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283633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成果简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更好地指导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永登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以下简称为本规划)。一、规划范围(1)县域规划范围永登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6090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内容是全

2、域视角下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县域空间的组织、基础设施的统筹、跨界协调等。(2)城市规划区范围北至中堡镇镇域北部边界、南至柳树镇南部边界、东西分别至东西两山前山区域,规划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3)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北至庄浪河渡槽;南至仁寿路牌路村;西至仁寿山一线;东至铁路线,包括青龙山及原有部分仓储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二、发展目标1.发展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现代农业、新兴工业、生态旅游和服务业

3、等新兴产业为支撑,到规划期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永登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新兴城市,兰州都市圈西北部门户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城市。2.发展分期目标近期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远期发展目标:经济总量实现倍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城市性质兰州都市圈西北部门户城市,建材冶金、特色农业、旅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宜居宜业宜游的西部山水城市。四、城市职能1. 丝绸之路经济

4、带重要节点城市,面向河西、新疆为主的兰州都市圈西北部物流中心;2. 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新兴城市,建材、冶金、化工等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3. 兰州都市圈西北部门户城市,是兰州都市圈以及兰白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兰州市向西发展的桥头堡;4. 兰州市重要的休闲度假和特色旅游基地;5. 永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中心。五、城市规模近期,城市人口规模为11.7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2.1平方公里;远期,城市人口规模为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9.89平方公里。六、主要规划方案1.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规划形成“一主两副多中心”的县域城乡空间结构一主:即永登县城。两副:即河桥连城副

5、中心、树屏副中心。多中心:即7个中心镇和5个一般镇。2.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规划形成由“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一般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组成的扁平化的四级聚落体系,构建全域城乡空间体系。(1)第一级:县域中心城市县城:按设市城市进行目标定位,构建县域中心,打造新丝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规划人口规模18万人;(2)第二级:县域次中心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要求,将树屏和“河桥连城城镇组合”按照镇级市雏形培育,打造县域次中心,带动秦王川、八宝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规模35万人。(3)第三级:一般乡镇规划人口规模小于1万,为武胜驿镇、红城镇、龙泉寺镇、苦水镇、大同镇、上川镇、中堡镇、柳树镇、民

6、乐乡、通远乡、坪城乡、七山乡等12个乡镇。(4)第四级: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规模在2000人左右,规划共形成36个新型农村社区及多个中心村。3.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确定永登县乡镇职能分为:工业型城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工贸城镇、旅游+商贸型城镇、旅游+工贸城镇、农贸型集镇。城镇职能规划一览表等级名 称职能类型一永登县城综合性城市二树屏镇工业型城镇河桥连城组合城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三武胜驿镇 红城镇 苦水镇旅游+商贸城镇龙泉寺镇 大同镇 上川镇 中堡镇商贸型城镇柳树镇 民乐乡 通远乡 坪城乡 七山乡特色农业型城镇4.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推进铁路建设,增强输送能力加快推进兰州永

7、登张掖(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建设,增强兰新铁路永登站输送客货能力,并规划建设永登海石湾,永登中川白银轻轨,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网络。(2)完善全域对外联系通道高速公路以连霍高速、兰州景泰高速、中川永登高速为骨架,争取上级高速公路建设支持,增设大同、上川、武胜驿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充分利用境内航空港优势,建设县城通往机场的快速道路,加快建设中川至黄羊头快速通道。加强与红古区、天祝、皋兰、兰州市区、新区等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对接。通过公路建设构建快速的区域联系通道,加快推进各地区联动,促进新区与全县的交通联系。(3)构建全域公路交通网络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提议,加快推进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加强川

8、区联络的快速主干通道建设与道路交通的对外延伸对接,积极融入区域交通。建设白银中川永登(G341),景泰天祝(G338)道路建设,对G312忠和树屏红城段、永登县城段实施改线,对省道301线实施升级改造为国道,升级改造永窑公路等级。着力构建“七纵六横”公路交通网。“七纵”指G30连霍高速、国道G312线、省道S301线、S234线、S101线、S201线、国道G1816景中高速七条纵向交通发展轴线。“六横”指建国道G341线、省道S233线、省道S102线、县道X129线、县道X130线与乡道Y231线六条横向交通发展轴线。积极实施道路改线和升级,结合新型城镇化对城乡公路交通的要求,构筑城乡统筹

9、发展的道路交通网络格局,通过城乡地域道路交通网络组织,积极实施道路改线和升级,引导全区用地合理开发,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结构。(4)公共交通规划在原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增加线路,缩短发车间隔时间,使各地联系更为密切。(5)积极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依托兰州新区的产业优势和空港资源,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现代物流网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服务于区域的综合性枢纽型现代物流集散和转运基地。为全县园区发展提供货物加工、运输和配送服务,推进形成区域性物流基地。(6)推进城乡客货运一体化建设,加强县城与各乡镇的道路系统建设,加强县域旅游区的道路建设与等级提升。5.中心城区结构规划规划形成“一河两带四区五心”的

10、城市空间结构。一河:依托庄浪河形成城市主要的景观、人文、活动轴线。两带:东西两山围绕青龙山公园、仁寿山公园打造两条城市绿化带四区:四个城区,即老城区、南城区、西城区、北城区。五心:围绕四个城区打造五个中心。即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教育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中心。1. 商业中心,位于老城区,主要承担传统商业、商贸等职能;2. 行政中心,位于南城区,主要承担行政办公等职能;3. 教育中心:位于北城区,发展高品质的居住社区,承接老城人口疏解。规划预留中等专业学校用地。4. 综合服务中心,位于西城区南片区,主要承担商业金融、文化体育等职能;5. 旅游服务中心,位于西城区北片区,主要承担旅游服务等职

11、能。6.中心城区用地规划7.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构建与城市规模相适应、与用地布局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与区域交通紧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策略: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跨境交通。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坚持公交优先,逐步建立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城市客运交通体系。构筑城市客货交通衔接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综合运输的集成优势和组合效应。中心城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8.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建设“三带、四廊、多轴、多园”的网络化绿地系统。三带:指沿庄浪河的滨河绿化带与东西两山生态绿化带。四廊:指分隔城市片区,沟通东

12、西两山的四条生态绿化廊道。分别为庄浪河渡槽生态绿化廊道,大沙沟水槽沟生态绿化廊道,小沙沟黄须沟生态绿化廊道、教场沟生态绿化廊道。多轴:指沿河流和主要城市道路设置不同宽度的绿化带,形成贯穿城市片区的多条绿轴。多园:指永登绿地系统中由公园、绿地广场形成的绿色开敞空间。9.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期限和规模近期建设期限:2018年2020年。近期建设规模:城区人口规模为11.7万人,建设用地规模约12.1平方公里。2.近期建设重点继续推进老城区职能疏解,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进程,适时启动老城区事业单位搬迁及用地功能置换。加快推动西城区的开发建设,通过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带动西城区的开发建设。稳步推进南城区建设,完善市政和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