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63090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道路运输的特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道路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直达运输,客运优势大;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随意性大; 交通设施限制少、可伸展至任意地区; 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燃料贵,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较小,成本偏高道路发展史:古代: 牛、马车道驰道(秦朝)丝绸之路(BC2世纪)道路网(唐朝)全国道路系统(清代) 。 近代: 从1906年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到1949年底,全国公路里程仅有8.1万公里。 现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公路建设迅速发展; 1978年底通车公路里程达88万公里,2007年底总里程达到357.3万公里。高速公路发展迅速(1

2、988年),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36万公里。十一五规划,2020年,达到10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道路现状分析: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路网等级低、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发展不平衡 通行能力低 服务水平低 道路发展规划: 公路主骨架(国道主干线),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 五纵七横(五条纵线、七条横线) “7918”高速公路网(7条射线、9条纵线、18条横线)道路分类 1公路:国道、省道、县道 2城市道路:城市内部,市政设施组成部分 3厂矿道路:厂内外露天矿山道路,专用 4林区道路:林业运输工具 5乡村道路:不列入公路等级,供行人和农业运输工具使用。公路

3、分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公路分级 1高速公路 汽车专用公路: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四车道及四车道以上,立体交叉; 四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2、 一级公路 汽车分向、分车道上行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口的多车道; 四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连接高速公路、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及人 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公路。 3

4、、二级公路 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为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往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的公路; 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可设置慢车道供非汽车交通行驶。4、三级公路 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5、四级公路 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折合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道路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1、 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地区的综

5、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规划等,经论证后确定。 国家及省属干线公路选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二级公路。 交通量不大的干线公路或一般县乡公路选用三级公路。 交通量小的县乡公路可选用四级公路。 预测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 (拟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一条道路可采用不同的车道数和等级,但变更地点应合适:交通量变化大,驾驶员能够明显判断,交叉口等处。且设主要技术指标过渡段。 同一设计路段(设计车速相同的路段)长度: 高速公路不小于15km;一、二级不小于10km;(控制频繁变更)2、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 高速公路和主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按20年预测; 集

6、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二、三级公路按15年预测; 设计交通量的起算年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充分考虑道路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四、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一)城市道路分类 1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的快速交通服务(分隔带、部分或全部控制出入口、立体交叉,过街利用天桥或地道。)2主干路:联系城市主要分区,城市骨架(机非分离,扩大口交叉、沿线不宜设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街坊出入口设于支路上) 3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形成城市道路网,服务功能(可不设机非分离、允许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扩大口交叉或渠化交叉) 4支路:为次干路与居民区、工业区、市中心区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

7、,解决局部交通,服务功能。(不得与快速路相接,与其交叉时应采用分离式交叉口)2、 城市道路分级 1除快速路以外,各类道路划分为三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一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二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一级标准)2城市大小按照非农业人口总数划分: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3选用城市道路等级时,受地形限制的山城可降低一级,特殊发展的中小城市可提高一级,特殊情况,特别论证4城市道路设计年限: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1015年道路设计控制 一、设计车辆 1、种类 小客车:抗滑性 载重汽车:路基路面、纵坡、坡长鞍式列车:转弯半径

8、 铰接车:控制城市道路用地2、交通量换算 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代表车型小客车中型车大型车拖挂车 标准规定:标准车型为小客车 折算系数 1.0 1.5 2.0 3.0 载重要求小于2t27t 714t 大于14t2、 设计车速 (计算行车速度) 1、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2、设计速度的规定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3、 设计速度的选用 (1)高速公路 作为重要的

9、干线公路,或者交通量大,或者位于地形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宜采用120或100km/h; 当受自然条件限制时,可选用80km/h; 特殊困难的局部路段,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 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与其它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应大于80km/h。 (2) 一级公路 作为干线公路且干扰少时,宜采用100km/或80km/h; 一级公路作为混合交通量大的集散公路时,宜采用80km/h或60km/h。(3) 二级公路 作为干线公路或城市间的干线公路时,宜采用80km/h; 作为集散公路时,宜采用60km/h;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时,宜采用40km/h。 (4)

10、三级公路 作为干线公路时,可用40km/h; 作为县乡公路或位于地形等条件限制的路段,可选用30km/h(5)四级公路:20km/h 城市道路的各类道路的设计速度见表1-4,条件允许宜取大值4、运行速度 (1)定义: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通常采用测定的第85百分位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2)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设计速度初定道路线形,通过测算模型计算路段运行速度,用速度差控制标准检查和修正线形,以修正后的运行速度为依据确定路线其他设计指标。三、交通量 1、设计交通量(规划交通量) 定义: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1、计算公式: 式中: 预测年的平均日交通量,辆/d;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计划通车年 年平均增长率,%; 预测年限(20年,15年,10年)设计交通量确定道路等级,论证道路的计划费用,道路结构设计的依据,不直接用于道路几何路线设计2、设计小时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 D:方向不均匀系数0.50.6 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4、 通行能力 确定道路等级,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几何线形要素的依据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计算方法: 车

12、头时距: C=3600/t t为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 车头间距: C=1000V/l 式中:V车速,km/h; l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距离(m)。3、 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断面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道路服务水平:从小交通量自由流至交通量达到可能状态的限制车流这一运行条件范围分为四级(一、二、三、四)服务水平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服务水平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 - 与每一级服务水平相应的交通量称为服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由可能通行能力乘以与该路服务水平相应的交通量和基本通行能力之比(V/C)

13、得到。 V/C值小,则最大服务交通量小,车流运行条件好,服务水平就高; V/C值大,则服务交通量大,车流运行条件差,服务水平低。5、 公路建筑限界与公路用地 1、建筑限界 公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公路用地 公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一、公路的基本组成1、线形组成:平面:直线+曲线 纵断面:坡度线+竖曲线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设施(照明、标志、绿化)二、城市道路组成 机动

14、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沿街沟渠+地下管线+交通安全设施+沿街地面设施三、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特点 1、方格网式:适:地势平坦、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 优点:布局整齐、便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便捷 缺点:对角线交通组织不便(可设对角线方向的干道)2、环形放射式:适: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优:利于市中心和各分区、郊区的联系 缺点:交通组织不便街坊形式不规则,市中心交通集中 (可设两个以上的中心或将放射干道分别止于二环、三环)3、自由式道路网:式山丘城市 优:可利用地形,节约工程造价 缺:非直线性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混合式道路网:以上三种形式的组合,且以方格网式与环行放射式的混合应用广泛四、红线规划 1、红线: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作用:控制街道两侧建筑不能侵入道路规划用地、具体单项工程的设计依据、城市各种公用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