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7899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前言食品工业是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是新时期国家“四化同步”、“五位一体”战略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食品工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布局不断优化,集群快速发展,骨干企业成长加快,但结构不合理、大企业少、创新能力弱、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进入“十三五”,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加快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以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行动计划

2、,行动计划期2016-2020年。一、现状与问题(一)发展成就1、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地位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食品工业平稳健康发展,总量不断扩大,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领域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504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4.9亿元、工业增加值380.7亿元、利润总额55.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1倍、1.6倍、2.4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16.2%、9.7%、19.6%,高出全市工业5.9、4.8、15.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市工业比分别为39.3%、40.9%、39.9%

3、,较2010年相比分别提高了9.0、8.1、20.1个百分点。专栏1哈尔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发展情况指标(亿元)2010年2015年“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速(%)占全市工业比重(%)2010年2015年工业总产值729.01544.916.230.339.3工业增加值239.5380.79.732.840.9实现利润22.855.819.619.839.92、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聚焦乳制品、酒饮料、烟、肉禽屠宰深加工、粮食大豆及副产品加工等全市食品工业优势领域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焙烤食品、方便食品等行业增长势头强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5年底,乳制品、酒饮

4、料、烟、肉禽屠宰深加工、粮油加工累计投(达)产项目136个,总投资1374亿元,新增销售收入760亿元、利润43亿元、税金55亿元。焙烤食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以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3个子行业“十二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28.4%、34.4%和34.9%,远高于食品工业平均增速的16.2%,对整个食品工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突出。3、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市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目前全市食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已达149.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3.4平方公里,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宾西经济开发区和尚志

5、工业园区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五常、方正、通河的稻米加工,双城、宾县的奶牛和肉牛养殖加工,巴彦的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尚志山特产品加工、延寿和方正的肉鸡等食品产业集聚区的特色进一步显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食品产业集群2个,占全市食品工业比为60%。双城、呼兰、宾县、巴彦三地肉类产量全市占比达56.2%,五常、方正、通河三地大米产量全市占比超过50%。4、骨干企业成长加快,品牌影响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扶优扶强和品牌建设成效突出,培育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2015年,全市产值超亿元食品工业237家,产值占全市食品工业比为92.7%。成功引进瑞士雀巢、可口可乐、百

6、事可乐、台湾顶益、统一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累计拥有18个中国驰名商标、88个黑龙江省著名商标、23个老字号、4个集体商标地理标志、84个哈尔滨市著名商标,九三、哈尔滨啤酒、龙丹、完达山、五常大米、哈尔滨红肠、大众肉联、老鼎丰、秋林食品等重点品牌的国内外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完达山、龙丹、太子成功入选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重点发展主流品牌。5、绿色安全逐步推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

7、生产基地认证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达3230万亩,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550个,绿色食品标识460个,有机食品标识175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10万亩。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2%,酒类制造、乳制品加工、肉类加工等重点领域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6、节能减排制度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食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意识,推广应用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加快发展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与2010年相比,全行业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万元工业

8、增加值能耗下降了12%,耗水量下降了8%,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8%、4.9%。(二)主要问题1、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龙头较少食品工业的“大产业、小企业”特征突出,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不高,小作坊较多,“小、散、乱”仍较为明显,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2015年,产值过百亿企业仅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家,5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的企业也只有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双城雀巢有限公司2户,10亿元以上的18户企业产值占全市食品工业比只有44.4%。2、发展方式粗放,精深加工水平低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起步晚、水平低,数量扩张向集约化发展

9、尚处于探索阶段。初加工占主导,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以及终端产品较少。2015年,全市食品工业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占全行业比重高达7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60%左右的农副产品仍以初级加工甚至“原字号”进入市场。3、集群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现有集群数量、集群规模、集群影响力与农业大市地位不相匹配,集群内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低。集群粗放式发展和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足。集群内食品工业产业链条普遍较短,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引领产业提质增效和升级转型的环节发展滞后,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率整体较低。4、创新能力较薄弱,技术水平需提

10、升企业创新意识普遍不强,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水平不高,新产品开发滞后。目前食品工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0.1%,远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1.5%和全国食品工业平均水平的0.4%。食品工业创新资源与其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不相称,创新体系不健全,面向市场的产学研联合机制不完善,国家级技术中心尚为空白,省、市级技术中心占全市技术中心比仅为15.2%。5、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发展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经营模式传统,“小富即安”倾向明显,生产导向特征与市场经济下多元化发展的食品消费需求及其变化不相适应,重生产与销售、轻品牌与原料基地建设特征明显。企业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驾驭现代管理与营销理念、

11、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弱,对电子商务、个性(集团)化定制等引领食品工业发展的新兴业态重视程度和投入不足。二、面临的形势(一)机遇1、政策保障更加有力,食品工业战略地位提升“十三五”期间国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食品工业发展动能转换提高了有力保障,改善消费品工业供给“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为食品工业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对农业发展投入的持续加大进一步夯实了食品工业发展的原料基础。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粮油加工、乳制品制造、白酒生产等重点行业以及持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新兴行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

12、步提升了食品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举措的出台为食品工业升级发展赢了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2、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食品工业支柱地位强化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分别达到了4595.7亿元、3394.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9%、11.1%、13.2%。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2011年的10.5:38.8:50.7调整为2015年的11.7:32.4:55.9,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整体向好。食品工业由粗放式扩张势头基本得到遏制,集约化发展正日益转变为行业共识,对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引领作用进

13、一步显现,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工业四大主导产业首位地位进一步巩固,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强化。3、消费需求结构性增长,食品工业升级发展势在必行经济中高速增长、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营养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和中产阶层快速崛起,食品消费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主食工业化成为趋势,面向大众消费的餐饮业和食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倒逼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由“数量驱动”向“价值驱动”的任务更加紧迫。(二)挑战1、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原料与产品进口冲击凸显国际金融

14、危机的冲击和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传统食品消费需求萎缩,新兴食品消费增长动力不足,食品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升级,肉类制品、植物油等大宗食品进口快速增长,哈尔滨市具有传统优势的大米、肉类以及方便食品等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出口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廉价大宗食品原料进口持续快速增长,严重冲击地产大豆、小麦种植,粮油加工等传统优势领域面临的原料问题更加突出。2、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食品工业发展不确定性加大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风险加

15、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明显,食品工业的新增投资充满变数。国家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分类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加大,农副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制造等领域既有产能面临萎缩,新增产能受到能(水)耗、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和资金、技术工艺、原材料供给等因素制约,产业规模扩张受到制约。3、人才保障问题突出,食品安全控制投入压力加大近年来整个东北地区经济下滑明显,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加速稀释,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显著下降,本土人才流失问题突出,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智力保障问题愈发突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全面实施,有害物残留标准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更加严格,全产业链发展势在必行,对整体实力不强的哈尔滨市食品工业企业提出了重要

16、挑战,围绕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投入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立足自身及周边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引资引智为抓手,以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效益显著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促进全市食品工业规模化、规范化、集群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使食品工业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