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42597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邢台第七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PDF.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高二二历史历史月考月考试题试题 第第 I I 卷卷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总共 总共 4 40 0 道题 每小题道题 每小题 2 2 分 合计分 合计 8 80 0 分 分 l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 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 陛下有海内 而子弟为匹夫 B 天下一家 大一统 C 天下之事无大小 皆决于上 D 天人合一 敬德保民 2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 盟会 享宴 祭祀等活动 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 但又不能闹笑话 这 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 这个人就叫 相礼 春秋时 相礼 演变为 上层 人物的高级助手 之意 也就有了后来 丞相 的雏形 这反

2、映出 A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3 钱穆在 国史新论 记载 唐代制度 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 在上有 综合管 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 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 这两种制 度 分别是 A 察举制 三公九卿制B 九品中正制 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 三公九卿制D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4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 的 4 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 有利于打破贵

3、族垄断特权 C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 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 1787 年美国宪法 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两部文献都 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是该国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 B C D 6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 货殖列传 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 众多的豪民巨富 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 汉代就有卓氏 程郑 孔氏 曹邴氏四家列 入富豪榜 这表明 A 铁制工具运用广泛B 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 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 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7 纸币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 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 宋

4、初纸币 交 子 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 交子 的 交 是交合的意思 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 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见 纸币 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 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 防伪 功能 8 南宋时 民间有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到了明清时期 湖广熟 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 布 收不尽魏塘纱 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 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C 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 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9 这种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 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地位 但未能把中国变为 日本的一个

5、保护国 在这过程中 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的高潮 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使 打倒列强 除军阀 成为共识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 B C D 10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 在广州 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 并利用革命刊 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 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11 据统计 195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 601912371 人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 经过全面的普查所得

6、到的准确的人口数字 此次人口普查的直接作用是 A 作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依据B 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 作为实行三大改造的依据D 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据 12 周恩来曾经说过 在我国 汉族人口多 占的地方少 少数民族人口少 占的地方大 悬殊 2 很大 在苏联 俄罗斯民族人口多 但占的地方也大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 就会在各民族间增 加界墙 增加民族纠纷 很多人就要搬家 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周恩来是在 分析 A 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B 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D 中苏两国民族众多 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13 1921 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

7、利四周年时指出 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 我们完全是自觉地 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 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 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14 1947 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 在法国 共产党 有四五名部长 其中一名是国防部 长 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 并在政府各部 工厂 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 法国选民将近 1 3 投共产党的票 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 这一

8、言论 A 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B 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 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胁D 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15 鸦片战争后 松江府所属州县 均栽种棉花 禾稻仅占十中之三 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 开始 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 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 广东则靠越南 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C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16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 而水脚 指水路运输费用 少入洋商之手者 奚止数千万 此实收回利 权之大端 由此可见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A 列

9、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B 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 C 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 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 17 民国著名记者 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 从侧面看去 正是一部印 刷机器发达史 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 从侧面看去 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 从社会生 活史角度看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得丰厚利润B 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 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 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18 1933 年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 废两改元 规定全国所有公司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 交易 一律改用银币 不得再用银两 1935 年实行

10、 法币政策 规定自 1935 年 1 月 4 日起 停止使用银元 改用法币 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 这在当时 A 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 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 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D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19 全国工业复兴法 禁止雇用童工 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 35 小时 脑力劳动者为 40 小时 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 40 美分 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 蓝鹰 标志 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 蓝鹰 运动 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 消灭竭泽而渔的经营模式B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 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下的商业D 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的消费能力 20 列宁说 政治事态总是非

11、常错综复杂的 它好比一条链子 你要抓住整条链子 就必须抓住 主要环节 他认为 1921 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 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B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1 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英德法美 1870 1913 年工业增长速度1 34 61 98 1 1913 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 1913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 A 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B 美德迅速崛起 对英法构成威胁 C 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D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

12、 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 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 的 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 眼下的美国 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 却呈现冷淡全球化 的倾向 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材料表明全球化 A 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B 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3 C 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D 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23 欧洲家庭史 记载 在 19 世纪的西欧 父母 子女组合 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 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 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 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 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B 资本主义手工

13、工场日益增多 C 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D 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24 史学家王国维在 古史新证 指出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 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 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即百家不雅驯之 言 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王国维强调历史研究应 A 善于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审定B 注意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结合印证 C 注重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真伪的考证D 重视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来源的收集 25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指出 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 经济活力以及 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 正在发生着变化 而所有这一切 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

14、推动 力 结果 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 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 材料不 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 文明史观B 全球史观C 近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 26 学者姜义华认为 从历史学来说 其实所谓的历史真相根本就不存在 因为我们现代的人研究 历史只能依靠以前的资料 一步一步地去逼近历史真相 而不是说我找到了历史真相 这主要是 因为 A 历史经过世代传承 难免出现失真B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 不具有科学性 C 历史学家阐述历史 带有主观因素D 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并不真实可靠 27 如下图所示 19 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 百万镑 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这 幅图表中 我们可以得出

15、的主要结论是 A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 世界工厂 B 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 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D 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 28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制造品 及其用制造品 从非洲 换来的黑人奴隶 在美洲换成白银 再把这 些白银运往亚洲 换取亚洲的生丝 绸缎 棉布 瓷器 茶叶 香料 胡椒 运回欧洲 材料说 明 A 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 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 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 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29 史学家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一书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 型 发

16、自商鞅 极盛于始皇 完成于汉武 这种 社会政治大转型 主要是指 A 确立皇帝制度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 30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 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 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 按文明类型及其演 变划分历史 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16 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B 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 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 航海条例 D 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31 马克思曾说过 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德国家的交通上 就无法阻止这个国 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 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 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32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那时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 它们组成两大集 团 此后不久 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 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