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35521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征求意见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AHY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XXXXX201X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astlin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送审稿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国家海洋局发布HY/T 201目 次前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4.1 规划原则24.2 规划范围24.3 规划期限34.4 工作流程35 资料收集与外业调查35.1 资料收集35.2 外业调查36 专题研究与分析评价46.1 海岸线自然条件评价46.2 海岸线

2、利用现状评价46.3 海岸线利用需求评价47 规划内容与技术要求57.1 海岸线保护级别划分57.2 海岸线开发利用方向确定67.3 海岸线整治修复计划制定77.4 海岸线管理要求制定88 规划成果与要求108.1 一般要求108.2 规划文本108.3 规划登记表108.4 规划图件108.5 规划编制说明118.6 规划研究报告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12附录B (规范性附录)13附录C (规范性附录)14参考文献15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

3、境监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永海、王鹏、王权明、赵博、林霞、闫吉顺、张盼III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原则、规划内容、技术方法和成果编制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管辖范围内(港澳台除外)大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海岛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T 17108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GB 18

4、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程(试行) 国海发20175号海岸线修测技术规程(试行本)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7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海岸线 coastline为平均大潮高潮时的海陆分界线。注:改写GB/T 18190-2000,定义2.1.1。3.2 自然岸线 natural coastline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砾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等原生岸线,以及自然恢复或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岸滩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3.3 人工岸线 artificial coastline指由永久性人工构筑物组成的岸

5、线,如防潮堤、防波堤、护坡、挡浪墙、码头、防潮闸、道路等挡水(潮)构筑物组成的岸线。3.4 河口岸线 estuarial coastline指入海河流与海洋的水域分界线。3.5 严格保护岸线 strict protection coast指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海岸线。3.6 限制开发岸线 restricted development coast指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3.7 优化利用岸线 optimal utilization coast指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4 总则4.1 规划原则海岸线保

6、护与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a)保护优先。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岸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海岸线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陆海统筹。充分考虑海陆空间的关联性和海岸线位置的特殊性,统筹协调海陆保护与利用,保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口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c)集约利用。坚持集约节约利用海岸线,规划安排涉海行业海岸线利用需求,优化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岸线,提高海岸线的利用效率,实现海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d)强化整治。坚持海洋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并举,全面推进海岸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改善海岸

7、生态功能,打造沿海生态屏障和绿色空间。4.2 规划范围规划海岸线指沿海省级人民政府批复的大陆海岸线。4.3 规划期限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基准年起5年期。4.4 工作流程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a)第一阶段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收集海岸线资源环境资料,初步了解海岸线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等信息,制定外业调查方案对收集资料进行补充核实。开展外业调查。收集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海岸开发利用、相关涉海规划等资料。b)第二阶段为工作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整理分析数据资料,开展海岸线自然条件评价、海岸线利用现状评价、海岸线利用需求分析等专题研究。

8、根据专题研究成果,评价区域海岸线保护级别和功能类型,制定管控要求与措施。针对海岸线资源、环境损伤事实,编制海岸线整治修复计划。c)第三阶段为成果编制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前期研究评价结果,编制文本、图集、登记表、编制说明、研究报告等规划成果。成果应充分征求涉海相关部门的意见。5 资料收集与外业调查5.1 资料收集收集海岸自然环境与资源、社会经济、海岸开发利用、保护与利用需求、相关涉海规划等最新数据资料。资料收集应符合GB/T 17108中相关要求。基础图件和社会经济等现状资料还应符合以下要求:a)底图资料。应采用最新的能反映毗邻海域与陆地要素(海岸线、地名、等深线等)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图

9、件、遥感影像或海图。遥感影像应采用自规划编制起一年以内的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地面分辨率不低于2.5米。b)社会经济等现状资料。应采用自规划编制起二年以内的社会经济资料、海岸开发利用现状资料等。5.2 外业调查在充分分析、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外业调查,摸清海岸线的自然状况及利用现状,确保对海岸线自然和社会属性的描述真实可靠。外业调查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a)重要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等的岸段调查;b)重要自然与人文景观价值的岸段调查;c)重要资源价值的岸段调查;d)海岸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外业调查应给出调查岸段的地理位置、类型、长度、端点坐标、海岸开发利用现状分类等基本信息以及岸段重要性

10、的详细描述。调查岸段的地理位置、类型的界定方法与要求应按照海岸线修测技术规程执行。海岸开发利用现状分类应按照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程(试行)要求执行。6 专题研究与分析评价6.1 海岸线自然条件评价通过对海岸自然资源、环境和重要生态系统等自然因素的分析,提炼归纳海岸主要自然特征,概括评价各岸段自然资源条件,评估各岸段自然与生态保护价值、海岸线资源环境受损程度等。主要评价内容与要求如下:a)整理相关资料,描述海岸整体自然资源环境特征。b)依据海岸类型及其各要素特征单元对海岸进行分段、分区。c)客观详细描述各海岸区段的自然资源环境特征。d)评价海岸区段自然资源环境的现状、特征和价值水平。评价应给出“

11、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等5个层次,并说明评价标准。6.2 海岸线利用现状评价对各岸段的开发利用强度、利用效率、资源环境损益及其与相关区划规划的一致性、兼容性和排他性等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海岸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规划编制提供现状依据。主要评价内容与要求如下:a)掌握海岸利用的方向、方式,以及占用范围、面积、岸段长度等信息。b)分析研究市、县等行政区及海湾、河口等地理单元内的海岸利用密度和程度,评价海岸利用强度,应给出“高”、“中”、“低”等3个层次,并说明评价标准。c)分析海岸利用对海洋环境、资源及周边开发活动的影响,列出具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海岸开发利用活动清单。d)对比分析海岸

12、利用现状与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相关区划规划的一致性、兼容性和排他性,列出相符、不相符但兼容、不相符也不兼容的海岸开发利用活动清单。e)根据海岸自然特征、利用现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的适宜性,列出需调整的海洋功能区、海洋生态红线区等的清单。6.3 海岸线利用需求评价针对港口航运、城镇建设、临海工业、能源电力、旅游等临海产业的岸线利用需求,结合海岸资源环境适宜性分析和区域规划协调性分析,对比海岸线利用现状,提出海岸线利用调整和优化配置建议。主要评价内容与要求如下:a)掌握海岸利用重点项目用海需求情况。b)分析已批准、待批准和意向性海岸利用项目的立项层次、

13、重要性。c)分析已批准、待批准和意向性海岸利用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项目与国家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政策、产业政策及其它相关管理规定的符合性;对照沿海区域适宜布局的产业类型,结合沿海地区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分析项目占用海岸资源的必要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从总体效益上判断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项目是否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是否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d)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利用逻辑判别和指标加权等方法,综合确定项目的优先保证次序,并据此划分出“重点保证”、“优先安排”和“一般考虑”3个需求层次。7 规划内

14、容与技术要求7.1 海岸线保护级别划分7.1.1 岸段划分岸段划分应主要考虑海岸类型、利用现状、所属海洋功能区、行政管理界限、海岸带地貌单元等因素。7.1.2 评价方法与指标保护级别的确定可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或空间分析法等。考虑的指标至少应包括海岸类型、生态功能及价值、海岸功能、资源品质、利用现状等,各指标应包括表1中的内容。表1 海岸线保护级别评价指标指标分类主要内容海岸类型自然岸线:沙质岸线、粉砂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和生物岸线,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人工岸线:防潮堤、防波堤、护坡、挡浪墙、码头、防潮闸、道路河口岸线生态功能及价值滩涂、河口、沙坝潟湖体系、重要原生性湿地等海岸功能公众亲海、旅游休闲服务功能等生态过渡、涵养、栖息功能等防洪防潮、航运交通功能等资源品质沙滩、地质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利用现状人工化程度等7.1.3 海岸线保护级别确定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将各岸段划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优化利用3个级别,明确不同级别岸段的起止位置、长度与范围,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