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7999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1-3-25 14:18:36来源:舟山政报报2011年第1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89号)精神,按照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要求,根据舟山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舟山群岛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战略,紧紧围绕市委提升“三大定位”、推进“四海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加快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舟山群岛海

2、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把舟山群岛打造成为我国海岛旅游的示范基地、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全面整合海洋旅游资源,立足改革创新,在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发海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创建海洋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创新旅游品牌营销模式,促进海洋生态文明旅游,实施更加开放的产业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到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 3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15亿元,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稳定在25左右,旅游结构不断优化,游客平均逗留时间延长,人均消费水平比2010年提高50以上,旅游从业人数比重有较大幅度上

3、升,普陀山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朱家尖等核心区块的旅游功能进一步强化,对周边景区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在全市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对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特色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5000万人次,成为国际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和群岛型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主要任务 (一)深度开发海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将舟山群岛作为大景区统一布局,整体规划,有序开发,依托舟山群岛独特而丰富的海洋和佛教文化资源,加决“舟山群岛.八大游”精品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海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到 2015年基本建成六大类旅游区、五大类

4、旅游基地,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四大类主题岛屿,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海洋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积累经验,作好示范。 l.加决建设特色海洋旅游区 观音文化体验区。优化提升普陀山旅游发展环境,丰富完善佛教文化内涵,着力建设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扩大普陀山的品牌效应和辐射作用,推进朱家尖等重点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运营好“印象.普陀”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完成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址等一批佛教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完成集“海、陆、空”交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集散设施,按照“时尚海洋、自在生活”的定位,再启动建设一批与普陀山相衔接的佛教文化体验项目和时尚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把朱家尖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

5、色的“自在岛”,使之成为观音文化延伸与体验区,提高朱家尖旅游开发的整体水平。 港城景观游览区。在舟山新城、定海古城、沈家门港和东港、定海港、高亭港等主要滨海城镇,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港区功能转型等,建设游人码头、游览栈道、休闲广场、商务酒店等商业和娱乐设施,建造港城滨海景观带,打造集生活居住、休闲观光、海鲜美食、商务活动、旅游购物等于一体的新型港城景观游览区。通过城市旅游延长旅客逗留时间,拉动旅游消费。 经典岛村乐居区。重视海洋海岛文化的保护和挖掘,规划开发一批具有“石墙青瓦”等典型海岛特征和浓郁海洋文化的民宅群或村落,结合新渔农村建设,建设完成定海区大鹏岛、茶人谷,普陀区朱家尖筲箕湾、桃

6、花乌石子、东极庙子湖、白沙,岱山县凉峙、双合、桃树湾,嵊泗县田岙、会城岙、枸杞大王等一批经典海岛渔农村。完善渔家精舍、特色海鲜餐馆、民俗文化演绎场所等旅游设施,改造提升“渔(农)家乐”,丰富岛村休闲旅游产品。 滨海综合度假区。利用舟山群岛丰富的自然生态海湾和沙滩资源,在朱家尖东沙、桃花塔湾、长峙岛、秀山东部、嵊泗南北朝阳、南长涂、基湖沙滩等建设完成一批海滨综合度假区。推进海景旅游房产、商务会展、海岛温泉、海上运动、水上飞机等新兴旅游产品开发。 岛屿会所休闲区。根据各岛屿自然和文化生态特征,按照“一岛一酒店,一岛一会所”的模式,开发完成凤凰岛、砚瓦岛、西峰岛、悬鹑鸽岛、大西寨岛、豁沙山岛等一批各

7、具特色、主题鲜明的私密型经典旅游度假会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无人岛屿,打造高端的岛屿度假休闲区。 海岛生态示范区。坚持走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滩涂、盐田、荒山、荒岛等资源,在朱家尖、秀山、长峙、桃花等岛屿,规范发展一批“生态修复型”高尔夫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朱家尖大青山、桃花安期峰、嵊泗枸杞等一批海岛生态公园,探索把中街山列岛的青浜、东福山、西福山、马鞍列岛的毕下、花鸟、绿华等岛屿建设成为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无化石能源的生态旅游示范岛,推进低碳绿色旅游产品开发。 2.精心打造时尚海洋旅游基地 邮轮旅游荃地。依托舟山优良的港口资源,建设完成朱家尖西岙舟山群岛国际邮轮码头(对

8、台直航客运站),争取实质性运营邮轮旅游项目,加强与上海、厦门等国际邮轮港的合作与交流,开辟对台邮轮直航等多条境内外邮轮航线,使舟山群岛成为国内重要的国际邮轮多点挂靠港和邮轮旅游基地。 游艇旅游基地。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港湾等自然资源,建设完成普陀朱家尖樟州湾、定海凤凰岛等游艇基地,启动建设桃花、朱家尖西岙等游艇项目,组建一批游艇俱乐部,运营环舟山群岛的游船旅游项目,使舟山群岛成为浙江省游艇生产、展示、交易中心,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游艇旅游基地。 海钓旅游基地。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建设完善白沙、泗礁、朱家尖、秀山、嵊山枸杞、东极等钓场,引进国际海钓赛事,培育大众和专业海

9、钓品牌,使舟山群岛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海钓中心并进一步打造世界级的海钓基地。 康体旅游基地。依托独特的海洋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在朱家尖、册子等地开展帆船、环岛自行车、赛车等体育赛事和攀岩、蹦极、冲浪等极限运动,完善自驾游、房车等旅游设施,开发海洋疗养、健身等保健项目,打造康体旅游品牌,使舟山群岛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康体旅游基地。 禅修旅游基地。依托深厚的佛教文化资源,以普陀山为核心,建设完成佛教音乐馆、素斋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佛教文化场所,在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普济寺、宝陀讲寺、福泉庵、双泉庵等宗教场所开发禅修体验旅游产品,定期进行讲经说法、禅修体验等活动,不断提升佛教文化功能,成为国内外重要的

10、佛教禅修体验基地。 3.着力推进四大类主题旅游岛屿 根据舟山群岛各个岛屿不同的海洋文化积淀和海洋旅游发展基础,加决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继普陀山之后,着力规划和打造朱家尖、桃花、秀山、白沙、嵊山、枸杞、登步等一系列海洋文化主题旅游岛屿。 丰富提升类主题岛。完善提升“佛岛”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海天佛国、观音道场”文化内涵,以观音文化中的“和谐文化”为核心,开发心灵之旅、修学之旅、养生之旅等旅游项目,提升三大香会期、观音文化节、“千人斋”等一系列佛教文化活动,扩大普陀山与国内外佛教界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观音传说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努力把普陀山建设成为著名的世界佛教圣地和

11、国际旅游胜地。 基本建成类主题岛。利用丰富的海湾、沙滩、滩涂、海洋生物及海洋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做精做好沙雕文化、武侠文化、海钓文化、泥文化、渔文化等旅游产品,基本建成朱家尖、白沙、秀山、桃花、鲁家峙等主题岛屿,使这些岛屿成为接待设施优良、服务品质一流、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 规划开发类主题岛。对登步、东极、册子、嵊山、枸杞、西峰岛、葫芦岛等岛屿,依据“规划先行、逐岛开发、分步实施”原则,在土地、海域、岸线的利用,交通、水、电等墓础设施的配置,环境、社会的管理等方面,服从旅游发展需要,以旅游产业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开发管理,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岛。 收储保护类主题岛。对五峙山和中街山

12、列岛、马鞍列岛、川湖列岛、三星列岛等原始生态保存完好的未开发岛屿,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在保护中有序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维护各个岛屿独立的生态系统环境,建设零污染排放区,打造成为自然生态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的海洋生态岛。 (二)加快提升海洋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 旅游行业涉及部门多,产业关联性大,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作、环境改善等方面,需要相关产业和部门的互动和支持;在全市产业布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时应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做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1.构建多级海洋旅游门户。建设完成朱家尖慈航广场一级旅游门户和普陀山正山门功能外移工程,基本完成三江码头次级门户,统筹考虑舟山跨海大桥定海人口、嵊

13、泗小洋山等旅游门户。各级旅游门户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构建“换乘一体化”、“节点网络化”、“功能旅游化”、“旅途便捷化”的旅游集散网络。 2.推进海上旅游交通“公交化”。按照安全、舒适、决捷、密集的要求,大力完善舟山群岛海上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舟山本岛与各主要岛屿以及各旅游岛屿之间旅游交通运力和舒适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海上旅游交通网络。 3.创新海洋旅游标准化体系。创建国家海洋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推进海中洲旅业集团等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旅游标准体系建设,在积极推广国家、国际通行旅游服务标准的同时,探索制定生态高尔夫、海钓、游艇、海滨浴场、渔家

14、乐(渔家宾馆)、禅修等海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服务标准,为国家完善海洋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先行先试。构建完成海洋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全市景点门票网上销售系统。 4.实行旅游景区“轮休”、“限流”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生态旅游,对洛伽山等区域面积小、生态承载能力较弱的旅游景区实行轮休制,对普陀山等重点景区实行游客最高日流量限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示范旅游景区。 5.完善海洋旅游特色要素。建设完成海洋旅游商品工业园,形成以“渔”、“船”、“佛”三大品牌为重点的旅游商品多渠道销售网络,打响舟山群岛海洋旅游商品品牌,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在海洋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15、。在加决高星级酒店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和渔农家旅馆的建设,2015年的宾馆、酒店总床位数比2010年翻一番,能基本满足快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着力推进“中国海鲜之都”工程建设,做深舟山海鲜品牌文章。 (三)积极创新海洋旅游品牌营销模式 积极探索多元化旅游宣传营销新模式,坚持一手抓境内市场,一手抓入境市场,整合宣传力量,创新营销方式,形成营销合力。 1.整合资源,强化品牌优势 统一标识和品牌。策划实施舟山群岛旅游形象 VI系统,形成特色鲜明、风格统一的旅游标识,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旅游产品,集巾打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的形象品牌。 设立形象展示中心。在上海、杭州、泉州等地利用现有的旅游集散中心和依托相关旅行社办事机构,设立“舟山群岛旅游形象推广中心”;在市内的朱家尖娱蛤峙等地设置统一的“舟山群岛旅游服务中心”,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旅游服务,使之成为集中反映舟山旅游的窗口和服务中心。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根据旅游资源清况,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策划推出一批佛教文化、海滨运动、海洋文化、群岛环游、度假休闲等精品线路,形成具有特色主题的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 2.接轨市场,创新营销方式 创意营销。积极策划旅游创意活动,在深化“我为泥狂”海泥狂欢日、海岛户外越野赛、海岛超级英雄挑战赛等旅游创意活动的基础上,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