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62677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新世纪前后英汉翻译教材特征比较及问题分析摘要:翻译教材是翻译课程、翻译教学的直接依托。本文借助学者张美芳(2001)对翻译教材的调查研究框架和数据,对国内2000年后出版的英汉翻译教材进行了调查。在分析翻译教材特征变化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后,为未来翻译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对英汉翻译教材的编写起到指导意义。 /1/view-13003666.htm关键词:教材;英汉翻译;比较;新世纪前后翻译教材是“以培养和提高翻译技能为主旨、有较为清晰的以教学为导向的编撰线索、用于翻译课教学的教程”。翻译教材是翻译学习者参照的一手资料,所以教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如今在社会急需翻译人才的大

2、背景下,研究翻译教材不仅可以更好地完善翻译教材编写模式,也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合格译员。因此,研究翻译教材具有重要意义。一、 21世纪以前的翻译教材窥探学者张美芳耗时3年完成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一书,该书调研了115本一般用途的翻译教材,包括流派分类、教材个案分析、组织教师访谈或者填写调查问卷等多项研究。根据张美芳的调研结果,新世纪以前的英汉翻译教材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整体来讲,翻译教材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反映社会需求。21世纪以前,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间,英汉翻译教材数量极少;*期间,翻译教材未

3、得到发展,新增的翻译教材数量为零;改革开放期间,随着与外界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翻译教材市场有了明显的起色,数量增加,种类丰富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涉外经济交流的繁荣发展,商务类等专门用途教材种类也处于增加趋势。第二,21世纪之前的翻译教材在不同年代受不同理论影响而呈现不同特征。“70年代以前传统英语语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与之相适应的是语法翻译法;70年代以后是解构主义主张的听说法;80年代以?Z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为主的功能教学法在我国开始出现。”以上特点在新世纪以前的翻译教材中都能找到痕迹。张美芳将翻译教材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词法句法流派、功能流派和当代译论流派。第三,

4、21世纪以前的翻译教材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1. 翻译教材编写目标混乱,教材内容不够全面。19491998年出版的翻译教材的特点主要是让读者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学习翻译史和翻译标准的相关理论,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缺少明确的表述和系统化的设计,这是由于全国的翻译能力研究还比较落后,缺少专门的翻译教学管理机构,更没有统一的翻译教学大纲,使得编者翻译教学理念与目的不明确。2.专门用途的教材与一般用途的翻译教材的差别并不大,其专业性不足。专门用途翻译教材是指科技、商贸、旅游等这类指向专门领域和特定目的的翻译教材,虽然理论上有明确的适用对象,但教材编写仍然以语言转换为主,没有深入阐明专门领域的专业翻译

5、特点。3.翻译教材体现的翻译理念落后,理论未能很好地指导实际。比如教材中翻译的标准依然是“忠实对等”或“信达雅”。“当代译论流派翻译教材进入中国,开始把学生的视点从词和句子结构的转换拓宽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这一层面。”可见,翻译标准并不是传统上所讲的信达雅,也要考虑到语用层次。在这一方面,翻译教材的编写水平有待改善。二、21世纪之后的翻译教材特征分析笔者共收集了248本2000年以后出版的英汉翻译教材,调研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一般用途英汉翻译教材在以下四方面呈现出新特点:1. 翻译教材数量: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翻译需求的扩大化,翻译教材的数量在新世纪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以下柱状图清

6、晰地显示出翻译教材在刚刚进入新世纪的前五年发展较缓慢,而在后十余年内的增长速度较快也较稳定。2. 教材编写理念与目标:各翻译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目标主要体现在前言或后记部分。在笔者详细调查的40本一般用途翻译教材中,29本教材描述其目标读者时都写到“供高校本科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学生使用”;而明确写出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使用的教材”仅有7本,供“高职高专英语笔译学生专门使用”有4本。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即教材使用群体不够细分,使得教材的内容不够具有针对性。翻译在学术领域和学科地位上都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翻译教材不应该默认为同时适用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而应有所区分,设计多层次多类型的翻

7、译教材,以满足本科和硕士各阶段的不翻译教学需要。3.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0本教材中,有13本教材在前言部分提及到“本书的编写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本书提倡用理论指导实践”,但是通过笔者实际阅读发现,理论和教材的结合仍停留在脱节的阶段。很多教材编写者有意识地在每一章节前面介绍了翻译理论知识,但实际上能借助于理论进行解释的译例少之又少。多数译例的翻译还是依靠于翻译技巧解决的。也就是说,目前的翻译教材理论部分单薄,且并未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4. 译例:目前翻译教材的译例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编者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积累下的译例,二是收集专八或其他翻译相关考试真题,三是来源于文学著作或实用性报

8、刊和新闻的真实译文,四是摘取自其他翻译教材中的典型译例。译例来源广泛,涉及领域丰富,形式和内容相对新颖,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三、关于21世纪前后翻译教材的问题分析首先,教材内容未满足翻译职业需要。翻译教材还停留在双语转换的语言能力训练目标上,传授翻译行业或实践知识的寥寥可数。正如张美芳所言:“翻译教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翻译人才,但是在前面一两章所讲述的翻译原则标准外,讲实际问题时,编者又回到了语言教学轨道上去。”新世纪前后的翻译教材都没有完全摆脱语言教学的思维,并未提供满足翻译职业需求的翻译教材理念和框架。其次,教材目标读者定位不清晰。目前还并未找到一本教材,从培训职业译员角度,将翻译行业需要的实

9、践性知识和能力都编入教材中,这也意味着没有要把学生培养为职业译员的清晰目标。这和前文提到的翻译教材的读者群没有细分、缺少针对性有直接关系。21世纪以前,翻译专业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翻译教材中没有介绍翻译行业知识还情有可原。21世纪以来,翻译学科已经具有独立地位,按照发展趋势,翻译教材应该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实际上,市面上出版的翻译教材理念仍然落后,注重的还是讲解基于双语转换的翻译方法,不能切合市场需要。四、结论在21世纪前后的翻译教材对比前提下,发现了当前翻译教材存在的问题,有一些是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的,另一些是在新世纪以前的教材中遗留的。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笔者的建议是:1.翻译教材的编写

10、目标应严格依据翻译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以此为前提,结合市场需求,体现教材的时代性。2012年高等教育学校翻译教学专业协作组规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正如前文提过的,应该将社会需求纳入到翻译教材的编写。2.合理确定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编者应该首先确定翻译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教材的编写理念,根据目标设立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来设计教材编写内容;其次,需要根据教学方案里包含的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的知识主体;然后设计教材的框架(目录),确保各章节之间的逻辑性和一致性。让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学习翻译实践,在了解译者身份、客户关系、跨文化交际知识、翻译辅助工具

11、的基础上学习翻译技巧知识;最后处理细节问题,其中包括课后练习、译例的选择、参考译文等。3.教材的整个系统应具备科学性和完整性。教材的基础内容、典型的研究方法、基本技能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等因素都需要在教材中以整合的方式系统性呈现。最好是一个案例中完整呈现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而不是将二者割裂开来。参考文献:1 Tao Youlan. Translato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China-past, present and prospects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6.2 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陶友兰.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J.上海翻译,2010(2).4 陶友兰.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 张美芳. 探索翻译教材建设,促进翻译专业教育:我国翻译专业教材建设:理论构建与对策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15(2).编辑/岳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