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第 1 节 住宅类型一、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1.按居住建筑的平面类型分类:独院式(独立式) 、并联式(联立式、联排式) 、梯间式、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 、内天井式(大内天井、小内天井) 、跃层式、跃廊式、复式共九种类型,基本包括了所有住宅的类型,也是住宅分类的主要方法住宅的类型:独院式: 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 联排式: 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梯间式: 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内廊式: 中间有一条公共走廊,住宅布置在走廊两侧各户毗邻排列外廊式: 采用靠外墙的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 内天井式: 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点式: 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 跃廊式: 住宅是由通廊(内廊或外廊)进入各户分户门,每户再由户内 梯进入另一层,每户占有上下二层以上的空间的住宅 梯间式住宅: 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相对安静,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内廊式住宅:1) 以走廊连接多户住宅 2)通风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户间干扰点式住宅:又称点式住宅,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独立建造的住宅–四面临空,可开窗外墙较多,有利于采光通风–地形处理自由度大,便于零星基地–外墙面积大,不利于节能跃层式住宅:一般指的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层2– 利用顶层做跃层,退台,减少日照间距– 有效利用空间,丰富立面效果,带来很好的效果,户内空间富于变化错层住宅:户内楼面高度不一致,错开之处由楼梯或台阶联系错层式与复式房屋的区别:两种房屋均处于不同层面,但复式层高往往超过一人高度,相当于两层楼而错层式高度低于一人,人站立在第一层面平视可看到第二层面因此,错层有压缩了的复式之称另外,复式的一、二层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错开2.按居住建筑的层数分类:3低层住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中高层和高层住宅:4四类住宅类型设计形式的综合比较:低层住宅,接近自然,每户有独立的出入口,提供了家庭成员生活起居、室外活动的自由与方便低层住宅由街道直接进入,独门独院,居住私密性强低层住宅层数少、体量小、尺度亲切、形式多样,容易与环境结合。
但低层不利于节地、节能多层住宅,由于相对浪费土地资源,因此易选择在城市边缘、地价较低的地段进行开发目前多以经济适用房以及安居房为主,多层住宅工程造价最低,而且从居住的舒适性看,它是四者之中最具有优势的高层住宅,在四类住宅形式中是造价最高、户内居住质量最差的一种住宅形式,但高层相对节约土地资源,更加适合开发在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较高的地段,其开发形式应以居住、办公两用型为主,考虑到其多种使用功能,同时高层也适合与多层结合在一起同时开发,其巨大的尺度感不仅可以丰富小区的空间轮廓线,同时也可以形成小区标志性建筑高层住宅虽然户内居住质量较差,但高度的增加,使户内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因此,当建设用地周边环境优美时,也可考虑进行高层住宅的开发小高层住宅,从目前房地产楼盘来看,以小高层为主体开发出的高尚小区最为普遍小高层住宅介于多层与高层住宅形式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同时又可以弥补两者各自的不足,无论从经济性、居住舒适性以及节地性方面,其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按居住建筑的外观形象分类:这种分类一般不作为正规的分类方法但较为形象和直观,因此被人们常常采用这种分类也很难说有几种,主要的有:条式、点式、曲线形、折线形、三叶形、台阶形. . . . . .等等。
2、住宅的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住宅建筑经济直接影响用地的经济,而用地的经济往往又影响对住宅建筑经济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土地有偿使用的情况下,用地的经济起主导作用分析住宅建5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建造价和平面利用系数、层高、长度、进深等技术参数;而用地经济的主要依据是地价和容积率(或楼面价) 等1.住宅层数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低,而高层的造价更高,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 5 层楼房相比,要大 3 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结 构 类 型:2.进 深: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在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加大进深也有利节约用地至于与节约用地的关系,一般认为住宅进深在11m 以下时,每增加 1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1000m2 左右;在 11m 以上时,效果相应减少3.长 度: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因为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山墙也就越省住宅长度在30~60m 时,每增长 10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 700~1000m2 左右,在 60m 以上时效果不显著。
根据分析,四单元长住宅比二单元长住宅每平方米居住面积造价省 2.5%-3%,采暖费省 10%-21%但住宅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就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且对通风和抗震也不利4.层高:6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不仅影响建筑造价也直接和节约用地有关,据计算,层高每降低 10cm,能降低造价 1%,节约用地 2%但层高不应降得过低3、合理选择住宅类型1.住宅标准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与质量标准两个方面,住宅标准的确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在每个时期都制订了住宅的建筑标准此外,对于商品住宅的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居住对象、市场的需求来确定普通标准住宅” ,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标准建造的居住用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度假村等不属于普通标准住宅普通标准住宅与其他住宅的具体划分界限,2005 年 5 月 31 日以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2005 年 6 月 1 日起,普通标准住宅应同时满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 1.0 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 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 l.2 倍以下2.套型和套型比:套型:一般指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
如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等套型比:指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在确定套型比时,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及市场的需求3.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我国幅员广大,全国自然气候条件相差甚大南方地区,气候比较炎热,在选择住宅时,首先应考虑居室有良好的朝向和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而在北方地区,气候严寒,主要矛盾是冬季防寒,防风雪另外,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必须充分考虑5.要适应家庭人口的结构变化;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如下:a 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四口人核心家庭大量演化为三口人核心家庭;b 社会高龄化,预测 21 世纪中我国将达到超老龄化社会标准;c 家庭人口的流动性、单身家庭、空巢家庭相适应的住宅类型可选择社会性较强的公寓式的住宅、老人卧室、两代居以及灵活适应性较强6.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7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和布局尽量利用地形,结合地形,可从利用住宅单元在开间上的变化达到户型的多样化和适应基地的各种不同情况,为了不占或少占农田,使住宅上山,就需要结合不同坡度和朝向的地形对建筑进行筑台、提高勒脚、错层、跌落、错跌、掉层、分层入口等局部处理(图)。
7.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第 3 节 住宅群体的规划布置1、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 :—— 日照保证住宅每户主要居室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 ——通风保证住宅之间与住宅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安静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内部有过境人流和车流的穿越 ——舒适室外环境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方便根据居民活动规律,组织交通达到出行便捷,服务方便 ——安全防盗、防交通事故、火灾、地震灾害等要求 ——交往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居民交往的场所,增加归属感经济要求 :主要指土地和空间的合理使用,合适的土地开发强度 美观要求 :居住区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景观不仅取决于建筑单体 的造型与色彩,而且在于群体空间组合和环境小品的整体设计二、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1)行列式 (2)周边式 (3)点群式 (4)混合式 (5)自由式行列式布局特点 :1)日照好,有利通风 2)有规律,也富于变化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 3)空间缺乏封闭感 4)小空间缺乏停留感 ,易产生交通穿越 5)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 6)丰富空间的措施 7)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 。
8)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 9)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 8周边式布局特点:1)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室外场地集中 2)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建筑密度 3)组成的院落完整,封闭性好 4)安静、安全 5)寒冷地区有利挡风与防寒 6)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8)炎热地区较难适应 9)不能适应地形变化,土石方量大 10)结构与施工较为复杂 11)不利于抗震 点群式布局特点: 1)是低层独立式、多层点式和高层塔式住宅自成相对独立的群体布置形式 2)利于通风和日照 3)规律性较强,生动、富于变化 4)空间缺乏封闭感 5)寒冷地区不利于挡风 混合式布局特点: 1)混合式为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的结合2)常见的是以行列式为主,辅以院落周边布置或点式结合3)具有行列式、周边式与点群式布局的优缺点特征 5、自由式: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优 点 缺 点行列式便于施工构图强烈结构经济易获得良好日照通风空间易单调、呆板容易形成穿越交通周边式形成院落防寒保暖节约用地日照通风难以适应地形施工复杂、结构不经济点群式 便于结合地形变化空间丰富不利于节能和结构的经济性9混合式 综合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多样化途径 上述几种平面布局形式不是住宅布置的所有形式。
须因地置宜 平面:上述几种也可采用布置形式的变体和不同的重组 形式,还可通过不同的拼接形式,如长短拼接、错接; 折线和曲线拼接 立体:不同高度的组合,如低层与多层、高层的组合; 台阶式住宅与非台阶式住宅的组合 三、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组成团的组合 ——成街成坊的组合——整体式组合1.成组成团的组合住宅群体组合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小区或居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这 种基本组合单元可由若干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组合而成 特点:1)功能分区明确 2)组团用地有明确范围,分隔明显 3)有利于分期建设2.成街成坊的组合 1)成街的组合是以住宅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而成坊 的组合方式是住宅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 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 划 2)成坊的组合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 的久居住地段的改建 3.整体式组合 1)整体式组合是将住宅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成一体的布置方式2)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建、绿化、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群体空间组合手段主要有: 对比 :长短的对比 、高低的对比 、简单与复杂的对比 韵律与节奏 比例与尺度 色彩的变化 对比 :指同一性质物质的悬殊差别。
10节奏与韵律: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