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7838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8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报告(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5年)研究报告十堰市人民政府二一七年十一月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5年)研究报告规划组织编制单位:十堰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承担单位: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规划编制组领导小组:组 长 陈新武副 组 长 傅继成 成 员 黎贵英 柯贤国 孙乃敏 赵国平 汪正义 王栋林 张清甫 沈明云 陆 鹏 孙建文 王治安 李东华陆 鹏 朱华伦 卢熹昌 邵际军 贺德才 吴贤亮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成员:顾 问 乔 冰 倪钦亮组 长 汪正义副 组 长 刘 勇 袁光辉 杨世松 肖尚德成 员 刘 帅 潘 峰 梁 骏 龚鹏飞 杨 涛 熊志涛罗莉威 马 岚 王 芳 陈梦源 殷 美

2、陶汉泉执 笔 刘 帅 潘 峰 张 硕 罗莉威 陈梦源 杨 涛 熊志涛 陶汉泉 王 芳 资料统计 王 芳 殷 美编 图 刘 帅 数字成图 王 芳统 编 袁光辉 刘 帅 杨 涛 熊志涛目 录前言11十堰市地理地质概况31.1自然地理31.2地质环境52十堰市地质灾害现状142.1十堰市地质灾害现状142.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82.3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233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263.1指导思想的确立263.2规划原则273.3规划目标283.4主要任务28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324.1分区原则324.2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的划分335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385.1分区原则385.2地

3、质灾害防治分区386 工作部署及技术路线446.1调查评价446.2监测预警体系建设496.3工程治理规划606.4避险搬迁规划656.5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706.6科学技术研究817 投资估算及资金安排827.1投资估算依据827.2经费估算827.3防治资金筹措及来源877.4分步实施计划898保障措施91前言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东风汽车公司发祥地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辖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雨量充沛,经济增长显著,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生种类多、频率高、灾情重,属于省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一直呈高发态势。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4、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十堰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持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成立专班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编制了湖北省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省丹江口库区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专项规划,为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定了纲要性文件。“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

5、段,亦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会议精神,落实生态文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意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常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同时,适应新形势下我省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等法律、法规文件,并结合十堰市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进行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下简称规划。受十堰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承担了湖北省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5年)及相应研究报告的编制工

6、作。规划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为主要规划对象。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25年)。本次规划范围为十堰市行政区管辖范围,是未来十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宏观性、指导性文件。我市丹江口库区作为国家级重大工程区已编制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本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的衔接,对库区范围内已纳入专项规划开展防治工作的地质灾害不再重复布置工作,库区内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以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为主要依据1十堰市地理地质概况1.1自然地理1.1.1自然地理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水中上游,东经1

7、092911116,北纬31303316。北部属秦岭山脉的东段,中部为武当山脉,大巴山脉东段横列于本市南部。地形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m,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87m。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中丘陵面积6250km2,低山面积7395km2,中山面积6802km2,高山面积3233km2。十堰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870mm;410月是降雨丰水期,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25C,其中七月平均为27C左右。年平均日照16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图1-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1.1

8、.2社会经济十堰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地,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结合部。全市辖五县一市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郧西县、郧阳区、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和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总面积2.368万km2,总人口346万。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电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多万千瓦,为湖北省蕴藏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市内大小河流共计2489条,其中堵河为十堰市最大河流(汉江除外),多年平均入水量60.6亿m3,仅次于清江,位居全省第二;汉江是过境河流,过境长216km,平均年汇入丹

9、江口水库的水量达262亿m3。全市形成以汉江为轴心的向心水系。十堰市交通发达,襄渝铁路、汉十高速、209、316国道均交汇或贯通其内。2005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816.12km,目前全市100%的乡镇,98%的行政村已基本通公路。十堰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50余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达4000亿以上,其中绿松石驰名中外,铌稀土居全省首位,金、银、锑、铜、铅、锌储量居全省前三位。200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1.1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1亿

10、元,增长13.8%。近年来十堰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企业生产经营仍存在较多矛盾和困难等。1.2地质环境1.2.1地形地貌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是一个以低山丘陵为主体,山谷相间的地区。大部分为山地,山高谷深,山体浑圆,山川溪水纵横。汉江自西向东贯穿,汉江两岸枝状水系发育,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十堰市山脉分属3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本市西南部。这些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海拔87米,整体

11、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可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2种副地貌类型,其中丘陵面积6250km2,低山面积7395km2,中山面积6802km2,高山面积3233km2。1.2.2地层岩性十堰市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蓟县系-长城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主要为第四系、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震旦系下统耀岭河群、元古界武当山群,零星出露条带状侵入岩,盆地之间主要为冲洪积砂砾岩。区内地层岩性及分布范围见表1-1。变质岩以浅变质中等变质的区域变质为主,其次为动力变质、热变质岩石。本区区域变质岩相从千枚岩变粒岩均有表现,出露岩石面积占全区绝大部分,

12、岩性主要为各类片岩、千枚岩、板岩、变粒岩、浅粒岩等。境内出露岩浆岩主要为古生代侵入岩(Pz、Pz)及元古代侵入岩(Pt)。表1-1 十堰城区及邻区地层岩性及分布范围一览表界系统地方地层代号地层代号厚度(m)岩性描述分布范围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al10砂卵石、砾石、砂、粘土、砂质土等。在两岸河漫滩及-级阶地上呈带状展布。更新统Qpal10冲洪积砾石、粘土夹砾石、粗砂、中-细砂、亚砂土、粘土、紫红色粘土。第三系中新统沙坪组Ns300深灰色-灰色砾岩、巨砾岩。仅在郧阳区安阳镇以北零星出露。始新统大仓房组E2d403617粘土质砂砾岩、砾岩。在丹江口市均县、习家店一带时有出露。古新统羊峪组E2y37

13、.2砂砾岩夹含砾粉砂岩、泥灰岩、底部为砾岩。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寺沟组K2s100紫红色中厚层含砾砂岩、砾岩、细砂岩夹中薄层钙质、泥质粉(细)砂岩。丹江口市城区、郧阳区柳陂镇-安阳镇汉江两岸广泛分布。古生界寒武系上统孟川组3m65灰色绢云石英片岩,含榴绢云石英片岩,黑云钠长石。英片岩夹深灰色含炭绢云石英片岩。仅在郧阳区观音镇零星出露。中统岳家坪组1-2y201灰色厚层条带状细晶灰岩及砂质细晶灰岩夹较多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和含炭绢云千枚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夹钙质粉砂岩。在丹江口水库库尾为绢云石英片岩,库区中部及库首则以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下统杨家堡组、庄子沟组并层1y+z195

14、深灰-灰黑色厚层状硅质岩。绢云石英片岩,绢云千枚岩,含炭绢云片岩。主要在郧阳区柳陂镇以西分布。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上段Z2dn2170浅灰-灰白色条纹状细晶灰岩、白云质灰岩。浅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碎裂状白云岩,碎裂微-细晶白云岩。在丹江口市城区以北的丹江沿岸、郧阳区柳陂-安阳镇陈家营的汉江北岸均有分布。下段Z2dn1深灰色厚层条带、条纹状细晶灰岩、浅灰-灰白色厚层、巨厚层块状条纹、条带状微-细晶白云岩。陡山沱组Z2d175灰黑色含炭绢云石英片岩,灰黑色含炭石英绢云片岩夹灰色石英绢云片岩,变长石石英砂岩,细晶白云岩及含炭薄层硅质岩,大理岩、灰岩夹硅质岩。 在郧阳区城关镇-杨溪铺镇的汉江北岸、丹江口市汉江北岸的习家店镇均有出露。下统耀岭河群上段Z1y2361绿、灰绿色绿泥钠长石英片岩,绿帘阳起钠长片岩,含榴绿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