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12817899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讲话当前,我们正投身一场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投入力量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指挥下,六盘水同全国全省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在这场攻坚战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战果,但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刚才,我们观看的两个短片,一个展现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一个揭露的是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弘扬先进、纠正错误,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反之就可能功亏一篑。今天,市委、市政府用一整天的时间,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召开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

2、作推进大会,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今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的部署要求,抓住战机、集中火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会,周荣书记要作重要讲话,对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提要求、作部署,下午有关市领导还将具体安排相关工作,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一、明确工作方向,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序向前推进脱贫攻坚走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距离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只有3年时间。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只要方向对了,抓手找

3、准了,虽远必至;如果方向出现了偏差,就会贻误战机、贻害全局。习近平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关,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又指出,“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还强调,“我们要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要使这些地区的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的重要指示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明确告诉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

4、态度推进脱贫攻坚,既要按标准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加快进度、提高标准。中央和省已经明确,衡量贫困群众脱贫的标准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衡量脱贫攻坚工作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是“两率一度”。这两条标准是我们扶贫工作的“指挥棒”,脱离这两条标准开展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从“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来看,“一达标”关键是个算账问题,在帮扶措施到位、见效后,还要帮助群众把账算清楚。在走访困难群众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相当部分贫困户,留在家中的只有老年人,这些老年人没有知识文化,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自己有哪几个方面的收入,每笔收入有多少钱,也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自己的存折上到底有多少钱,

5、自己曾经取过多少钱。所以收入达标要通过验收,关键是我们要帮助群众把收入账算清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相对容易,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对于我市贫困地区来说,吃穿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对于部分贫困群众来讲,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还有差距。围绕解决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从中央到省到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现在的关键是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要熟悉政策、知晓政策,真正让这些政策全面兑现到贫困群众身上。住房安全保障问题,这些年我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已经解决了相当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的任务明年可以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全市还有15996户,今年要完成5428户。农危改核心是要解

6、决住房结构质量安全问题,并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三改”。这是省里的统一要求,不需要层层加码。“两率一度”中,漏评率、错退率能不能达到要求,关键在于基础工作精不精准。而满意度能不能达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关键在于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是否做到了既用力又用心、用情,用心用情了,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心不到、情不到,投入再多群众也可能不认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时刻牵挂贫困群众,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作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七个强化”“八条要求”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

7、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出台“1+10”政策文件后,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大比武”等活动,在8月6日召开的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又明确了19个方面的政策文件。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相关政策,市委、市政府从我市实际出发,也研究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已经印发这次会议征求意见。中央、省和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只要抓好贯彻落实,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有了保障。全市各级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吃透政策要求,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要求不打折,推动全市脱贫攻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二、抓住关键环节,全力打好八个攻坚战根据孙志刚书记、省长打好四个

8、硬仗的要求及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好“三变”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劳动力培训、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八个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打好八个攻坚战,是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这块硬骨头,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要抓住关键环节,突破难点重点,确保八场大战全线告捷。第一,着力保障资金需求。首先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省里出台的19个政策文件,含金量高。其中,仅产业扶贫方面涉及到的投资加起来就将近1100亿元,农村“组组通”公路总投资达到388亿元,这些钱相当部分由省里统一投入,我们要积极、精准地谋划项目,争取得到省里更多的

9、支持。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争取和使用省设立的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的问题。建立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是省委省政府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尤其是扶贫产业子基金对推动产业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8月7日,全省扶贫产业子基金累计通过评审项目291个、评审资金109.22亿元,我市仅13个项目通过评审、评审资金11.86亿元,项目个数在9个市州中排名最后,通过评审的投资额度排名第五。在省政府办公厅组织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调研报告中,反映了扶贫产业子基金“落地难”表现出的6个方面问题,即工作统筹不够、项目谋划不够、业务培训不够、专班力量不够、执行落实不够、工作创新不够。对此,志刚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

10、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下半年要抓出更大的成绩。如培常务副省长也作出了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志刚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如培同志批示要求,抓住用好省里设立基金提供的难得机遇,争取今年我市通过评审的投资额度占全省的12%以上,力争达到15%,项目个数要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请市扶贫局、农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拿出具体的措施。省里对脱贫攻坚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但市、县两级的配套压力也比较大。 比如,农村“组组通”公路,每公里还需市、县两级投入10万元,每年每公里1500元左右的养护资金需要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四类重点对象户的补助资金,除中央财政补助之外,由省、

11、市、县按5:2:3的比例分担,其他农危改户和“三改”新增投资由市、县按4:6的比例分担;贫困劳动力培训方面,需市、县两级配套10%;产业扶贫方面,市、县两级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健康扶贫方面,也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加大投入,强化基层医疗经费保障。对这些省明确要求配套的资金,无论如何要及时足额配套到位。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还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特别是一些有经营收益的扶贫项目,要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通过PPP等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需要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雪中送炭的钱要千方百计满足需求,锦上添花的事要坚持量力而行,防止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第二,积极破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现在

12、到农村调研,除了春节期间看见年轻人多一点之外,平时见到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据人社部门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市有农村劳动力135.2万人,共有57.15万人在外务工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的78.05万劳动力还有相当部分在外打零工。现在全市“3155工程”共有320.75万亩,按照每个精壮劳动力每年平均管护5亩左右计算,约需要64万精壮劳动力管护。六枝月亮河乡猕猴桃基地,有620亩猕猴桃进入挂果期,授粉时需200个工人连续工作一个星期,用工十分紧缺,甚至需要从市外、省外去找工人。实际上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不仅仅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总量短缺的问题。解决脱贫攻坚特别是产

13、业扶贫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谋求新的办法。 一要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一些种养殖基地管理还比较粗放,影响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经营效益。刚才播放的第二个短片中,有相当部分案例是管护不当造成的。要学习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细化劳动分工,优化劳动力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贫困群众从个体农民转变为农场或基地工人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升上,也体现在个体劳动者的自由散漫向现代农场劳动者组织性、纪律性的转变上。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干部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这一转变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具备参与现

14、代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形成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二要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一些基层干部往往埋怨贫困群众有懒惰思想,响应政府号召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一般人都是理性的,在考虑投入的时候,首先要先考虑收入,这种投入包括机会成本。预期收入大于投入,就有积极性,反之就不愿投入。润永恒公司初期在米箩建猕猴桃产业园时,采用土地流转加雇佣工人的模式来经营管理,被雇佣的农户对收益的预期不明确,出工不出力、管护不到位,导致刚种下的苗木存活率不足10%,造成800多万元的损失。之后,公司采取“三变”的办法,将土地

15、流转变为土地经营权入股,将雇佣务工变为技术入股,把贫困群众列入网格管理团队,按网格收益分享30%的利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三变”是六盘水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要用好这根群众脱贫增收的“黄金腰带”,密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户的劳动积极性。 三要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减少劳动力需求。位于水城县野钟乡农业园区的金玲籽公司,在基地内建成了水肥一体化物联网项目,覆盖猕猴桃基地1000亩,通过物联网的使用,基地常年用工量从原来的50个减少到25个。要按照“五全六化”的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配套建设农业园区智能化设施设备,提高园区智能化管理和生产水平,减少对劳动力

16、的依赖。 四要通过发展管护投入少的产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比如,刺梨是管护投入相对较少的品种,达产后每亩每年管护仅需11个工,能够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实现较好的收益。下一步,要因地制宜发展管护要求低、劳动力投入少的产业,既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增加农民的收益。第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产业扶贫扶得起来扶不起来最终要看市场,只有把土地中的产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并且能够卖个好价钱,农民才有收益,脱贫才有保障。 一要坚持市场导向。要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不能“拍脑壳”瞎指挥。对于已经有的农产品也要围绕市场需求来找卖点。比如刺梨。刺梨鲜果的市场主要在省内,现在我们种了80多万亩刺梨,加上其他市州的产量,省内市场是消化不了的,必须发展精深加工。如果我们的加工项目上得早、上得好,不仅能够消化自己生产的刺梨,其他种植刺梨的市州也有可能变成我们的基地。如果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