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288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6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综合开发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法定名称:xxx农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xxx农业联合生产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联合社)成立于2008年9月,是由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发起,联合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1080名农民自然人组建的辽宁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经营的土地面积14.1万亩,其中:实施立体生态农业面积1.7万亩。主导产品为“越光”水稻,年产水稻7万吨;附属产品有河蟹120吨、泥鳅鱼55吨、日本沼虾11吨、商品猪1100头、鸡蛋2400吨、鲜食草莓1500吨。是一个以xx市稻田为主要生产载体、以优质水稻

2、为主导产业,带动草莓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共同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型合作社法人企业。联合社年农业生产总值2.53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年助农增收超过1亿元。联合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现代流通和农业科技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通过推行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项目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营业务:农产品生产。主导产品:水稻、草莓、鸡蛋等。人员结构:联合社现有技术人员、技术农工和管理人员81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技术人员6人、技术农工70人、管理人员5人,职工队伍素质较高。获得的主要业绩、荣誉等:联合社所属的黄城果菜

3、专业合作社被国家总社、人事部命名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还有北井子绿色水稻专业合作社等六家成员社进入辽宁省供销社系统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列。联合社注册地-黄城村被xx市委、市政府命名为xx市“合作推进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出资情况; 注册资金300万元,其中: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资100万元,占出资的33.33%;中粮集团、鞍山百农、辽宁鸭绿江米业等三家粮油进出口集团公司出资20万元,占出资的6.67%;王洪武等77名农民出资180万元,占出资的60%。1.1.2 财务状况2008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322.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22.4万元、流动资产0.2万元、所有者权益322.6万元、

4、实收资本300万、销售(营业)收入2012万元、净利润21.9万元、资产负债率为0、净资产收益率6.8%。2009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1362.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11.7万元、流动资产950.4万元、负债总额907.6万元、所有者权益454.5万元、实收资本369.9万元、销售(营业)收入2650.7万元、净利润211.6万元、资产负债率15.5%。净资产收益率51.4%。1.1.3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联合社理事长xxx同志系xx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理事,xx市劳动模范、xx市人大代表、辽宁省优秀转退军人,2009年10月10日荣获国家总社“十佳合作模范”光荣称号。该同志长期从事农村合作

5、经济事业和涉农企业管理工作,熟悉行业情况,实践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强,具备领导和实施本项目的能力和素质,无任何破产、银行欠款记录,信用等级良好。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项目名称:3.55万吨糙米加工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市xx市椅圈镇黄城村建设期限:2010年5月2011年5月1.2.2 产品(经营)方案及建设规模项目预计年加工水稻5万吨,年产糙米(将水稻烘干去掉稻壳)3.55万吨。1.2.3 品种、技术(工艺)、设备方案主要设备:日本佐竹烘干塔、日本佐竹谷糙分离机、台湾名扬稻壳锅炉、庄河锦丰成套粮食机械、30吨地磅、运输车辆、水稻检验仪

6、器等。主要品种、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根据联合社与中粮集团的协议,中粮采购联合社糙米的主要原料是日本的“越光”水稻品种,原种由日方提供,在xx水稻原种场进行二次扩繁,由联合社组织所属的水稻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大户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种源质量可靠,来源有保证。1.2.4 土建工程整理场地;21000平方米。综合服务部: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房式仓储库: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圆形粮仓:预储粮食能力300吨。烘干塔:高16米,钢结构。钢构散粮仓:主要用作散粮堆放。糙米加工车间及成品库:钢结构框架,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二层办公楼: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道路6000平方米。围墙

7、560延长米。绿化1000平方米。水泥晾晒场地8000平方米。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76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446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211万元,预备费20万元;流动资金84万元。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万元、地方财政扶持资金48万元,自筹633万元。1.4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5120万元、利润255.85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财务净现值133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50.93%。社会效益:概括为稳粮源、促增收、惠民生。稳粮源:保证粮食生产是国家最重要的政策,在65%的中国消费者以大米为主食的消费状况下,水稻的生产显得尤其重要。项目通过糙米加工进入

8、了中粮国际优质大米的产业链条,大力引导农民开展以稻田为载体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果蔬、淡水鱼等产业的比较效益大大高于水稻生产的情况下,扼制了农民弃稻从果、改稻为渔等对稳定粮食生产不利的行为,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增收。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了农商对接,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又降低了水稻流通的交易成本和物流费用。据测算,项目覆盖的稻田面积14万亩,带动农户4万户,本项目通过实施订单水稻保一块(高于市场价20%)、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省一块、推广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增一块的办法,将使每亩稻田的纯收入由过去的5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以上,增长4倍。如果14万亩的订单水稻均实现立体、生态、循环农

9、业生产模式,将给农民增加2.8亿的额外收入。惠民生。本项目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村就业、繁荣项目区服务业经济、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等众多民生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效益:本项目通过实现黄城村及周边种稻农民与中粮国际的农商对接,不仅生产出大量的、符合市场需要和食品安全的优质农产品,同时也将优美的生态环境生产出来,为项目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

10、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9228号);财政部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9630号;(国办发20081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1年新型合作示范项目申报指南;国务院国发(2009)40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6 综合评价1.6.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xx市是多年的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基地,出产的稻米质地优良。为推动xx地区粮食生产由高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使农民散户土地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实行优质品种水稻示范基地的种植前、种植中、种植后相互连接的目的,提出了糙米加工配送中心项目,提高了当地加工运输优质粮食产品的能力,同时带动农户,安置就业,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符合国家扶持鼓励的产业方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需糙米的主要原料是日本的“越光”水稻品种,原种由日方提供,在xx水稻原种场进行二次扩繁,由联合社组织所属的水稻专业合作社和社员大户按照

12、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产品品质能够得到保证,技术可行。经济可行性:项目以组织带动农户建设专业化、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强。项目的建设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壮大出口创汇农业,有利于促进xx市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场可行性:由于本地资源优势明显,且生产成本占有优势,市场价格极具竞争力,市场前景良好。环境可行性:有机稻米加工产业是无污染的项目,对种植环境要求严格,所以在种植上以无公害、绿色环保为主要条件,再加之采取有力的环保措施,项目符合环保要求。1.6.3风险评估本项目产品存在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

13、”的风险。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稻米种植的全过程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组织种植与采收,确保产品能够达到出口标准,规避市场风险。1.6.4带动作用为了带动广大农户增产致富奔小康,引导农民进入国外市场,保证无风险,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目的。联会社成立了技术指导组,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实行定单农业,联会社负责技术指导讲课办班,印发技术资料,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方案、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项目直接带动农户4万户,入社社员超过5000户,其中:归联合社直属的社员户1080户。水稻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0%,并且农民通过开展稻果、稻渔、稻虾、稻蟹做等复合型农业种植模式后,每亩稻田可增加收入2000元左

14、右,项目达产后,按照4万户种植14万亩的数量计算,户均增收7000元,预计每年可助农增收2.8亿元。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制约因素:有机稻米种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并且不利于大规模统一种植。解决方案:在种植方面,组织种植基地农户在种植的种前、种中、种后均严格按照农业部制定并颁布执行的绿色食品环境条件、种植规程、产品行业标准执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商品价值,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联合社采用统一生产标准,较好的解决了有机作物不能大规模统一种植的问题。1.6.6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产业政策、依托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配套基础设施完备、网络体系先进、政策环境良

15、好、管理资源雄厚,可有效地将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综合分析,本项目建设使建设条件充分,建设方案可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突出,建议尽快实施。 57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由于日本新泻等沿海水稻产区气候过于湿润,水稻病害日趋严重,导致水稻减产严重,为了弥补需求缺口,每年都需要从中国进口一定数量的优质水稻,以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经过多方考察和实验,只有xx地区可以种植日本品种的水稻。从2002年开始,xx出口日本的水稻逐年增加,日本水稻品种在xx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需求倒逼,促使以越光、一目忽等日本水稻为主栽品种的xx优质水稻种植区的形成。另外,近年来国内市场对高档大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联合社掌握着大量的优势稻米资源,能够不断提高对优质大米产业链的渗透和影响能力。与中粮国际的合作,进行糙米项目的建设更加实现了农商紧密对接,使合作社由单纯的生产领域向加工和流通领域延伸,真正成为中粮大米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为联合社未来的发展和社员的持续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的实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