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818121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9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贵阳提出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高新区作为贵阳经济发展主阵地、区域创新主引擎、开放合作主平台,将以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面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为中心,着力落实培优势、兴产业、强功能、促创新、扩开放、做环境、聚人气、出形象等八项任务,加快打造以大数据产业为龙头,大健康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力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强化自主创新驱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

2、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增强园区统筹发展合力,在坚守“两条底线”的同时探索“双赢之路”,全力推动高新区向着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跨越,向着面向全球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跨越,向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跨越,向着知识经济、创新文化、现代生态文明和高科技产业综合发展的增长极跨越,加快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三次创业期,成为贵阳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中流砥柱。本规划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全力建成大数据“双

3、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在全市“守底线、走新路,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到2020年,高新区确保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建成”。“一个目标”: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三个建成”:建成大数据“双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到2020年,知识创造和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和规模经济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实现大幅跃升,确保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位进入40位、力争进入30位;建成

4、千亿级开发区,力争在全省“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综合测评排位第一。本规划作为贵阳高新区“十三五”时期综合性发展规划,是实现贵阳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增比进位、在全省“1+7”重点开放创新平台中力争第一、在贵阳市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中担当“急先锋”、做“顶梁柱”,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将指引贵阳高新区奋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范围为贵阳国家级高新区,涉及一区六园。包括:高新乌当园,规划面积1.31平方公里;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规划面积2.34平方公里;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规划面积4.84平方公里;贵

5、州大数据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北园、现代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规划面积22.53平方公里;高新修文园;高新息烽园。第一章“十二五”时期发展回顾“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国家高新区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科技发展方针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总体目标,以强化创新引领,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为重要着力点,集聚优势产业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配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集聚高端企业和人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十三五”时期高新区开创超常规、

6、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贵阳国家高新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现代制造业),“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自2014年大数据成为主导产业之后,高新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北京贵阳大数据展示中心先后接待国内外来访近1500次(场),访客近4万人次,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

7、总理、马凯副总理等国家级领导参观考察150多人次,省部级近2000人次,市、司局级近800人次。1、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园区增比进位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贵阳高新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营业收入(火炬口径)预计完成280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6.3倍,年均增速达到4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域口径)达到275.32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速达到25.9%,增速高出“十一五”时期1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域口径)达到70.35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期末的13倍,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5.2%,比“十一五”末提高2.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22.53亿元,年均增长44.

8、0%,增速高出“十一五”时期13个百分点。贵阳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排名从2010年的62位提升到第51位;在全省10家直管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在全省103个产业园区中获全省产业园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第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产业结构深入优化调整,高端发展特色更加突出“十二五”时期,贵阳高新区集中有限资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取得明显成效。按照贵阳国家高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到“十二五”末,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完成产值分别为40亿元、204亿元、50亿元、100亿元,现代服务业完成产值240亿元。高新区入驻企业达

9、到8710家,其中上市公司12家,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占全省的26.2%;国家认定的双软企业106家;通过CMMI评估认证的企业25家,占全省的100%;创新型企业31家,高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一五”末有明显提升。同时,高新区积极抢抓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契机,在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培育上取得明显成效,已培育大数据及关联产业企业1469家,聚集了中电振华、贵阳朗玛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以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智能机电设备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以软件产品、数字内容、信息技术服务等为主的软件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3、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时期,贵阳高新区坚持科

10、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思路,系统谋划了园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三区出台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措施(钻石十条),拉开高新区全面建设创新体系的序幕。在科技创新方面,现有研发机构122家。到2015年,完成专利申请6952件,年均增速达到69.13%。在创业孵化方面,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20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在孵企业760家;12.5万平方米的“中国西部众创园”获批“国家级创客空间”,吸引全国近230余个创客团队入驻,带动就业3000余人。在人才聚集方面,共有各类人才5.5万余人,其中院士16人,“”专家10名,高层次人才2272名。在科技金融方面,成立全省首家

11、科技银行和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聚集了全省90%的股权投资基金和50%的科技金融机构。同时,高新区还通过“项目+资本+人才”、“职位+年薪+股份”等创新模式,成功引进包括共聚焦高分辨率显微镜研发团队、LED蓝宝石材料研发团队为代表的一批研发创新团队,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研发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4、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硬件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十二五”时期,贵阳高新区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累计建成道路67公里、建成供水管网111千米、建成排水管网155.6千米、建成标准厂房68万平方米;完成了苏庄路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实

12、施了一批包括青山桥至金蒙桥防洪及景观建设、金阳园美化亮化在内的重大工程,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网、水、电、气、路、通讯等设施满足园区交通和开发需求。开展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现代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三园联动项目建设大会战”,世欣蓝汛乾鸣贵阳信息产业园项目、济南大学科技园项目、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智谷、呼叫山庄等项目开工建设,大自然产业基地、贵州科学城等项目建成投运。打造大数据创客公园,实施金阳园亮化工程和标识标牌工程建设,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完成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一期和二期建设,建成蓝领公寓190间、人才公寓296套,硬件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园区积极探索多渠道

13、融资模式,除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力度外,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效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难题。5、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健全,服务能力实现全面升级“十二五”时期,高新区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创先争优”等活动,出台大数据十条、创客十条、钻石十条“三个十条”政策促进大数据产业、创客空间和科技创新发展;出台关于实施“数据铁笼”计划构建“大政务”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初步建立建成集网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公文办理和行政监察“四位一体”的权力运行平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已通过验收。设立金阳园区办公室、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

14、心区南园办公室、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北园办公室、现代制造产业园办公室及中小企业孵化园办公室五个园区办公室,着力拓展解难题、强征收、抓配套、推进度、控拆违、帮收储、善管服等七项服务职能,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对园区内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高新区推行领导干部包保制,按照“一周一下访”,“一企一帮扶”的要求,及时对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拟建、在建重点项目,按照“重大项目+服务团队”、“中小项目+服务专员”的工作方法,深入项目一线,进行跟踪服务。在招商引资上,新区不断完善招商服务机制,形成了由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专业招商部门、招商服务单位三个层面组成的工作体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6、生态建设取得重要

15、进展,园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高新区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实施清洁改造,推进节能减排等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园区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对存量污染企业的疏解转移力度,引导水泥、铁合金、黄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退出。贯彻低碳工业园发展规划,强化高新区产业和重点企业监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低碳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重点引进和扶持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低碳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在多项措施的共同推进下,“十二五”时期高新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和排放等单项指标均较“十一五”末有明显下降,节能降耗效果明显。高新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

16、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成功纳入贵州省申报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中电高新、高新翼云、翔明科技、力创科技均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占全省绿色数据中心的40%。(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大部分均已经历了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正逐步进入第三次创业阶段,而贵阳高新区还处于二次创业期,既要努力赶上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三次创业步伐,又要在发展中解决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总体偏弱。工业总产值(地域口径)不足300亿元,仅占贵阳市同口径产值的10.7%,仅相当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1/40,与国内领先高新区的差距巨大;大数据产业链未完全形成,大数据产业技术储备不够,整体规模较小,标志性龙头企业和项目的带动引领作用还未发挥,在整个产业链的一些关键环节上核心企业少。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