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8314320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的扩展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1.2俄国的改革基础训练1.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历史上,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2.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沙皇专制C.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D.减轻了人民负担3.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 D.十月革命4.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

2、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这次“改革”的发起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 D.斯大林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这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6.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专制B.保留了封建残余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俄国农民的民

3、主权利7.普希金指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8.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材料反映出彼得一世( )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9.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都比西欧落后了许多,其根本原因是(

4、)A.外来入侵 B.国家的分裂C.落后的农奴制 D.黑人奴隶制的阻碍10.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引发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11.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和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推行义务教育D.农奴获得了“人”的权利12.“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

5、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使俄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13.1861年,伊凡获得人身自由,同时他缴纳了一定的赎金,得到了一块“份地”。由此推断与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英国工业革命14.1861年,一位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C.苏维埃

6、政权的建立D.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5.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俄、英生铁产量对比表俄国英国比例生铁26万吨385万吨1:15 1861年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国家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1 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 材料二 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分到一块份地,但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

7、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1)你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某学者认为,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在材料中找出历史依据。参考答案1.C2.D 解析:彼得一世的改革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故选D。3.B 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

8、选B。4.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可知,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故选B。5.D 解析:为了保住“大利”,亚历山大二世放弃了“小利”,废除了农奴制,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故选D。6.B 解析:材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仍保留了地主的一些权利,因此改革保留了封建残余。改革没有结束沙皇专制,A项错误;改革激化了阶级矛盾,C项错误;改革只是废除了农奴制,并没有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D项错误。故选B。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是改革的内容,不是目的;B项是为C项服务的;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D

9、项与史实不符。8.C 解析:根据题干中“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判断彼得一世加强了中央集权。9.C 解析:链接所学可知:俄国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俄国落后的根源。10.D 解析:根据题干中“解放了千百万农奴”“俄国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改革”,链接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1.D 解析:根据题干中“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和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判断D项表述正确。12.C 解析:题干描述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这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10、。故选C。13.B 解析:根据题干“1861年”“人身自由”“份地”,链接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14.B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61年”和“俄国”,可以联想到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出现题干中描述的情景。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的理解。链接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此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6.(1)俄国远远落后于英德等国家。农奴制的阻碍。(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意。“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付出的赎金高达20亿卢布”。解析:(1)问根据材料一的统计数字可明显看出,俄国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其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问根据材料二中农奴的解放可知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材料中农奴付出的赎金反映了这一事件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据此分析解答问题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