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828425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儒道墨法 B道墨儒法 C道法儒墨 D道法墨儒3、秦统

2、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A削弱了地方权力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4、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B长期战争导致经济衰落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5、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

3、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6、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唐代的“过官”制度A削弱了皇帝权力B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C加强了中央集权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7、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深全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

4、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8、宋代城市居民的消费选择丰富多样,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商业政策的调整 D文学艺术的发展9、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10、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

5、州遍布多种名窑,己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A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B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11、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12、宋书版刻风格多样,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江西刻本则欧、柳兼具。清末民初,西泠印社仿刻宋版字体、拼版印刷,是为“仿宋体”的由来。据此可知()A宋代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B宋代书法崇尚唐

6、楷法度C宋体是书法和雕版技术的产物D仿宋体具有多种字体字形13、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弻,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14、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处的设立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C导致政治决策走向封闭 D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5、明清时期有

7、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1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17、“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

8、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以上评论针对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中法战争的影响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18、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19、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9、,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取得重大成果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20、“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21、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职业教育在当时()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

10、新D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2、19241927年间,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23、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强调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 B依靠军队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C中共应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24

11、、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极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行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为迁都重庆作了全方面准备 B粉碎了日本掠夺资源的企图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25、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积极组织抗日活动C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6、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

12、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如此界定抗日战争A意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有利于推动重庆谈判的进行C忽视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D利于完整还原抗战历史过程27、27.1950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主要目的是A消灭私有制 B稳定全国物价 C建立公有制 D克服财政困难28、以铁的事实表明国际社会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亚洲局势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胜利召开 D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29、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30、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