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83784 上传时间:2017-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16.济南的冬天(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6.济南的冬天来源莲 山课件 5 Y K J.cOm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的景物及其特征,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2能找出文中选用的准确生动的词语及形象贴切的比喻、拟人句,并分析它们的精妙之处。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前学习活动1摘录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2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和描绘冬天的诗文或名句;3反复朗读课文,能读出感情并体会语言的精妙。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同学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畅所欲言:总会让人想起“大

2、雪纷飞” 、 “寒冬凛冽”等萧条景象) 。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去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 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特点能从哪些景物上感受得到?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写景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你能理清写景的层次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解决)三、研读赏

3、析整体感知后,对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可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赏析,品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色。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教师提供示例。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还原到课文中,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妙处:4(一)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城 ”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 ,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这一个老城写活了。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着一 “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

4、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 “卧”字,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5“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仍然充满着春意。(二)精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然后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这一题主要训练学生精读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发现美,理解美的所在。这一段写雪后的小山,有很多准确生动的语句。如“看

5、吧”一语,好像把读者置身于作者的情境中,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又如不说树尖上落满了雪,而说“顶着一髻儿白花” ,紧跟着又比作“日本看护妇” ,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写薄雪“害羞”的情态,写露出“粉色”容颜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们娇美的情态和小山秀丽的景色。(三)阅读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这一题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由学生自由完成。(四)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小结。6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归纳五点:a细致观察 b抓住特征 c按顺序 (不同角度)d 运用修辞 e情景交融 五、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白马湖之冬 ,和本文进行比较鉴赏。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7引文来源济南的冬天示范教案来源莲 山课件 5 Y K J.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