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2828305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之《经济生活》考点清单专题七:《个人收入的分配(讲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7 个人收入的分配目录:【体系建构】【考点清单】 考点X【知识清单】【问题清单】【易错清单】【题型清单】【体系建构】【考点清单】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考点一:分配制度【知识清单】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1.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含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原因:生产资料公有

2、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4)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除按劳分配之外,其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2客观必然性(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3、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问题清单】1.如何全面理解按劳分配l 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l 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l 分配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l 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l 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任何

4、生产都是多种生产要素结合的,在公有制经济单位,劳动者只提供劳动要素,其他生产要素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所以生产成果先要扣除一部分给国家或集体,剩余部分以个人消费品的形式分配给劳动者个人)。 l 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l 利与弊:一方面,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为财富的创造统一提供单一的劳动要素,因此按劳分配能促进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限制了个人为经济发展贡献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机会,不利于激发各种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收入方式单一,不利于增加个人收入。2.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1)原因。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允许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让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同,可能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3.如何区别各种分配方式(1)明确所有制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

6、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2)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未必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 (3)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是相对于财产性收入而言的,既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也包括非公有制中的按劳动要素贡献分配。(4)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合法收入。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均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同时要清楚: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4.如何正确认识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做具体分析,一般来说

7、,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4)科技人员自办实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劳动收入。5.如何认识“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1)农民承包土地(集体成员承包村集体的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2)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别人经营)获得的收入或土地入股分红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8、收入,是非劳动收入,属财产性收入。(3)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流转方土地经营组织去打工的收入,若土地经营组织为公有制的,是按劳分配所得,若土地经营组织为非公有制的,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均属劳动收入。(4)农民的种粮获得的财政转移性补贴收入,属于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前述任何收入方式。考点二:效率与公平一、公平、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二、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

9、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2)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四、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10、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问题清单】1.如何全面理解效率和公平(1)收入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公平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把蛋糕分好)。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收入分配领域要能提高效率是指收入分配制度能够形成合理的差距,起到调动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贡献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竞争效应,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 (2)

1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提高效率,可以把蛋糕做大,为公平分配奠定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收入分配公平,才能把蛋糕切好,保护大家的积极性。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公平要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不能有太大差距,效率又要求收入分配制度能够形成一定的差距。(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评价一种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是否合理,就看能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能否既能把蛋糕做大,又能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

12、展。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就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反之,则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破坏社会公平。按劳分配主要致力于促进公平,但也可能由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不同以及企业效益的不同,形成一定差距;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可以拉开一定差距,产生竞争效应,主要致力于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所以,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就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如何分清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列表比较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主体主要是企业政府范围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全社会手段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税收、

13、政策、法律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平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举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值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2)图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3)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可以粗略理解为:凡个人通过贡献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为初次分配,凡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以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障等方式获得的收入或减少的支出都属于再分配收入。3.为什么要维护收入分配公平?(1)经济意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收入分配公平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生产

14、力发展。分配与消费: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2)政治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维护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4.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维护收入分配公平?(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

15、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根本措施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障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基本原则 (4)初次分配中,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制度改革 (5)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财政、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调节机制 (6)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监管措施【易错清单】1.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就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2.工资、奖金、津贴收入都属于按劳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