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8292451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 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第10期(总第154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抗战的胜利,使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声望达到巅峰,但当蒋介石调遣部队开赴日伪军占领区受降时,却严命中共领导的武装不得参与受降,这种单方面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行为遭到中共方面的强烈反对。为了获得更多的占领区,尤其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国共双方大打出手。从1945年9月开始到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军的战事从未停止,由美国出面促成的军事调停小组几乎形同虚设,使得原本应该在战后转入建设的中国失去了和平的机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蒋介石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那么,蒋介石为

2、什么要在取得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果实之后,又坚定地继续发动“剿共”战争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蒋介石对3个月内“剿灭”盲目充满信心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一边整军一边备战为了限制中共军队在抗战胜利后的发展,蒋介石在8月13日,也就是抗战胜利的前两天就做出了新的军事部署,他命令第1战区所属部队向洛阳推进,第2战区所属部队向太原推进,第3战区所属部队向杭州推进,第5战区所属部队向郑州、开封、新乡推进,第6战区所属部队向武汉、宜昌、沙市推进,第7战区所属部队向汕头推进,第9战区所属部队向南昌推进,第10战区所属部队向徐州、海州推进,第11战区所属部队向保定、石家庄、北平、青岛、济南、德州推进,第12战区所

3、属部队向察、绥、热三省推进,第2方面军所属部队向广州推进,第3方面军所属部队向南京、上海推进,第4方面军所属部队向长沙、衡阳推进,新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负责东北的接收。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下令向解放区推进,美国政府也调动大量运输舰和运输机帮助国民党军队向南京、上海、北平、济南等地输送军队,为蒋介石在全国各地的接收创造有利条件。蒋介石的一系列举措不仅遭到了中共方面的强烈抗议,还遭到大量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反对,全国人民普遍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和独裁。对此,蒋介石不得不公开连电邀请毛泽东前往陪都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以做出期望和平的姿态,暗中却秘密重印剿匪手本给各战区,进行“动

4、员戡乱”。在中共方面,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下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和平建国的方针,开始构想以走议会道路的方式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内战。但在谈判的同时,也要对国民党军队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是对于进犯解放区的各种行为给予必要的反击。1946年1月,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美方马歇尔三方参加的整军谈判得以进行。经过多次争论和调停,确定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国共达成了5:1的军队分配比例。同年2月,三方共同签订并公布了整军方案。方案发布后,国民党军队和中共军队均做出了整军姿态,明面上各自进行整编复员,虽然各怀目的,各有方法,但也各自达到了目标。在

5、国民党方面,根据1945年7月国民政府军政部的统计,国民党军队当时拥有280个步(骑)兵师、32个炮兵团,以及宪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等特种兵81个团又50个营,连同各战区的挺进纵队在内,拥有兵力422万人。要是再加上各军事机关的85万人、军事学校的16万人,仅陆军的总兵力就达到空前的524万人。此外,蒋介石还命令军政部长陈诚收编几十万伪军为己用。在武器装备上,国民政府获得大量的美援,又接收了100万日军所使用和库存的各种装备,使国民党军队在装备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进一步确定了对付中共的军事方针,其要点是:1.提出“戡乱”规划;2.确定“剿匪”的部署和方针;3.制定

6、新的“剿匪”战术;4.确定“先关内后关外”的“剿匪”步骤。为了应对即将全面爆发的战争,蒋介石决定恢复“围剿”红军时期的一系列军事机构,如将战区司令长官部改组为绥靖公署,将集团军改组为绥靖区或整编军。对外与中共积极联络商讨组建联合政府及军队整编事宜,对内则以裁军为由削弱地方派系的实力,充实中央军各部战斗力。在中共方面,毛泽东于3月6日以中央名义电示华东局、晋冀鲁豫局、华中分局并告华北、晋绥领导人:部队立即开始复员。各区立即拟定计划,并先后付诸实施。中共的目的很明显,一是为了精兵简政,二是为了争取舆论。在精兵简政的同时,各区部队还进行了百日大练兵,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此外,中共还在敌情搜集、情报侦

7、察,通信联络、攻坚爆破等方面及内战开打后的军队部署有明确的准备和应对,尤其在情报侦察方面十分出色。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作战部于6月8日根据当时8个区的作战概况,绘制敌我态势图,指出:1.晋绥区正加紧防御作战准备,主力与民兵进行训练演习,在绥东诸要地设防,取“后发制人”方针;2.晋察冀区作战步骤是:确保张家口、承德两大战略据点;巩固后方剿灭土匪;以“蚕食”反“蚕食”;积极备战迎接大规模进攻;做好对付全面内战的准备;3.晋冀鲁豫区周围有国民党军17个军,来自豫北的威胁最大,其作战部署是:全面内战爆发后,在敌大举进攻时以主力一部配合民兵进行扭击作战,控制主力机动使用;采取敌进我进方针,夺取石家庄、安阳

8、,甚至开封、郑州;4.中原部队完全被包围在形势危急的狭小孤立地区,今后行动计划是分两股向西、向南突围,一部以游击方式坚持原地斗争;5.山东区准备在国民党军发动进攻时,采取“北攻南守”方针,向济南进逼;6.华中区部署主力在南线机动作战,计划以2至3个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来打垮敌之进攻;7.华南区为解放区中最薄弱和我方处于完全劣势的地区,基本上是坚持游击战;8.东北区有基干武装34万余人,控制东北70%的县市,作战方针是避免与北进之敌进行主力作战,诱敌深入以分散其兵力,便于各个击破。关于整军的结果,1946年5月,中共向重庆军事三人小组提交了中共领导的解放军延安总部关于整编复员实施计划的报告,称四个月

9、来共复员52.9万余人。而据军委作战部在1946年7月综合各区报告写出的复员工作初步总结中记载:四个多月来已复员18.9万余人,两个数据相差整整34万。双方就是在这种一边整军,一边备战的情况下,互不信任、打打停停。整编后国民党军队战力提升在1946年6月之前,国民党的统治区土地面积达73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6%;人口3.3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国民政府控制了全国75%以上的城镇,几乎包括全部大城市;控制了全国62%的铁路和绝大部分矿产、能源等国家经济命脉,拥有国内的几乎全部近代工业,军事工业也有一定基础。而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土地面积只有2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4

10、%;人口1.36亿,占全国人口的29%。解放区绝大部分经济落后,土地贫瘠,资源缺乏,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基本没有近代工业,军事工业的数量极少。据统计,在兵工生产上,中共军队共有67个大小工厂生产武器、弹药,月产迫击炮2门,掷弹筒837个,步枪1030支,机枪15挺,地雷7650个,手榴弹28万余枚,迫击炮弹4710发,掷弹筒弹药1.78万余发,子弹29.4万发,刺刀50把。而国民党方面拥有27个大型兵工厂专事生产,其中月产步枪5.37万支,轻机枪1480挺,重机枪830挺,冲锋枪3290支,手枪2100支,迫击炮858门,山炮40门,火箭筒5支,手枪子弹6.2万发,步机枪子弹3670万发,

11、枪榴弹筒4000支,掷弹筒1500支,枪榴弹42万发,掷榴弹5万发,山野炮弹7.7万发,榴弹炮弹7000发,火箭弹1000发,迫击炮弹32万发,战防炮弹5000发,破甲弹1万发,手榴弹116.3万枚,炸药包3万个,十字镐5000把,工兵器材3万件,装甲车250辆(注:以上数据不含专事生产山炮的第70兵工厂)。此外,国民党军队还从投降的日军处获得了步枪68.5万余支,手枪6万余支,轻重机枪2.9万余支,步机枪弹1809.9万余发,手枪弹203.5万余发,各类火炮12439门,各种炮弹207万余发,战车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及特种车22800辆,各种飞机1068架,各种舰船1400艘。如再

12、算上美援军需物资的话,中共军队在这方面完全处于劣势,如果战事爆发,根本不能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国民党军队在经过指挥机构的重组和野战部队的整军之后,计裁撤170万人。据当时的国防部统计,留存兵力为430万。其中野战部队计86个整编师(军)、248个整编旅(师)约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联勤及军事机关院校等101万人,非正规军约74万人。陆军部队中,蒋介石拥有22个美械或半美械整编师(军),其中尤以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第5军、新编第1军和新编第6军最为精锐,被誉为“五大主力”。海军在美国、英国等国的帮助下不断得到加强,加上接收的日军舰船,至1946年10月已

13、拥有各类舰只326艘。空军则拥有8个大队又1个中队,计各类飞机900余架,其中有2个轰炸大队、4个驱逐大队、2个空运大队、1个侦察中队。在兵力部署上,国民党军队与中共军队接壤的“战区”中,徐州绥靖公署拥有23个整编师(军),其中中央军嫡系精锐部队为14个师。其次为郑州绥靖公署,拥有17个整编师(军),其中中央军嫡系精锐为9个师。再其次者如北平行辕拥有11个整编师(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拥有7个军。由于国民党方面这次整军的重点在于裁汰老弱游杂,精简指挥机构,因此在野战部队的实际整编中影响并不大,反因编制的调整和装备的更换使战斗力得到提高。如第74军,编前官兵32720人,整编为第74师后为30

14、978人,另有配备该师待编1548人;第25军,编前官兵27117人,整编为第25师后为26716人,配备该师待编4321人。这些部队如将待编人员编入的话,则比原有人数更多。经过整编后的调整,国民党军队在武器装备的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如装备美械的整编第74师,装备步枪16154支(原有16015支),轻机枪992挺(原有992挺),冲锋枪2963支(原有2447支),重机枪177挺(原有34挺),迫击炮302门(原有283门),掷弹筒640支(原有411支),火箭筒46支(原有45支),战防枪45支(原有43支),75山炮24门(原有22门),37战防炮34门(原有36门),配备步枪弹75万余发

15、,轻机枪弹73万余发,冲锋枪弹64万余发,重机枪弹54万余发,迫击炮弹1.3万余发;枪榴弹4000余发,火箭弹1600余发,战防枪弹8000余发。再如装备日械的整编第25师,装备步枪9139支(原有8939支),轻机枪713挺(原有813挺),重机枪164挺(原有164挺),迫击炮255门(原有255门),掷弹筒1013支(原有182支),山炮36门(原有43门),野炮12门(原有8门),战防炮4门(原有12门),配备步枪弹184万余发,轻机枪弹273万余发,重机枪弹9万余发,迫击炮弹1.7万余发,掷榴弹2.2余发。即便如装备国械的杂牌军整编第21师(属川军系统),在整编时减少武器装备的情况下

16、,仍能装备有步枪10548支(原有15402支),轻机枪793挺(原有1003挺),冲锋枪29支(原有172支),重机枪215挺(原有203挺),迫击炮175门(原有265门),掷弹筒181支(原有181支),山炮1门(原有1门),野炮2门(原有3门),榴弹炮1门(原无),战防炮4门(原有4门),配备步枪弹186万余发,轻机枪弹12.9万余发,冲锋枪弹28万余发,重机枪弹81万余发,迫击炮弹5317发,掷榴弹2700发。“土八路”转为正规兵团通过组建和整编,中共军队野战军共有24个纵队和相当于纵队的师、11个旅和相当于旅的师,共61万余人。地方军划分了34个三级军区、113个军分区(其中11个由独立旅或警备旅兼),51个独立旅(师)或警备旅、5个骑兵师(旅),连同后方机关共66万余人。合计127万余人。相比起来,中共军队的装备比较落后,基本是在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日伪军步兵武器和少量火炮。在部队组成上,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炮兵方面,纵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