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28259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理综物理试卷14、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离地球越远,向心加速度越大B同一圆轨道上运行的两颗卫星,线速度大小一定相同C近地卫星一定是相对地球运动的,其环绕速率可能大于7.9 km/sD若只已知近地卫星绕行周期T和引力常量G,不能测得地球的密度15、物块A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A、B重力分别为12N和4 N,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则 A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6 NB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8 NC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

2、,方向沿斜面向下DB物体质量由4N逐渐增大到8N的过程中,斜面对A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6、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C先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没有人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里有人17、如图所示,小球由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v0=4m/s水平抛出,落在了倾角为37的斜面上的C点,则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At=0.3s Bt=0.2s Ct=0.4s Dt=0.6s18、如图所示,运动员以速度在倾角为的倾斜赛道上做匀速圆

3、周运动。已知运动员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则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C若运动员加速,则一定沿斜面上滑D若运动员减速,则一定加速沿斜面下滑19、如图所示,匈牙利大力士希恩考若尔特曾用牙齿拉动50 t的A320客机他把一条绳索的一端系在飞机下方的前轮处,另一端用牙齿紧紧咬住,在52 s的时间内将客机拉动了约40 m假设大力士牙齿的拉力约为5103 N,阻力大小为2.7103N,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约为30,则飞机在被拉动的过程中 A重力做功约2.0107 B拉力做功约1.7105 JC克服阻力做功约1.1105

4、 J D合外力做功约6.0104J20、如图所示,物体P、Q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绳连在一起,此时Q竖直匀速上升,P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水平粗糙地面向右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做减速运动B细绳对P的作用力逐渐增大CP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不变2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两物体,A叠放在C上,A、B、C的质量分别为2m、4m和2m,物体B、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B,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A此过程中物体C受五个力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2F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若水平面光

5、滑,则绳刚断时,A、C间的摩擦力为D.地面光滑和地面粗糙相比,绳子刚好被拉断时F相同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 cm.(2)另一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象由此图象可得

6、该弹簧的原长x0_cm,劲度系数k_N/m.丙23、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小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B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C三组实验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D三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2)若甲同学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

7、测出纸带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如图(a)所示,为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计算加速度的公式应为a_甲同学在该实验中,为验证小车质量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小车质量M、沙及沙桶的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 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aF图象较准确A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B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CM2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DM2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甲同学某次通过测量,作出aF图象,如图(b)

8、所示试分析:a.图象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_b.图象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3)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a,ag,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乙、丙两人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_ _.24、(14分)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37的斜面,斜坡长50m,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7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游客在斜坡上的加速度大小;(2)求游客滑到斜坡底端获得的动能的大小;(3)游客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游客从斜坡转入水平

9、草坪运动时速率不变,且滑草装置与草皮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25、(17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6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3 m/s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沿光滑圆弧ABC的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2 m,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53。(取g10 m/s2)计算结果可代根号,求:(1)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2)P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3)若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求小球在A点的速度范围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B在绝热条件下

10、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但密度一定减小D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2)(10分)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1,体积为V,此时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2.6 V,活塞质量为m。现对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试管的横截面积为S。求:活塞刚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T2。 若此过程气体吸热Q,求这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

11、)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 s时刻的波形图,x1.2 m处的质点在t0.03 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A该波的波速可能为70 m/sB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 HzC各质点在0.03 s内随波迁移0.9 mDt0时x1.4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Et0 s,x=0.9m处的质点向y轴正方向振动(2)(10分)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横截面图圆弧CD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周,圆心为O.光线从AB面上的M点入射,入射角i60,光进入棱镜后恰好在BC面上的O点发生全反射,然后由CD面射出已知OB段的长度为l6 cm,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求: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光从M点传播到O点所用的时间t.-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