雨滴从房檐自由下落,经过1.4m高的窗户,历时0.2s,分别用计算和用图两种方法求出房檐到窗台的距离。30.由消防水龙带喷出的水的流量是240L/min。水离开喷口的速度是28m/s。若竖直向上喷射,不计空气阻力,水流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在任一瞬间,空中有多少升水?31.从不同高度落下两个物体,同时到达地面,第一个物体落下的时间是1s,第二个物体落下的时间是3s,问第一个物体开始落下时,第二个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32.一人站在离地20m高的平台上释放一小球A,0.4s后又竖直下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要使B球能在落地前追上A球,求B球的初速度最小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