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418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5年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文化生活1、 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由著名作家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自2015年2月26日在乐视视频APP播出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平凡的世界为读者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是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小说。由此可见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好的文艺作品具有确定的方向性2.某班同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纳入“价值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论据能支撑该观点的是在当前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中

2、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精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A.B.C. D.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 横店准备耗资3000亿元复制圆明园 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了国家立法计划 行业协会自发禁止录用劣迹艺人A B C D4.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

3、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主要表明( )A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C文化创新过程必须体现时代精神 D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5.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中,24位“90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他们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他们是坚强的新一代、英雄的新一代、堪当大任的新一代。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A.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兼收并蓄C.民族精神超越时代,人人践行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人心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

4、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 )A.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7.2015年春晚给讽刺性相声松绑,让它们重新获得老百姓的喜爱,回归语言艺术的自然生态。讽刺送礼文化、圈子文化、马屁文化,显示出讽刺相声传递的正能量。之所以给讽刺性相声松绑,是因为A.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 B.时代越来越进步,文化生活越来越自由 C.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广大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D.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8.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

5、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消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9.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名将军及名家书画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精忠报国的赤子丹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腾飞的殷切期盼,唤起了观览者内心的敬畏与沉思,也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这表明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民族精

6、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10.要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更好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 ( ) 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才能凝聚共识,防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 才能在思想意识多元背景下消除公民价值观的差异A B C D11.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

7、帅也为之,则难老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A. B C D12.对下面两幅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漫画一反映的是腐朽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漫画二反映的是某些文化产品利用落后文化迎合低俗趣味必须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和剔除漫画一反映的文化现象 漫画二反映的文化现象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A B C D13.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和短信的发展,使得现在的读者都喜欢短文,喜欢有趣的、通俗的文化形式;漫画、卡通、武打等通俗影视有很多观众,流行歌曲的听众远远超过了交响乐的欣赏者。这启示我们( )文化生产只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文化市场要追求轰

8、动效应、明星效应大众文化应创新内容和形式,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生产与创新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A B C D1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15.中

9、国国家形象片深深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片中,熊猫、京剧、武术、中医、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中国元素悉数亮相,全景式地展现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国家形象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片中的中国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文化成就的标志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和精神特征传统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和核心 B C D2、 简答题(40分)16.(20分)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

10、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20分)17.(20分)2014年央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让人们感动于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激起人们对青春的反思和对生活的追问。歌曲以朴实细腻的歌词、

11、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 根据材料,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分析该歌曲走红的原因。(20分) 高二政治暑假作业3参考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1.C本题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平凡的世界为读者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是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小说。由此可见,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正确;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乐视视频APP播出后,引起了广大网友

12、的热烈反响,这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正确;应该是优秀的文化作品;材料未体现。2.C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纳入“价值准则”,体现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正确;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精髓;与材料无关,应该是精神动力。3.D【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横店准备耗资3000亿元复制圆明园,有唤醒人民牢记耻辱的作用,但缺乏创新,同时也对人民忘记耻辱存在担心,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排除;某大学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舍去;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了国家立法计

13、划,行业协会自发禁止录用劣迹艺人,是文化自觉的表现,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4.A【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幽默”、“基因”、“沙发”等词语来自英语,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说明文化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发展,A符合题意;BCD均与材料意思不符;故答案选A。5.A【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题干中指向为“他们身上折射出”,可以推断是折射民族精神,而不是中华文化,故排除B、D。依据题意可知这种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的,而非超越时代,所以选A。6.B【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1、用排除法先排除C: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作用是双重的,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传统习俗指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而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故排除A;也没有体现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排除D。2、抓材料中关键词:材料中强调这种儒家思想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很显然在强调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