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488057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存管理)物料管理和库存控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链管理(上)在引入了供应链的概念并简述了物料需求管理对供应链的影响之后,我们来看看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内容。(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也叫价值链管理(Value added Chain Management)或需求链管理(Demand Chain Management),是美国管理学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日趋复杂化的需要,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并提炼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1.供应链的基本含义现代供应链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供求上下游的资源,实现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具体地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满足服

2、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到最终用户结成网链(一体化)来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并把正确数量的正确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管理方法。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差别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在管理范围和管理目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范围不同。传统企业管理将管理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及部门之间的集成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则需要分析研究在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所有机构,包括供应商、制造商、仓库、运输、零售商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和顾客。 目的不同。传统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

3、小化,而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使系统总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库存成本、运输配送成本、销售成本等)达到最小,即整体绩效最大化。(二)供应链管理的策略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思路和观念,以下两个策略就是这些思路和观念的集中体现。1.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要处理好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把具体问题放到其所处的系统整体中去考虑,才能找到根本性的解决方法。对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而言,系统的观点体现在对“外部”和“内部”两个视角的兼顾上: 所谓“外部”是相对企业本身而言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其整

4、个上游供应商的管理,目标是形成强大的供应能力。 而从企业的内部来看,也有很多环节与外部的供应链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归纳起来可以集中体现在企业研发部门的工作方面。这是由于制造企业的研发是对其产品系列及结构的设计,会从源头上对物料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产品设计的复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物料清单的复杂程度,最终通过企业的物料库存反映出具体问题。【案例】某民营空调企业外包业务的实践该企业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因此在其刚建立的发展初期,就很自然地遇到了“配套能力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当某一个工业诞生的时候,它一定会形成一定的配套能力;而配套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速

5、度。然而在工业配套能力方面,是不存在形成顺序的,“先有配套,后有系统”还是“先有系统,后有配套”完全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由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企业一开始决定自己来生产与其产品相关的所有零部件,包括钣金件、注塑件及散热器等,甚至包括了这些部件的包装材料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的生产周期。这种策略在企业规模还不足以引发供应链环节中效率与效益问题的时候,是比较有效的;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升,很快就出现了基于内部供求关系的零部件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要高出许多的问题。经过计算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零部件生产的规模还太小,产量消化不了已经具备的产能,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及管理成本,自己生产零部件

6、的单价就很自然高于了市场平均价格,只能通过将最终产品空调的价格抬高,来缓解由此而形成的压力。而一旦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那么很自然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这种情况,该企业决定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外包,从而化解效益与效率相抵触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到,今天的企业完全孤立起来做一个产品的机会是不多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推波助澜,供应链这种管理模式,肯定是未来企业的一个基本的经营模式。2.要加强对需求的管理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应该明确实际上管理的重点就是在于需求。这里所指的需求不仅是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包括了对物料的需求,它对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当然,做

7、好了对产品市场需求的管理和预测,也能对企业未来生产数量、生产能力及原材料的需求管理给予很大的支持。企业供应链基本知识(下)上面提到,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需求的管理。其中,管理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是针对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数量和变化进行估计,其结果可以转换成为企业对物料需求的量化预期,从而为制定生产计划奠定基础。(一)“牛鞭效应”然而,在对需求的管理过程中,制造业企业通常都会遇到一种加速器效应,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的问题,并随之面临由其所导致的总库存增加、生产无序和失衡、业务流程阻塞、资源浪费、市场混乱和风险增大等一系列的危机。1.“牛鞭效应”的概念“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

8、异放大(方差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如图21所示。图2-1 “牛鞭效应”(Bull Whip Effect)示意图【图解】从这组图中可以看到,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零售商相当于鞭子的根部,而最上游的供应商相当于鞭子的梢部,在根部的一端只要有一个轻微的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在供应链上,这种效应越往上游,变化就越大,距离终端客户越远,影响就越大。这种信息扭曲如果和企业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叠

9、加在一起,将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2.“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所共同关心的两个因素: 需求的波动面对需求的随即波动,供应链上的成员会采用不同的需求预测模型各自进行预测,并且所采用的数据仅限于下游客户的直接定单,对未来的掌握程度是比较低的,因而他们都会在预测值上加上一个修正增量作为订货数量,从而产生了需求的虚增。 采购周期(提前期)的变化需求的变动随提前期的增长而增大,且提前期越长,需求变动引起的订货量就越大,企业由于对交货的准确时间心中无数,往往希望对交货日期留有一定的余地,因而持有较长的提前期,因此逐级的提前期拉长也造成了牛鞭效应。

10、【自检2-1】请根据您对本讲内容的理解及自身的体会,分析除了“需求的波动”及“采购周期的变化”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还有哪些,并作简要阐述。_见参考答案2-1第三讲 物料控制和经营模式(上)在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中,除了零售商之外,其他成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牛鞭效应”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除了应用理论界不断创新的需求预测模型来提高对于需求把握的程度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强化对于供应链的管理: 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需求特性了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和需求特性,应该成为企业制定整个物料管理策略的出发点,不同类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需求特性如图22所示:图2-

11、2 产品生命周期和需求特性示意图 了解企业供应链的优势与劣势在前述内容中提到过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 外部供应链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涵盖了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不同经营主体; 而从内部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有内部供应链,即由企业内部不同车间、部门甚至工序所构成的链状结构。为了规避“牛鞭效应”带来的风险,做好供应链管理,就有必要对企业在内外部供应链方面的强弱状况进行评估,明确自己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具体可以用到如图23所示的矩阵工具。图2-3 企业供应链优势与劣势评估矩阵示意图【图解】在这个图中,可以通过对企业在“供应链能力”及“物料需求程度”两个方面的象限定位来

12、评估其内外部供应链的优劣势,进而决定相应的策略: 在第一象限,企业的物料需求程度高且供应链能力也高,外部供应链管理的风险较小,可以采取外包策略; 在第二象限,企业的物料需求程度低但是供应链能力高,这样的供应链状况是没有问题的; 在第三象限,企业的物料需求程度低且供应链能力也低,那么在自己生产及外包策略的选择上就应该充分权衡效益与效率的关系再作出决策; 在第四象限,企业的物料需求程度高但是供应链能力较低,选择自己生产的方式则风险较小。 了解竞争策略对于物流策略的影响企业以怎样的策略参与行业的竞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所选择的供应链模式产生影响,进而决定其可能采用的具体策略。在竞争过程中,对相应能

13、力和生产效率的选择所导致的供应链能力的差异如图24所示。 优化企业外部供应链和内部供应链前面已经提到企业的研发会对其供应链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产能。对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或者物流而言,其产能的不平衡或不匹配会直接导致在制品半成品的高库存或者生产线停工待料的情况,而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又是由其外部的供应链所带动的;因此,就非常有必要基于对企业内外部供应链优劣势的分析对它们进行优化,以均衡它们的协调发展。图2-4 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和效率示意图(二)生产方式与供应链模式企业竞争策略的选择对于其供应链和物流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基于不同的竞争策略选择,理论界总结出

14、“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供应链管理的模式。1.推动式供应链 概念这种供应链模式是以中长期预测来决定生产和库存的,与之对应的是所谓MRP的库存型生产方式。RMR(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出发,实现物料信息集成的系统,它能够决定生产各种最终物料项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数量;在它之后又随之出现了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并发展成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特点推动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如表21所示:表2-

15、1 推动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特点缺陷适应于需求相对稳定的产品适合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相对较长的提前期响应能力较弱容易导致较高的在制品库存2.拉动式供应链 概念这种供应链模式下的生产是由市场需求来拉动的,与之对应的是所谓JIT的订单型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即准时生产制,是一种兼备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二者优点又能克服两者缺点的高质量、低成本并富有柔性的生产方式,由于首先是在日本丰田制造业中脱颖而出的,所以又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 特点拉动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如表22所示。表2-2 拉动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特点缺陷相对较短的提前期响应能力强,能够快速反应较低的库存成本能够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效率依赖程度高,实施困难生产效率因频频换线而降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第四讲 物料控制和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