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优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战守策优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战守策【教学目标】1梳理并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文章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认识其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的进步意义。3学习文章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的时候,苏轼曾经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相继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其实这不能说明苏轼不关心朝政,早在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这是很有远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战守策吧!二、了解背景: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随时可能发动侵扰
2、。但北宋统治者却依旧是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苏轼心忧天下,指出“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危险性,从而论述教民战守的意义,提出了教民习武、能战能守、以备外患的主张。本文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见解精辟,表现了苏轼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远见,对维护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诵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2阅读注释,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课文。3再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第一段:“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作者明确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三段:“兵之不可去也”。作者广征史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
3、理,产生共鸣。(援引史实,正反论证)第四段:借“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雪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然后可以身体强健,即使跋山涉水都无妨的道理。(浅近设喻,正反论述)第五段:联系当今,说明“教战守”的重要。作者先指出当今国家受到西夏和辽的威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再谈使民耽于安乐无事,则必有不测之患,再次重申“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当今之大患”的论点,以示论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形势,重申观点)第六、七段:陈述“教战守”的具体主张和建议。作者提出要使士大夫、民间招
4、募的乡兵、民间抽调的防盗人员都必须尚武勇,有所学,并要有赏罚。结尾再补充一条如能实践则将获得的一大收益:发动百姓备战可以消除军队中骄气,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文章再一次时弊。4概括主题。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文章开头提出:“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意思是说:目前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百姓之忧在于不能居安思危,在文中是中心论点。苏轼针对当时的形势,在进策中提出“教民战守”的主张和具体建议,很
5、有现实意义。四、文本探究。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2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也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
6、”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4本文是一篇对策,目的在于让君王接受自己的“进策”,而最关键的还得看作者怎么写。苏轼是怎样行文布局的?明确:(1)作者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2)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
7、,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做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5摘录本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并加以点评。例句:“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典故之名,则掩耳而不听。”点评:用妇人孺子暗嘲天下之人的“骄惰脆弱”,别有意味。论战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作“掩耳”之状。语言形象生动,可谓将世人胆小懦弱的情态画得入木三分。五、学习小结。本文是一篇
8、对策。策,即策谋、策略的意思。古代的策文,主要有制策、对策和奏策三种。制策又称策文,是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问题目。对策,则是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至于奏策,又称进策,不属考试范围,是由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要求对策既要明于治道,能提出高明的政治见解,又能要“工文”,即文章要写得好。所以刘勰说:“对策所选择,实则通才,志足文远,不其鲜欤!”(文心雕龙议对)苏轼的教战守策可以说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所传诵。究其原因,道德是这篇论文阐明了一个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思危,得荣思辱”。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小到个人的得失,概莫能外。“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9、”,一心追求和迷恋舒适安逸,终有一天会大难监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其次,苏轼的这篇议论文,全文始终置疑着“教战守”这个中心,援引史实,纵论古今,层次分明,巧设比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语文言流畅,读来朗朗上口。遣词造句每有新意。善用对比,且各具情态。排比句式形象有力,文章上下衔接自然。论析时文笔纵横,处处照应,层层深入,舒卷流畅,语意精警。总之,这是一篇文采斐然、笔意充沛,说理透辟的对策。【知识梳理】一、通假字。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畋”,打猎)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钝”,不锋利)卒有盗贼之警(“猝”,突然)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餍”,满足)二、词类活用。
10、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名词作状语)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数词作形容词,整个)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名词作状语,用力)轻霜露而狎风雨(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用作名词,逐步训练的实力)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之境)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名词作状语,每年)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用作名词,快慢远近的可能)三、古今异义。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逃跑)盖尝试论之(曾经试着)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在野外劳动)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活动操作)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挺身而出)四、特殊句式。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宾语前置)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状语后置)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判断句)战者必然之势也。(判断句)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定语后置)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定语后置)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