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84504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 10 月绵阳南山中学高 2014级高二上期 10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钟晓燕 审题人:陈作文注 意 : 1.本 试 卷 分 为 第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2.请 将 选 择 题 填 在 机 读 卡 上 , 把 非 选 择 题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卷 上 。第 卷 ( 选 择 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2、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B.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D.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2. 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 ( )A “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 B.“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 C.“诸于城内 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D. 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 笞四十,出水者勿论3.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

3、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4. 下列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秦记 、 诗 、 书 、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之外,统统烧毁B.“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C.自汉代以来, “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D.“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5.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

4、天下受命 于天子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6. 班固作汉书 ,内有古今人表 ,列 1931 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 。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 ,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 ;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 ;秦始皇则为“中下” 。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7.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 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A孟子 B董仲舒

5、 C朱熹 D王阳明 8.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9.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 “天,人也,人即天也; 天,物也,物即天也”10.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

6、正确的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源:学科网 ZXXK11.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12. 从下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 汉瓦中可能多为篆、隶字体 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A B C D13.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北宋 B

7、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始于唐朝末年C.我国发明的最早的纸是“蔡侯纸” D 殷商时期出现了最初的指南仪器“ 司南”14.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5. “诗言志,歌咏言” ,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 )A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源:学科网B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

8、锯牙食人肉D 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 断续风16. 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 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它是中国汉字 它是中国书法 它反映了 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 趋势A. B. C. D.17. 朱熹说:“非礼勿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B心即理也C理是万物的本原 D 反对人的各种欲望18.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 生之多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枯藤老树昏鸦

9、。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19. 水浒传描述了北宋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 “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下列对其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书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薄于文学创造,语言半文半白B.该书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善于运用口语和在叙事中刻画英雄人物C.该书想象丰富,手法浪漫,语言诙谐,神话色彩比较浓厚D.该书主人公多为狐鬼,但形像可爱,富于人间情趣,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20.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

10、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21. 由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洋务运动使“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A B C D22. 魏源应林则徐之请,编篡海国图志 ,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他在书中

11、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 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 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 。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23. 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24.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

12、主要含义是( )A.反对复古尊孔 B.主张实业救国 C.反对封建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共 28 分 )25 (32 分)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 ,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

13、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请回答:(1)材料一标有序号的八句话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对历史史料的解释?哪些属于材料作者的历史评价? (只需写出答案对应的序号即可。 ) (3 分)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依据材料二,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14、 (6 分)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8 分)材料四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