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57603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 导 学 生 对 解 题 过 程 的 评 价 与 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谈高三物理复习中的“互动对话”式习题教学滨海县五汛中学 顾义强摘要:分析当前高三物理复习中习题教学的现状,发现对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是极易被学生忽视的,进而提出用新课程中“互动对话”的理念来指导和实施习题教学,以期提高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艺。关键词:评价、反思、互动、对话一、问题的提出高三总复习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平常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习题教学。做习题,是学好物理的必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多数学生对习题课的体会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2、。究其原因是学生做题后,忽视了对解题后的总结、感悟这一关键环节。事实证明,完善“解后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解题以后,回过头来对解题活动加以反思、探讨、分析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对解题过程的回顾和审视会对题目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检验解题结果的正确性、全面性,推理过程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揭示物理题目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发挥例题、习题的“迁移”功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索,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当前高三复习的实效性,笔者大胆实践,发现新课程中“互动对话”的新理念对习题教学有着良好的示导作用。二、两则案例的剖析1、引导学生积极反思,透过问题表层,充分挖

3、掘其内在因素,掌握问题元素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把握问题的关键和本质。例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质量为m,总电阻为R,在引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过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所示的有界磁场,且满足La。求在此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分析:这是一个闭合线框穿越磁场的电磁感应问题。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焦耳热来源于感应电流的做功。 B线框匀速穿过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va M 线框匀速穿过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 I =(Bva) / R 线框匀速穿过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时间 t = 2a / V N 线框匀速穿过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 = I2Rt =(2a3B2V)/ R L

4、 反思一:在问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求出其它结论?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情景、开放的话题中,学生的思维完全释放出来了,充分展开了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互动对话”并非单纯意义上师生之间的问答,而是学生主动发表见解其余学生协同探索或论证教师点评的一个展示自我、合作研究的过程。一番探讨后,学生提出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匀速穿越时,线框所受之外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匀速穿越时,外力对线框的做功情况。匀速穿越时,感应电流的变化情况。匀速穿越时,MN两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匀速穿越时,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流情况。反思二:改变问题的部分条件,原来的结论是否能成立?问题:线框以不同的速度穿越磁场,哪些

5、物理量不变?哪些物理量变了?若线框的形状发生改变,La,则结论又如何?笔者发现,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投入度都在增加,他们思维的散度、深度就进一步的被挖掘。因为他们想象不到一个较为简单的物理习题会象魔术一样变出如此有趣的“花样”。反思三:是否可以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类似的问题?问题:若把上述示意图旋转90,变成左下图,线框在竖直穿越磁场时,Ha,讨论: 线框可能的运动情况;线框机械能是否守恒;线框运动的速度是否总是增加 。 E H O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H Ax x x x x x x x x通过类比、开放条件或结论等反思,不仅强化学生对基础

6、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开发智力,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大有裨益。2、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推广、引申,促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积极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2.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系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若电场强度E=2mg/q。要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A至少给小球多大的水平速度?分析:本题属带电体在复合物中的运动。此类问题的入手点是受力分析,带电小球在重力场、电场的作用下,受到竖直向上的合力为F=mg,从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可知,最低点A是临界点(这与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常规临界

7、点是最高点恰好相反,引起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只要小球能够过A点即满足题意,所以:mg = mVA2 / L,VA = gL .反思一:减弱问题条件,原来的结论还成立吗?问题:上题中的条件改为“在竖直平面内”,其它条件不变,则结论如何?分析:此情景中小球完成圆周运动的临界点在最高点P,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时小球的速度最小,mg = mVP2 / L,VP = gL 。最低点Q到最高点P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 VQ2 / 2 = mVP2 / 2 + 2mgL . P解得 VQ =5gL 。故小球在最低点Q至少获得5gL 的水平速度才可完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Q对此问的研究中,部分学生发现了前

8、后两个问题中的相似之处,陡生灵感,对原题提出了“另类”的解法:当小球受到竖直向上、大小为mg的合力时,相当于处在一个方向相反的重力场中,两者可谓貌异实同!只不过临界点的位置改变了。这就是思维的创新,对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之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趁兴把学生发现的新见解融入到习题中,提出了进一步反思;题设条件变为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变为E = mg / q,其余条件不变,求在最低点应给小球多大的水平速度才能完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分析:根据学生提出的等效观点,构建“等效场”的思想。小球处于大小为g=2g ,方向与水平成450斜向下的等效场中。 P Eq E小球做圆周运动的

9、最高点与最低点并非几何层面上的最高 (低)点,而是物理最高点P与最低点Q,且P点的速度 mg g临界值可如下求出:(mg)2 +(Eq)2 = mVP2 / L,再由能量知识不难得到Q点的最小速度值。 Q反思二:部分条件减弱,部分条件加强,则结论又怎样?问题:若带电小球处于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中,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E 分析:当带电小球只受洛仑兹力时,小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不难找出mg = Eq就是满足题意的 条件。 B三、关于“互动对话”式习题教学的思索1、理论基础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预设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

10、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这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与教学观,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改造”。而教学则可以看成是一个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意义创造过程中的探险。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经验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认知视界的融合。总而言之,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

11、”或“灌输”不一样,它是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具有交互性特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知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成长;人类主体也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再者,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和规则,而语言则是一种社会的建构;学习与发展是直接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语言的意义是基于“情景的”,是通过特定情景下的社会性互动而实现的。因此,“对话互动”就成了教育过程的核心,正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批判性的探讨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可以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丰富。2、在教学中有效运用“

12、对话互动”方式的策略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我们要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平等式的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动态推进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是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创建人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倾听与对话、沟通与交流、合作与分享,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是对话交流的真实体现。那么如何实施对话式教学,实现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呢?、树立互动对话的教学观念。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只有充分了解了学情,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