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8650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的实证研究【摘要】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介绍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的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以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为例证,梳理出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启示,对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view-13010911.htm【关键词】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长沙县集群又称集聚,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处栖所中的生物簇群。在某些特定领域中,一群地理上临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在相互连接,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

2、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了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波特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已成为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产业集群的特征从国际发展现状看,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发展模式。日本的产业集群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德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量都是在199个产业集群地完成。从国内发展现状看,产业集

3、群渐成趋势。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现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其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非常明显。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1.1聚集性。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点,在一定区域内企业及其相应支撑机构大量聚集,带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和产品、产值等经济产出的集中,从而形成高密度经济区。1.2专业化。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与服务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整个集群生产与服务具有趋同性,紧紧围绕着某一专业化生产过程。单个企业专精于某个产品

4、,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并随着集群的发展而形成区域品牌。1.3关联性。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机构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共同体,由此产生共生效应。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基本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1.4竞争性。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任何集群内的企业都要在本企业技术轨道上不断学习与进步,同时不断借鉴其他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突破,彼此受到共性竞争的隐形压力,激励所有企业在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创新系统,产生创新效应。2.产业群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县域经

5、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是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2.1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强化了产业竞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东莞、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区域,经济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这些地方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组成部分,快速推动县域经济的规模化发展。2.2加快城乡富民进程。产业集群既为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构建适宜的发展平台,也为不

6、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城乡居民增收创造了条件。集群产业已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逐步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产业链,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同时,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良好的创新基础和条件,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2.4推进城市化进程。产业集群内各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和吸引了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

7、内集聚,在工业和商业的带动下,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各种产业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有资料表明,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地方,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3.长沙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长沙县从落后的农业县一跃成为“三湘第一县”,再到“中部第一县”,2008年被中央政策研究室、财经领导小组评选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长沙县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新型工业化的推动,而新型工业化的推力则主要来自于产业的集群发展。3.1主要做法长沙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集群发展,建设了以“一区七园”为平台的产业聚

8、焦基地。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集群,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一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通过产业聚集吸引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即巩固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新材料、食品饮料、轻印包装等产业为补充的现有产业格局,壮大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努力构建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格局。二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大力推进配套产业园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配套园”,“电子产业配套园”和“机械配套园”等“园中园”建设和星沙产业配套基地、榔梨工业园、干杉汽配工业小区、同心配套产业园等重点乡镇园区建设

9、。三是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产集群。把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服务经济结合起来,以黄兴市场群、安沙物流园、空港城建设,以星沙新城为载体,着力建设“东空港、西融城、南市场、北物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3.2凸显优势3.2.1工业板块基本成型。推动园区向板块融合。以经开区为龙头,建立星沙、榔梨、黄花产业基地托管机制,经开区规划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实际开发32.6平方公里,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了“用1%的土地创造90%的财富”。坚持工业项目进园区。园区工业企业达231家,占全县的80%。星沙产业基地引进项目39个,总投资逾200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450亿元,建设了共享型、

10、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电力设施、污水处理、自来水、天然气等园区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了环星沙现代工业发展大区域。3.2.2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一是打造了“工程机械之都”和“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县内汇聚了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浦元、远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占国内七成,汽车产品涵盖六大完整车系,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到128家。2012年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预计完成产值1132亿元,为2007年的4.3倍。二是打造了电子信息产业板块。县区内有维胜科技、长城信息、纽曼数码、蓝思科技等16家电子信息及IT企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011年5

11、月,长沙县召开首届现代服务业大会,签下项目总金额达400亿元。同时,长沙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20102020)、长沙县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也正式发布。松雅湖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环湖基础设施及景观绿化工程加快建设。优质项目的入驻带动了重大平台的开发,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中国联通数字阅读基地、长株潭烟草物流园、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和建设。3.2.3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广汽菲亚特、住友轮胎、众泰江南、中铁轨道、陕汽环通一期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蓝思科技、纽曼数码、众兴新材料、顶立粉末冶金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驻县世界500强公司发展到2

12、5家、上市公司20家。致力于品牌建设。累计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93个、省长质量奖4个、湖南名牌37个。致力于集约发展。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80.9亿元。2011年长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亿元,财政总收入120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过百亿元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亿元;其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15.7亿元、200.7亿元和18.1亿元,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050元、13200元。2012年,预计完成GDP900亿元、财政总收入150亿元、工业

13、总产值1690亿元,分别为2007年的3.1倍、4.7倍、3.1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排名分别由第45位、58位跃升到第18位、13位。4.长沙县发展产业集群的启示长沙县的历届决策者们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提供了完善配套的公共政策和产品服务,创造了一个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合理地配置社会各方资源,成功地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使产业集群出现明显的局部优势。4.1区域分类指导。长沙县根据各乡镇的发展特色和经济基础差异,坚持“南工北农”功能分区,明确在发展方向上,县城及经开区服务区域着重强化对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服务、对市民的服务;工业优势

14、区着重发展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农业优势区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将抓好工业和农业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分类指导,配套实施差异化的财政、土地、环保等政策。优化绩效考核,弱化或取消北部乡镇工业招商、工业产值、财政税收等指标考核。绩效考核这根“指挥棒”指导乡镇科学规划,理性发展,保障政策扶助的差别性,客观公正评价各乡镇的发展实绩,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4.2创新园区建设。长沙县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把长沙县域内的七个乡镇工业园及星沙工业配套基地全部纳入区管理体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优惠政策,统一环境治理,统一管理服务,以此形

15、成以经开区为核心,“七园”为补充的“层次分明、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三大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一是南部的工业区,依托国家级长沙经开区和七个乡镇工业园,突出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中国第六大汽车生产板块”;二是北部的农业区,着重建设包括11个乡镇、1000多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三是中部的综合服务区,重点发展包括物流、休闲等新型服务业。各类区域已形成了一种互补、协调、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4.3鼓励技术创新。企业创新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前提。长沙县先后出台了长沙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加快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

16、积极兑现鼓励企业做大作强、技术升级、品牌战略和园区发展等各项奖励政策。通过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200家企业与国内80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系,成立各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65家,产生和转化科技成果2477项,开发新产品156个,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4构筑融资平台。长沙县积极与银行展开合作,启动创业项目小额贷款,建立项目扶持资金体系,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出台了创业项目小额贷款实施方案,确定每周三为小额贷款受理日,通过创业项目申请、政府部门审核,由合作银行具体操作的形式,并由县政府从设立的创业富民专项资金中对经办银行按实际发放贷款金额的3%给予奖励补贴,逐步建立起项目扶持资金体系,提高了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4.5强化人才支撑。长沙县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特别是近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