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402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文化生活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2016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1、 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4年10月7日晚8点由浙江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开播,晚会的举办让民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文化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 B. C. D.2.浙江是文化大省,浙江人摇着河姆渡的小船,穿着丝绸之府的睡衣,捧着南宋官窑的饭碗,喝着卧薪尝胆的老酒,唱着情意绵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果要加一则标题,贴切的是( )A潜移默化,琳琅满目 B薪火相传,独善其身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一方水土,一

2、方文化3.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传播文化不能单纯搞商业运作 B发展文化应更多地注重多样的传媒工具C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D要把大力发展经典作品作为重4.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 ) 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 “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5.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2014马年春节开

3、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6.2014年马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A. B.C. D.7.2014年3月20日至26日,美国

4、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来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到访了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的大学和高中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材料说明(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旅游对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8.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左为德国,右为中国)。漫画反映了( )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了实践生活差异 中德文化差异决定其生活差异德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优于德国文化A B C D9.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

5、示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B C D10.2015年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这说明( )A.网络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非常不利B.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C.不良网络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通过专项整治可以

6、彻底克服文化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11.方言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苗。不久前,福建电视台启动了福建四大方言文化的首届电视大赛,节目中贯穿了福州话的郑和下西洋、莆仙话的拜师礼、闽南话的古代称呼、客家话的赶好相亲等民俗习俗,广受观众赞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该节目的播出() A.是八闽文化的集中展示 B.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展先进文化 C.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D.有助于增强对方言文化的认同,激发爱乡乐土情感 12.春节期间,人群、金融、信息、文化在全国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经济”。“

7、春节经济”得以繁荣的内在原因在于( )A. 市场经济在春节期间发展迅速 B. 商家对大众春节消费的高度重视C. 中国的春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 过春节是大众消费的集中体现13.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4.习近平指出,要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

8、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对此正确的理解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A B C D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要( )A.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2、 简答题(40分)16.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读书是文明人的内在需求

9、。全民阅读不仅是一项文化教育工作,更是关乎一个国家文明富强乃至始终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据调查,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同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尚有不小差距。我国继2014年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2015年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文化生活角度解读我国“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原因。(15分)17.(25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一 贾思勰出生在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爱读书,特别是农业书籍。成年后的贾思勰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对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尤

10、其是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于是励志撰写一部农业书籍。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批判性研究前人著作,创造性地探索遗传、变异的关系和人工杂交、定向培育原理,开发出许多农业新品种。晚年,贾思勰全身心梳理总结自己收获的知识经验,撰写了综合性的农业宏伟巨著齐民要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贾思勰能够撰写出齐民要术的原因。(12分)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4参考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1.C解析:晚会的举办让民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体现。2.D解析:浙江人的文化行为和其地方特色有密切关系,说明一方水土,一方

11、文化。D正确;AC与题意不符;B“独善其身”表述错误。3.A解析:已经拍两遍了还要拍,全然不顾观众的感受,这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不能单纯搞商业运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4.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强调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同时说明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故排除。 5.C解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

12、新的意义,但并不是说文化通过传播才得以创新的,A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不是文化,因此B说法错误;题中没有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题中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开启,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答案C正确。6.A解析:2014年马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体现了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体现了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选A。错误,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没有体现。7.A解析: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反

13、映出当今时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政治关系稳定发展,费用了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故A正确。8.D解析: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受中德文化差异影响,德国文化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符合题意;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没有体现。9.A解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据此并结合图示,学生应该较为容易的确定项为起点;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刺激生产资料流入文化产品领域,进而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产品生产发展的壮大,促使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答案是B项。10.B【考点】本题考查政府对网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说明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B正确;A说法带有片面性;C材料未体现;D中的“彻底克服”说法错误。11.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 方言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苗。福建电视台启动了福建四大方言文化的首届电视大赛,有助于增强对方言文化的认同,激发爱乡乐土情感,D正确;A应该是民族节日;B、C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