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

上传人:sh****na 文档编号:12818203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五章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1-2-3-4)(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圆机成形产品与编织工艺 本章知识点 1 袜品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段2 单面圆袜袜口的种类 衬垫双层袜口的编织机件与编织方法3 袜跟和袜头的结构 以及成形编织原理 4 普通双面圆袜机的主要编织机件与配置 抽条素袜的设计与编织工艺 5 无缝内衣的结构与基本编织方法 无缝内衣针织圆机编织部分的主要机件配置和工作原理 6 常用无缝内衣织物的编织工艺 第一节袜品概述 一 袜品 hosiery 的分类以原料分 分为锦纶丝 弹力锦纶丝袜 棉线袜 羊毛袜 丙纶袜等 以花色和组织结构分 分为素袜 花袜等 以袜口的形式分 分为双层平口袜 单罗口袜 双罗口袜 橡筋罗口袜 橡筋假罗口袜 花色罗口袜等 以穿着对象

2、和用途分 分为宝宝袜 童袜 少年袜 女子袜 运动袜 舞袜 医疗用袜等 以袜筒长短分 分为连裤袜 长筒袜 中筒袜和短筒袜等 二 袜品的结构 1 袜口结构的要求1 不脱散 不卷边2 能紧贴在腿上 穿着方便3 有较好的弹性和延伸性2 袜筒结构的要求1 袜筒的形状必须符合腿形2 应以腿形的变化来改变各部段密度 3 高跟部段结构的要求1 编织时加入一根加固线 增加耐磨性4 袜跟结构的要求1 袜跟要织成袋形 以符合脚跟形状2 穿着中不易脱落3 织袜跟时须加固 增加耐磨性 5 袜脚结构的要求1 袜面应与袜筒有相同的花纹2 袜底不织花纹必须加固3 袜品的大小尺寸 应符合袜脚的长度6 袜头1 编织结束时 须编织

3、一列线圈长度较大的套眼横列 以便将袜头缝合2 套眼横列编织结束后 编织8 20个握持横列 以便套口时操作 特点袜口 袜跟袜头 第二节单面圆袜与成形编织工艺 袋形结构成形编织 袜机特点 袜筒 袜脚 针筒单向回转袜跟 袜头 针筒往复回转 双向针三角座 双向针三角座结构 左右弯纱三角2 3 左 右菱角 左右镶板4 5 上中三角1 中菱角 一 双向针三角座 原理 1 针筒顺转时 右弯纱三角3拦上从右镶板5转移过来的织针 使之沿三角上表面升高 完成退圈 2 针筒顺转时 左弯纱三角2拦下从上中三角1转移过来的织针 使之沿右斜边下降 完成垫纱 弯纱 成圈过程 3 针筒反转时 左弯纱三角2起退圈作用 右弯纱三

4、角3起成圈作用 4 上中三角的作用是将一侧弯纱三角上已退圈的织针拦到另一侧弯纱三角的上尖角下方 使织针进入垫纱 弯纱 成圈过程 其背部 上端 可使收针编织时挑起的织针继续上升 到达持圈不编织高度 双向针三角作用 1 实现袜跟 袜头的袋形结构成形编织 2 适应针筒正 反向往复回转的编织要求 袜底部分织针 二 袜口的结构与编织 一 袜口的结构袜口的结构平针双层袜口衬垫袜口罗纹袜口衬纬袜口 平针双层袜口平针组织 但由于平针组织具有卷边性 故平针袜口一般采用双层延伸性和回弹性较差 使袜子在穿着过程中容易脱落地纱 氨纶等弹性纱线 添纱 应用 女丝袜等产品 衬垫袜口 双层假罗口 氨纶 或橡筋线 衬垫广泛用

5、于各类单面袜品罗纹袜口计件小筒径罗纹机上编织 然后借助套盘 人工将罗纹袜口的线圈一一套在袜机针筒的袜针上 接着编织袜筒操作烦琐 生产效率低 目前已趋于淘汰衬纬袜口在罗纹袜口的基础上 衬入不成圈的弹性纬纱 以提高袜口的弹性此类袜口在单面圆袜中较少采用 二 衬垫双层袜口的编织 三个阶段起口挂圈 空针编织 双层衬垫编织 加入氨纶 扎口转移 形成双层袜口 1 双片扎口针的起口和扎口 低机号袜机 扎口机件扎口针圆盘1双片扎口针3 哈夫针 作径向运动扎口针三角座2织针 底脚片 提花片及对应三角 机件配置针筒中自上而下配置 织针 底脚片 提花片 针筒 半周插长踵针 另半周插短踵针 扎口针数为织针的一半 1隔

6、1水平插在扎口针圆盘内 与织针对应 扎口针圆盘 长踵针半周插长踵扎口针 另半周插短踵扎口针 扎口针三角座2中的三角配置推出三角1和拦进三角2可升降进出工作 控制扎口针在扎口针圆盘内做径向运动三角1在起口时使扎口针移出在扎口转移时 三角1 2同时进入工作 2 起口过程 A 起口纱的喂入织针在选针机构作用下 1隔1上升钩取纱线 选中的织针从三角D上方通过 垫纱 未选中的织针在三角F 进入二级 作用下 沿三角D的下方通过 不垫纱 1 B 编织第二横列三角G在长踵针通过之前径向进入一级 使长踵针全部上升 三角F退出一级 使短踵针沿三角D全部上升 导纱器对所有织针垫纱 原上升垫上纱线的织针形成正常的线圈

7、 原不上升垫纱的织针形成不封闭悬弧 2 3 C 编织第三横列 形成挂圈 袜针仍是1隔1地升起 扎口针三角座中的三角1在长踵扎口针通过之前下降一级 之后 再下降一级 使所有扎口针受三角1作用向外伸出 伸入1隔1针的空档中钩取纱线 织针成圈过程中在扎口针上弯纱 弯纱结束后 扎口针缩进针盘 针筒第三转结束 三角1就退出工作 扎口针钩住第三横列纱线后 沿三角座的圆环边缘退回 握持线圈至袜口结束 完成起口挂圈 E 第五横列及以后所有横列在全部袜针上成圈 可衬垫加入氨纶 如图 所示 直到形成双层袜口所需要的长度 D 第四横列编织袜针再次1隔1地编织一横列 放松挂圈上的拉力 如图 所示 4 5 3 扎口过程

8、扎口 袜口编织到一定长度后 将扎口针上的线圈转移至袜针针钩上 将所织袜口长度对折成双层 这个过程称为扎口 A 织针1隔1升起 图 1 所示中的三角H进入工作 使未被升起的所有袜针下降到较低的位置 便于扎口针向外伸出 B 扎口三角1 2在短踵扎口针通过时下降一级 作用长踵针 待长踵扎口针通过时再下降一级 作用短踵扎口针 三角1使扎口针移出 当袜针上升时 针头穿入扎口针的小孔内 三角2将扎口针拦回 使扎口针上的挂圈沉降弧转移到1隔1的袜针上 C 过了扎口区域 全部袜针沿三角D上升 进入编织区域 此时在1隔1的袜针上 除套有原来的旧线圈以外 还有一个从扎口针中转移过来的沉降弧 线圈和沉降弧一起脱到新

9、线圈上 将袜口对折相连 如图4 9所示 2 单片扎口针的起口和扎口1 装置的结构 1 扎口针 如图所示 分长踵 短踵 2 扎口 起口装置 如图所示 3 扎口针三角 如图4 12所示 4 扎口针的插法 长踵袜针上方插长踵扎口针 短踵袜针上方插短踵扎口针 扎口针间隔配置在袜针上方 与织针相对 2 起口过程 1 第一横列袜针一隔一地上升垫入起口线I 沉降片将垫上的纱线推向针筒中心 使纱线处于那些未被升起的袜针背后 如图中 1 所示 2 第二横列所有袜针上升垫入纱线 如图 2 所示 原来在第一横列上升的织针形成正常线圈 原来在第一横列未上升的织针形成圈弧 3 第三横列利用提花片进行一隔三选针 上升吃纱

10、线 其余袜针未被升起 此时扎口针在扎口三角1作用下伸出扎口盘 并垫上长浮线 4 第四横列全部袜针上升吃纱线 编织平针线圈 直至形成所需要的袜口长度 3 扎口过程 1 扎口针三角1 2分级进入工作位置 扎口针重新伸出圆盘外 2 袜针利用提花片进行1隔1的选针 3 扎口针在三角1 2作用下伸出后又立即缩回 将起口时握持的长浮线套入一隔三的袜针上 袜针可获取握持在两片扎口针之间的浮线 而其余奇数针上方无浮线 因而形成一隔三的扎口移圈 4 随后全部袜针进入编织区域吃纱成圈 形成双层袜口 三 袜跟与袜头的编织 一 袜头和袜跟的结构与特点 1 结构 袜跟应编织成袋形 其大小要与人的脚跟相适应 2 特点 1

11、 袜面部分织针停止工作 整体持圈收针 2 编织袜跟的针先以一定次序持圈收针 当达到一定针数后再进行放针 3 编织袜跟部分针筒做往复回转 3 跟缝的类型 有单式跟缝和复式跟缝单式跟缝 如果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 而放针阶段针筒转一转也放一针 则形成单式跟缝 复式跟缝 如果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 在放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放两针收一针 则形成复式跟缝 跟缝的特点 单式跟缝的特点 双线线圈是脱卸在单线线圈之上 袜跟的牢度较差 复式跟缝的特点 是由两列双线线圈相连而成 跟缝在接缝处所形成的孔眼较小 接缝比较牢固 二 袜跟和袜头的编织 1 前半只袜跟的编织过程中进行单针收针 直到针筒中的工作针数只有总针数

12、的1 5 1 6为止 2 后半只袜跟的编织利用放两针收一针的方法来使工作针数逐渐增加 袜面针 2 编织袜跟袜头时部分织针退出工作的方法 1 利用袜跟三角 袜跟三角8进一级 使所有袜面针升到上中三角以上 退出工作 进行袜跟编织 拦针三角7进一级 退出工作的针全部进入工作 2 埋藏走针法袜针的插法 以键槽为中心的半周针筒上插长踵针 编织袜底 另半周针筒上插短踵针 编织袜面 开始编织袜跟时 左 右弯纱三角和左右活动镶板都退出一级 只对长踵针起作用 对短踵针不作用 短踵针在三角内侧运动 3 前一半袜跟 袜头 的编织方法 1 特点 在针筒每一往复回转中 将编织袜跟的袜针两边各挑起一针 使之上升 停止编织

13、 直至挑完规定的针数为止 2 方法 挑针杆将落入凹口内的织针 迎面第一枚 送到上中三角的上部 织针即退出工作 4 后一半袜跟 袜头 的编织方法 1 特点 编织后一半袜跟 袜头 时 要使已退出工作的袜针逐渐再参加编织 2 装置 揿针器采用揿针器使退出工作的袜针进入工作 揿针器安装在导纱座对面 3 编织方法 在编织前一半袜跟或袜筒 袜脚时 揿针器退出工作 在放针阶段 揿针器 放2针 和挑针器 收1针 都参加工作 编织复式跟缝 四 袜筒的编织 一 绣花添纱结构的编织 工艺正面绣花纱和面纱 反面地纱 成圈机件工作状态 第一成圈系统地纱 面纱导纱器和第二 第三成圈系统绣花纱导纱器进入工作 选针片三角20

14、 21 22的活络顶角升起 右弯纱三角3和拦针三角7和10径向进入工作 其余三角退出工作 编织过程 1 选针片经第二选针器18选针 选中的织针垫第二系统的绣花纱1后被三角7拦下 2 选针片再经第三选针器19选针 已选中过的织针不可再选中 后 选中的织针垫第三系统的绣花纱2后被三角10拦下 3 选针片经第一选针器17选针 所有未垫绣花线的织针垫第一系统的面纱 然后所有的织针再经左弯纱三角3垫上第一系统的地纱后全部成圈 绣花纱1 绣花纱2 面纱 地纱 二 绣花添纱网孔结构的编织成圈机件工作状态 第一成圈系统地纱 面纱导纱器和第二 第三成圈系统绣花纱导纱器进入工作 选针片三角20 21 22的活络顶

15、角升起 右弯纱三角3和拦针三角7和10径向进入工作 网孔三角4和拦针三角5也径向进入工作 工艺正面绣花纱 面纱和浮线 反面细地纱 编织过程 1 袜针经网孔三角4退圈后 被拦针三角5拦到仅能垫到第一系统地纱的高度 2 选针片经第二选针器18和第三选针器19选针 选中的织针垫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的绣花线后分别被三角7和三角10拦下 3 选针片再经第一选针器17选针 已选中过的织针不可再选中 选中的织针在第一系统垫面线加地纱 已垫绣花纱的织针再经左弯纱三角3垫上第一系统的地纱 而始终未选中的织针仅垫上细地纱成圈而形成网孔 绣花纱1 绣花纱2 面纱 地纱 第三节双面圆袜与成形编织工艺 双面圆袜分为两类

16、素袜 采用普通双针筒袜机编织 以弹性和延伸性较好的罗纹组织为主 花袜 采用具有选针装置的双针筒袜机上编织 以双面提花 凹凸提花和绣花添纱组织为主 双面圆袜在双针筒圆袜机上连续编织 无需套罗口 一 普通双针筒袜机的编织机构 一 成圈机件 双头舌针 在下针筒编织正面线圈 也可转移到上针筒编织反面线圈 沉降片 由片鼻 片喉 片颚和片踵组成 配置在下针筒 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随针筒回转 沉降片护片由片踵和片顶组成 与沉降片合在一起 受导针片弯头控制 在袜头袜跟编织时封闭沉降片片喉 防止片喉钩住机头余线 栅状齿 由齿尖 平面和齿踵组成 安装于上针筒替代沉降片片颚 导针片 由导针头 导针钩 片肩 工作踵 转移踵以及尾踵组成 安插在上下针筒的针槽内 控制双头舌针的运动 导针片的种类 导针片片踵包括工作踵 转移踵和尾踵 工作踵受编织三角控制 有长踵 中踵和短踵之分 转移踵受转移闸刀控制 有长踵 中踵和短踵之分 尾踵配置在上导针片上 受辅助转移闸刀控制 有上尾踵 下尾踵 上下双尾踵和无尾踵之分 片踵的长短和尾踵的配置可根据织物的需要选择 根据片踵的不同配置 导针片共分为26种 二 三角装置图示为某型号双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