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41937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原理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特殊的社会价值媒介在政治这一主要新闻领域中占据优势,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中的新闻至关重要,已成为多元政治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电视新闻对大众生存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不只在政治领域,但过分相信电视新闻也会产生问题当今时代,广播仍然是一个有着广泛大众基础的媒介,当代国际广播的特点之一是环球广播成为国际广播的重要形式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内涵与特性广播新闻: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广播中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广播新闻体裁可具体分为广播消息、广播通讯、广播系列报道、广播连续报道、广

2、播新闻评论、广播对话等。电视新闻: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传播的新闻,是电视屏幕上各类新闻体裁、各种新闻性节目的总称。电视媒介的特性:即时形声传播性。电视的优势:传播形象化、传播及时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形式多样化综述:电视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除具备一般意义上新闻的本质属性外,自身还有多符号性,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符号报道新闻事实,具有即时形声传播性、接近性、广泛性等传播特性与优势广播的特性:即时同声传播性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体裁(上)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消息广播电视新闻消息:运用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有手段,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题材,是广播电视新闻最

3、普遍、最大量采用的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的特点1)广播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2)广播消息按是否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分两大类。运用实况声音与音响的消息是广播报道新闻事实的独特形式,能够给予听众较强的现场感,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感染力。3)由于广播媒介手段的应用以及设备体系相对简单得多,因此在争抢时效性方面仍能和电视竞争。电视新闻消息:以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体系,运用电波媒介手段,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题材。也可称为电视简明新闻或电视短新闻片,是电视新

4、闻中的“轻骑兵”。它是对新闻事实作概要性报道。电视新闻消息特点1)篇幅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对新闻事实做概要性报道时很讲究简洁而明了,新闻要素表现得一清二楚。2)尽可能争取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播新闻信息,通过提高新闻信息变换的频率,让屏幕上的图像、声音更加变幻多彩,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电视新闻消息的采摄要领1)仔细观察,精心捕捉典型画面 2)点面结合,力求虽短犹长效果3)注意拍摄章法,攀登“无剪辑”境界 4)快采快播,力争时效电视口播新闻: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文字字幕和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它是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电视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电视汇

5、天下之精华,使电视新闻能适应传播各种重要新闻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口播新闻有用武之地,从一个方面确保电视在时效性上的优势和新闻媒体功能。缺点:缺乏新闻事物、新闻事件的图像,从而欠缺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态度:坚持图像新闻为主,口播新闻为辅,口播新闻要注意扬电视独家之优势,要尽量避免单纯口播。电视字幕新闻:在正在播出的其它节目画面下方,以滚动字幕,插播最新新闻消息的报道形式。至于时效,在于尽可能快地传播有关新闻信息。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对较重大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实践或问题进行充分的解释分析,揭示其原因意义的报道样式。注重“何因”和“怎样”这两个要素的发挥。我国深度

6、报道初始于20世纪80年代整合报道:将有关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报道以编辑方法整合在一起,也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常见做法是将新闻事实链接,最终目的都是增强整体气势。这些有着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的报道,可以客观、方便和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面貌及意义,可以让读者全方位掌握新闻信息。深度报道从内容层面着眼可分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评论性深度报道、访谈性深度报道。从外部表现形式着眼可分为专题报道、特别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运用广播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深度报道,具体说,广播深度报道是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声情并茂的全面深

7、入记录、反应、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形声并茂地全面深入记录、反应、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样式。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全新的发展趋势1)选题方面,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地将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2)报道手法上,纪实手法运用更纯熟;播出方式上,从形式上更为优化、美观;传播效果上,更加注重互动性;采制渠道和方式上得到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进一步掌握主动3)在应

8、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电视现场直播逐渐显示其独门武器的威力,也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技术手段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4)栏目化是电视节目渐趋成熟的标志,通过栏目的连续性建立长期整体的效果,同时培养固定的受众群体问题:受习惯思维束缚,忽视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在新闻报道中形成一种惰性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用电视形象化的手段,展示活生生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并用这种事实挖掘事物的深度,从而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要求:1)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展示 2)对新闻背景进行有效整合3)对新闻信息进行理性解读 4)要对新闻事实进行精当点评调查性深度报道从内容和样态特征来看可分为: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揭秘、事件性调查

9、、纪录式调查、内幕调查(注重揭开那些被有意硬币,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主动性更强,把自己看成是公众的形象代言人,并以此立场监督权力机关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舆论监督)调查性报道的最大特点是侧重于事,展现事实,就事论事,因而能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知情权运用调查性深度报道开展调查事实时应注意的问题:要让记者的观点和意见或当事人的态度在事实的展现过程中流露出来;注意话语权平等的问题,要严防一方话语的缺失。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评论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评论性深度报道透

10、过现象说本质,侧重于用观点说话,就事论理,揭示意义。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备的要素1)新颖的观点 2)广阔的背景 3)宏观的观照 4)微观事实的佐证 5)不同意见的反馈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和展开,阐述对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实的立场和看法。特点: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提问-问答”方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新闻话题进行深度开掘与阐释,并洋溢着深刻性、思辨性、庄重性的色彩。访谈性电视深度报道的要领: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是此类栏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记者(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2)关注紧扣时代脉搏、包含社会矛盾、内涵

11、足够的新闻事件和话题 3)选取的题材还必须包含丰富的人性层面内容,通过新闻事件展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其人格魅力和人格风采4)不断挖掘节目的深度和感染力,注重从精神层面给受众以引导和慰藉连续报道:在一定时期内,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而又持续的分段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连续报道的新闻数量不少于三篇。连续报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虽然单独看往往不能成为一篇深度报道,但通过连续报道的整合,连缀起来的各篇报道会共同形成报道的厚度与深度,从而完成一般消息体裁的简明报道向深度报道的旨趣转变。连续报道的特点:报道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动态性;“进行时”的时效感与悬念感广播连续报道:运用广播

12、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电视连续报道: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连续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电视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新闻报道。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若干具有并列意义的不同新闻事实,多次、连续地展开报道,以达到深入全面反应新闻事实的旨趣与效果,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广播系列报道:运用广播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特有的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电视系列报道: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实施的系列报道。要点在于善于充分调动广播电视

13、媒介特有的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表意传情的手段与技巧,进行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特别报道都是以较大的篇幅,专门就某个新闻题材,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入全面的报道。但特别报道更强调事件独一无二性、特别重大性或转瞬即逝性,从动态角度出发有紧迫感,一般题材不重复。专题报道则从相对静态中,对某一阶段时期大家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或值得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及事物,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与思考,予以专题报道,题材可重复。此外,专题报道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内容的创新,特别报道在于内容的独特,由于时间的独一无二性和特别中大型,容易凝聚受众目光。专题报道:在一个独立的节目单元中,专门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

14、某些新闻价值的题材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比广播电视消息相对宽松。电视专题片在电视领域运用最多,选题一般具有新鲜性、重要性和专题性。特别报道的两种类型:1)对可预见性的未来某一既定时刻将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度报道,这类报道大多正面、积极的2)对某一突然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广播电视媒体采取的紧急报道,这类报道大多负面、消极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体裁(下)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电视解说节目:以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为中心进行分析,向群众讲明其发生或形成的背景、原因乃至发展趋势,以及将给社会、民众产生何种影响,如何

15、对待等等。解说节目也时时含有评论的成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过程1)改革开放之前电视台自己的新闻评论尚未出现 2)1980年中央台开播评论专栏观察与思考 3)配合一个时期中心工作和当日新闻的小议论丰富起来,逐渐成为体现电视编排思想的重要手段 4)80年代中后期出现充分体现电视媒介特点的电视述评 5)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不少省市电视台相继推出新闻评论性栏目 6)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新闻评论的共性特征:明显的新闻性、强烈的思辨性、鲜明的立场性、广泛的群众性广播新闻评论:运用广播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具体可分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谈话)、短评、编后话

16、、听众论坛等。要求和特点:论题具体实际,论点集中,形式短小精悍,说理深入浅出,用语口语化,并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电视新闻评论: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注重运用有关新闻事实的图像资料增强实证性和可视性。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口播评论,由播音员或主持人播报,如本台评论、短评、编后语等;一类是声画结合、“述”、“评”结合,在新闻事实图像展示中进行分析评论,夹叙夹议。如新闻述评、观众论坛等。焦点访谈的选题角度: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政策为依据,以独到为目标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以电视媒介为载体,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