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124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的几个问题1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内涵1、1 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1、2 生态农业的内涵:按照“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施指南”,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吸收了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

2、物生产、发展大量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两个良性循环。”2 生态农业的特征人类的产生,同时意味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开始,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世界“工业革命”之前,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生产工具极其简单,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运用,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的愿望与工业革命所提供的先进工具综合起来,极大地创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西方农业从二十世

3、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其动力是化学工业和机械化。西方“石油农业”发展到六十年代达到顶峰,以后伴随着能量消耗大、开发不合理、土壤侵蚀退化严重、化肥农药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等尖锐矛盾,造成了环境与生产之间的恶性循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业失去了“东方农业”原有的特征,重走西方“石油农业”的路子。一方面农业资源承受着庞大的人口负荷和粮食生产的压力,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石油化工产品,以期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缓解人口增长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这种人为调节措施,给生物循环系统带来新的不平衡,导致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为了解决“石油农业”带来的严

4、重后果,西方国家探索了许多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美、欧、澳三地区推行有机农业,欧洲推行生物农业和生物动力农业,加、澳、东南亚推行持久农业,美、英等国推行西方生态农业。在发展途径上,西方发达国家把降低工业资源消耗,维护自然资源潜力,减少环境污染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强调减少工业能的投入,通过加强生物循环和农业系统的自我维护来实现生态平衡。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积极探索、总结,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汲取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优点,摒弃了生产率低的缺点;汲取了石油农业集约化、高效生产的优点,克服了环境污染、资源耗

5、竭的缺点。在发展途径上,重视通过优化产业关系和群落结构以及改善生态功能,增强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从提高生产力和优化资源潜力出发,强调补加能的合理投入,在保持有效安全的前提下,不排斥适当增加工业能的投入。通过建立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增加产出,减少污染,实现生态平衡。因此,生态农业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3 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在大大增加对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拥有多种多样的农业自然资源 ,生物品种的多样性也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资

6、源占有水平低,开发利用难度大。同时,土壤侵蚀严重,肥力下降;耕地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造成浪费;工业“三废”污染、自然灾害侵袭等日渐加重,农业面临着严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从80年代开始,中国人民通过对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反思,借鉴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路子。中国生态农业经历了反思试点推广发展的历程。大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乡镇、村、农户试点阶段:这个阶段从80年代开始,大约经历了10多年时间。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生态农业的重大意义,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增强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二是开展理论、技术上

7、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三是广泛开展乡、村、户试点,在各种类型区域树典型、造样板。中级阶段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阶段:这个阶段贯穿整个90年代,经历了近10年时间。在此期间,生态农业不仅在数量、质量上,而且在规模上都有所提高,开始进入县域规模建设。高级阶段全面发展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大约需要30多年时间。在此期间,按照自然资源分布、农业自然生态类型,划分生态类型区域,全面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建设,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全面建立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4 生态农业规划的制定及其实施4、1 生态农业规划的

8、内涵生态农业规划是生态农业的基础工作,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以便为生态农业建设区内农村经济的近期、中期与长期的高效、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与实施对策。 生态农业规划包括搞清区域内资源潜力,以便依据现有条件和市场尽快转化为商品优势及生态优势;找准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寻找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突破口,制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产业结构、生产模式、重点工程、机制与能力建设;特别是要通过主导产业的开发,选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4、2 制定生态

9、农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制定生态农业规划是生态农业试点建设的基础工作,只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并能保证顺利实施, 才能使领导者的决策转化为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具体实践行动, 使农业逐步走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生态农业建设过程是生态合理的农业现代化过程。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将常规农业纳入生态农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前提。生态农业建设只有把生态农业规划搞好,才能使领导者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使生态农业建设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4、3 制定生态农业规划的指导思想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

10、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必须把长远利益与近期打算统一起来。从长远看,以建立高效能的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来保证农业持续发展;从近期看,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系统的功能,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通过增产、增收, 农民致富,诱导

11、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迅速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自然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调整系统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充分合理是生态农业规划的基础工作。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使区域农、林、牧、副、渔在地域布局上协调组合,产业结构优化,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的目标。4、4 生态农业规划的基本内容4、4、1 规划区域内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资源与环境状况、主要优势与潜力、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等。4、4、2 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4、4、3 生态农业规划的主要生态、经济、社会近、中、远期目标指标。4、4、4 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生态农业分区、产

12、业结构优化模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工程项目、示范生态农业试点及推广。4、4、5 绘制生态农业建设区域总体规划各专题规划图和各种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图。4、4、6 填写相应的总体规划及生态农业工程规划与项目表。4、4、7 制定各行业子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将建设区域内生态农业建设战略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以行业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中,以便组织实施。4、4、8 依据生态农业分区,制定各生态经济类型区、乡、村级不同规模层次的生态农业试验示范规划,分解落实整体规划各指标任务。4、4、9 制定实施生态农业规划的政策、技术措施及其阶段完成计划。4、4、10 县级生态农业规划大纲4、4、10、1 前言规划

13、的目的意义;规划的范围;规划的重点.4、4、10、2 县情分析4、4、10、2、1 规划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4、4、10、2、1、1 生态环境状况;4、4、10、2、1、2 社会、经济发展现况;4、4、10、2、1、3 资源优势分析评价;4、4、10、2、1、4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4、4、10、2、2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4、4、10、2、3 全县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及发展趋势分析。4、4、10、2、4 综合开发潜力分析。4、4、10、3 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4、4、10、3、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4、4、10、3、2 生态农业建设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4、4、10、4 生态农

14、业建设分区:生态农业试验区分区范围及界限;生态农业分区的基本情况;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分析及综合开发潜力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重点工程;分区指标等;绘制生态农业建设分区图。4、4、10、5 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 。4、4、10、6 实现规划目标的优选生态农业工程及项目(包括生态经济结构调整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工程、生态经济型农业产业开发工程等)及其综合效益分析。4、4、10、7 年度实施计划: 包括近、中远期每年落实规划的年度计划。4、4、10、8 实施规划的对策与措施。包括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宣传教育,统一认识;完善政策,健全法规;广辟财源,增加投入;讲求科学,重视技术

15、;试点示范,辐射推广等。4、4、10、9 附件。包括:4、4、10、9、1 当地县级生态农业综合规划流程图; 4、4、10、9、2 县级生态农业建设分区明细表、 分区图; 4、4、10、9、3 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规划项目表。上述各表都内含现状水平分析、规划期水平(包括近期和中长期)预期、投资建设项目等情况。 4、4、10、9、4 子系统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包括行业及分区的子系统规划, 试点乡、镇、场、村的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附件,不纳入总体规划中)。4、5 制定生态农业规划的基本要求4、5、1 必须体现生态农业的内涵。首先,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形式,它促使农业向生态合理的方向转化,使农业现代化建

16、立在生态合理的基础上,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最佳状态。其次,与传统农业不同,它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其目的是在农业发展进程中,通过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恢复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状态,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切入点,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经济条件的主导产业。第三,生态农业绝不是回到传统农业或者回归自然,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决然不同。农业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的优点,摒弃了生产率低的缺点。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