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4090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6.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曝光与测光技术资料(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曝光与测光 第一节正确认识曝光 一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1 曝光的意义是让光进入暗箱到达胶片上 使乳剂层在光化作用中产生潜影 定义 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 E 曝光量 I 照度 T 曝光时间 通过快门和光圈恰当的配合 使胶片得到所需的曝光量 2 等量曝光和曝光调定从光圈与快门的组合中可知 当光圈开大或缩小若干级时 只要快门输度速度也相应地提高或降低若干级 那么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的每一组合所取得的曝光量都是一样的 这叫等量曝光 对等量曝光采取光圈和快门的不同组合 称为曝光调定 采用大光圈 高速快门的组合 可拍摄出景深小 动体清晰的造型效果 采用小光圈 低速快门的组合 可拍摄出景深

2、大 动体模糊的造型效果 应根据造型的需要作出抉择 等量曝光表 3 曝光与色彩 在彩色摄影中 准确的色彩要依赖以准确的曝光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的偏色 二 影响曝光的客观因素 1 光线的强弱天气的变化一般把天气的阴晴变化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晴空万里 艳阳高照 二是薄云遮日 阳光散射 三是阴云蔽日 天光漫射 四是乌云密布 天光暗淡 晴天按F11 1 125曝光 则薄云应按F8 1 125曝光 阴天按F5 6 1 125曝光 重阴按F4 1 125曝光 白昼的变化日出后和日落前二小时的照度约为中午的二分之一 日出后和日落前一小时的照度约为中午的四分之一 季节的变化冬季照度约为夏季照度的四分之

3、一 春 秋两季照度约为夏季的二分之一 地理的变化一般来说 纬度每差15度左右 照度约相差一倍 海拔高度在2000米时 曝光时间应减少三分之一 海拔高度在3000米时 曝光时间应减少二分之一 如在某光线条件下 ISO100 21 的感光片用F11 125曝光正确的话 则换用ISO200 24 的感光片就应用F11 1 250 2 ISO感光度 不同感光度的特点 提高感光度可以提高感光的灵敏度 适合运动物体和弱光情况下下的拍摄 但是 感光度的使用也同时带来成象颗粒较粗 数码相机会产生躁点 并随着感光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造成成象清晰度的下降 色彩还原不尽人意 使用较低的感光度需要增大光圈或缩短快门时

4、间 但是成象细腻 层次丰富 因此 并非感光度越高越好 应当根据拍摄对象和现场情况决定 采用ISO100拍摄的 画面细腻 采用ISO200拍摄的 可见杂色 采用ISO400拍摄的 能够看到非常明显的杂色颗粒 受光面积的大小正面光 顺光 景物正面接受光照 故亮度最高半侧光约3 4面积直接承光 亮度相应降低 全侧光景物一半面积受光 亮度相应减半 半逆光被摄体约1 4面积收光 亮度变得更暗 全逆光景物全部背着阳光 只有轮廓光环 受光面积最小 亮度极低 3 景物的亮度 反光能力的强弱被摄物表面光滑比表面粗糙的反光能力强 浅淡色调比深暗色调的反光能力强 如白色服装和白墙等 反光率可达70 80 左右 而黑

5、色服装和潮湿的黑土地反光率只有7 8 周围环境的明暗周边环境也应考虑 如海滨 雪地 沙漠这类环境存在着大量的反射光线 4 器材性能 器材性能影响摄影效果光圈 快门的准确度 相机的测光系统的性能都是影响曝光的因素 滤光 色 镜的阻光作用大多数滤光镜有阻光作用 会削弱镜头的通光量 必须根据其阻光作用 滤光镜因数 的大小于以补偿 5 胶片显影和倒易律失效 按照计算曝光量的公式和等量曝光的原理 说明照度和受光时间的量值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这种关系 在曝光上叫做倒易律 相互作用定律 当光线极暗或曝光时间极短 光线难以穿透感光乳剂层 使感光胶片的光化作用减退 结果 相同的曝光值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 这种现

6、象就叫倒易律失效 对于黑白感光片来说 倒易律失效主要表现为曝光不足 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 使影调层次受损 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对于彩色感光片来说 倒易律失效除了产生与黑白感光片类似的弊病外 还表现为色彩平衡失调 三 影响曝光量的主观因素 1 表现意图是指你希望取得怎样的影调 色调与色彩效果 针对表现意图谈论曝光问题时 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就是 准确曝光 与 正确曝光 准确曝光是一种客观的概念 它是按景物中18 反射率的中灰亮度调节曝光 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影调 层次 摄影曝光在许多情况下 是以再现景物的丰富影调为目的的 这时 准确曝光就是正确曝光 然而 在不少情况下 摄影者往往会有意识

7、地多曝光或少曝光来达到自己的表现意图 这也就是说 正确曝光是一种主观的概念 综上所述 曝光调节是以正确曝光为目的的 而正确曝光既可以是 准确曝光 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 减曝光 2 实际需要的准确性 实际需要的准确性与曝光调节也有关联 这种 需要 一是针对胶卷的曝光宽容度而言 二是针对实际用途而言 我们已经知道彩色反转片对曝光的要求最高 即曝光宽容度最小 彩色负片的曝光宽容度稍大些 黑白负片的宽容度更大 此外 高速片又比低速片的曝光宽容度要大些 当然 这并不是说黑白负片与彩色负片不需要准确曝光 而是从实用的价值上来说 它们对曝光的要求宽容些 曝光调节也就相对容易些 可随意些 不同的用途对曝光准确性

8、的要求也不同 对色彩 质感要求逼真地再现的商品广告照片与旅游纪念照片对曝光准确性的要求是明显不同的 第二节曝光调节技术 一 自动曝光模式1 六种全自动场景曝光模式自动模式 常用 Auto 标记 相机控制全部的曝光设定 用户只能够控制闪光灯模式 连拍 分辨率高低和压缩品质 人像模式用来拍摄人物相片 如证件照 多采用大光圈与快速度的组合 显示出小景深的效果 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 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 以突出人像主体 技巧 需注意取景和构图等问题 如果在室内拍摄并使用闪光灯 应打开数码相机的防红眼功能 另外相机与目标之间应保持一段距离 最好在远处再用变焦 Zoom 放大功

9、能拉近目标拍摄 风景模式 常用 山 图标来标记 拍摄风景名胜时 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 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 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技巧 需注意环境光线 不要让阳光直射镜头 在日落等环境下可能要自己手动调节白平衡 运动模式 常用 一个人在跑步 标记 就是把运动中的物体尽可能地清晰定格在画面上 拍摄运动中的人物 行驶的汽车 潺潺的流水 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 1 500秒 或提高ISO感光值 最好在阳光下使用此模式 技巧 可采用跟踪拍摄 呈现强烈的动感效果 微距模式 微距摄影会使快门速度变得很慢 使用自动对焦功能比手动还要慢 进行微距摄影时原则上要将闪光灯关闭在数码相机微距模

10、式下 镜头距离物体越近 拍摄出来的物体越大 如果不注意画龙点睛 片子画面就会显得非常呆板 如对小昆虫一类的主体拍摄 焦点的选择应该落在昆虫的眼睛上 闪光过大 就失色了 极少量闪光 会增色 夜景模式 常用 人像加一颗星 的图标来标记 在夜景中拍摄人物 如逛灯会 数码相机通常会使用数秒至1 10秒左右的快门拍摄远处的风景 并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的人物主体 闪光灯通常会在快闪关闭前被触发 技巧 大家最好使用三脚架 另外注意一下目标和闪光灯之间的距离 避免前景目标过亮的问题出现 夜景摄影 主要光源是月光 星光以及火光 灯光等人造光 由于光线较暗且不均匀 应多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 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用B

11、门做长时间曝光 还应充分利用相机的二次曝光或多次曝光功能来拍夜景 宁多勿少 的曝光原则 宁多勿少 是估计曝光量的一种实用原则 它的含义是当对曝光量的估计无把握时 宁可估计得多一些 即把曝光量调节得多一些 而不要估计得少了 以导致曝光不足 这是因为胶卷曝光宽容度所能允许曝光过度的能力显著大于能允许曝光不足的能力 此外 即使曝光严重过度 只不过是导致影像质量下降 你总还能得到影像 而当曝光严重不足时 就完全失去了影像层次 采取不同的曝光方法 2 四种自动曝光模式 3 内置闪光灯的自动闪光模式 在非单反数码相机上 常见自动闪光模式有自动闪光 强制闪光 防红眼闪光 在单反数码相机上 除了上述三种闪光模

12、式外 还有前帘同步 后帘同步以及慢速同步等选择 二 自动曝光补偿与直方图 自动曝光补偿装置在一些相机上有专门的自动曝光补偿盘 刻有 2 1 0 1 2 标记 调到 1 就意味着按测光读数增加一档曝光 调到 1 就意味着按测光读数减少一档曝光 当被摄体有大面积的浅亮背景时 就应作增加曝光的补偿 反之则相反 使用完后切勿忘记 复原 1 自动曝光补偿的调节 2 利用直方图判断曝光效果 通过在LCD上显示出来的曝光量柱形图 图中的坐标图形就是数码照片的色调曲线 它表示的是构成图像的色调的分布状况 图的水平轴方向是一个256级灰度标 左端为0 中间为127 右端为255 纵轴方向显示了构成各色调的像素数

13、 线越向上就表示像素信息越多 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代表照一片中从黑 暗部 到白 亮部 的像素数量 一幅比较好的图应该明暗细节都有 在柱状图上就是从左到右都有分布 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的 直方图的竖轴表示相应部分所占画面的面积 峰值越高说明该明暗值的像素数量越多 直方图的水平轴从左到右代表照片中从暗部到亮部的像素数量 曝光准确的柱状图就是从左到右都有分布 明暗细节都有 同时 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的 如图所示 而直方图的纵轴就表示相应部分所占画面的面积 峰值越高说明该明暗值的像素数量越多 曝光适当 在拍摄过程中 如果直方图左边部分的都很高 而右边很低 说明画面偏暗 这时你应该增

14、加曝光量 如图所示 曝光不足 如果直方图右边部分的都很高 而左边很低 说明画面偏亮 这时你应该减少曝光量 如图所示 曝光过度 曝光过度 高光溢出 暗部溢出 左边山脚见不到 暗部细节被丢失 右边山脚见不到 亮部细节被丢失 两边山脚见不到 高光暗部均有失 山峰靠右亮度大 山峰靠左暗部多 山谷如果在中间 中间影调少细节 直方图判断照片的反差度当直方图中所有影调都聚集在中间 而两边没有直方显示时 这张照片就会反差过低 细节将难以被肉眼识别 如图所示 如果整个直方图贯穿横轴 没有峰值 同时明暗两端又溢出 这幅照片很可能会反差过高 这将给画面明暗两极都产生不可逆转的明暗细节损失 对比度不足的直方图 三 测

15、光原理与测光模式 1 反射式测光原理 反射式测光就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反射光亮度 机内测光通常都是反射式的 使用时只要把测光表朝着要测量的方向即可 大部分反射式测光表测量的角度都很宽 如果被摄主体周围特别亮或暗的话 测光表便会被 愚弄 提供错误的曝光资料 导致主体曝光不足或过度 反射式测光表的测光方法测光原理就是 以18 中灰色调再现测光亮度 测光系统是针对 通常的被摄体 而设计的 就是被摄对象中的亮色调 暗色调以及中间色调混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反射率为18 的中灰色调 测光系统的设计都是以这种18 的中灰色调的亮度为再现目的的 因此 不管把测光系统对准什么色调的物体进行测光 它总是 认为 被摄对象

16、是中灰色调 并提供再现中灰色调的曝光数据 2 测光模式 1 平均测光事实上采用的是分幅测光方式 即将整个画面分割成十幅或十二幅区域分别测量其反射光线强度 然后进行加权平均 以获取整幅画面的平均亮度 这种测光方式其实只有在取景环境的平均灰度为18 时才可实现最准确的曝光 又称 中央重点测光 它的测光读数是以取景画面 一定面积 的被摄体亮度为主 其余部分景物的亮度为辅 这种 一定面积 多数位于画面中央 也有的位于画面中央偏下 在测光时有意识地使偏重区域对准中灰色调的景物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测光系统多数属于偏重中央测光 它受过亮或过暗背景的影响要小于 平均测光 因而 偏重中央测光的准确性通常大于平均测光 2 偏重中央测光 偏重中央测光 点测光仅仅测量画面中很小部分的景物亮度 以此作为测光读数和自动曝光的依据 这种小部分的区域有所占的画面的范围越小越准确 可以是一点 也可以是多点分区 3 点测光 4 多区权衡式测光模式 它对画面分区域由独立的测光元件进行测光 由照相机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 求得合适的曝光量 曝光正确率高 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 而无需人工校正 5 分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