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7964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 高考考点1、 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2、 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 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5、 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 知识梳理1、发展的普遍性(1)(2) (3)所以,世界是 ,要求我们 。2、发展的实质是 思考: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3、判断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标准是:思考:新事物产生就完全抛弃旧事物?4、发展的趋势:前途是 ,道路是 要求我们:(1)(2)5、发展的状态:(1)量变的含义:(2)质变的含义:(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4)要求我们:思考:(1)量变必然

2、引起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3)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因此只有质变才有意义?三、巩固练习1.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2.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

3、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A B. C. D. 3. 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4.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

4、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的A. B. C. D.5.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6.下列诗

5、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 B C D7. “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8.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

6、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9.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0.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06文综全国卷I)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7、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 C D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13.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 B. C. D.14.2005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2

8、004年相比增长100。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 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 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5.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6.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站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