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8316387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 清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知识清单实验部分一、常用的仪器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烧杯、烧瓶、锥形瓶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酒精灯、托盘天平、量筒、漏斗、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二、药品的取用块状的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大量液体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2.液体药品的取用(多倒少滴)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悬、垂3、 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4、 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5、 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

2、”、“二低”、“三靠”气体的制取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分解双氧水(过氧化氢)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 水(H2O) + 氧气(O2)2、加热氯酸钾 表达式: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 + 氧气(O2)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2、 CO2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反应式:CaCO3+2HCl=CaCl2+CO2+H2O金属与非金属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

3、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 酸 盐 + H2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4、 非金属1、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2.碳单质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2)还原性:与CuO、Fe2O3反应3、碳的化合物(1)CO2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CO2+Ca(OH)2=CaCO3 +H2O制取:CaCO3+2H

4、Cl=CaCl2+CO2+H2O用途:灭火、气体肥料、植物光合作用等。(2)CO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有毒。化学性质:CO+CuO Cu+CO2 用途:冶金工业。酸、碱、盐与溶液一、常见的酸及其性质 1.三大酸:盐酸、硫酸、硝酸 2.酸的通性: (1)与金属反应;Zn+2HCl=HCl ZnCl+H2 (2)与碱反应:HCl+NaOH=NaCl+H2O (3)与金属氧化物:6HCl+Fe2O3=2 FeCl3+ 3H2O (4)遇紫色石蕊试变红,遇酚酞不变色二、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1.三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 2.碱的通性: (1)与非金属反应:2NaOH+CO2=Na2CO

5、3+ H2O (2)与酸的反应:NaOH + HCl =NaCl+H2O (3)与可溶性盐:2NaOH+ CuSO4=Cu(OH)2+Na2SO4 (4)遇紫色石蕊试变蓝,遇酚酞变红色三、酸碱度的表示1.溶液与pH 2.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NaOH + HCl =NaCl+H2O (2)污水处理、 改善土壤酸碱性、治疗胃酸、止痒四、常见的盐1.NaCl 2.Na2CO3 俗称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用于玻璃、纺织、造纸、洗涤剂。 Na2CO3+HCl=2NaCl+H2O+CO2(检验Na2CO3)3.NaHCO3 俗称小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用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6、 NaHCO3+HCl=NaCl+H2O+CO2(检验NaHCO3)4.CaCO3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CaCO3+ 2HCl= CaCl2+ H2O+CO2(检验CaCO3)5、 溶液1、溶液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固体溶解(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与温度关系: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Ca(OH)2反常)。(3)表示方法:列表法、曲线法(4)溶解度曲线A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80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B (3)N点为 t3

7、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C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4.溶液的浓度配制溶液方法:计算称量溶解储存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计算步骤设:求什么设什么为写:根据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比:将质量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方列:将已知量与未知量列在相应化学式下方求:列比例式求未知量答:答案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