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17831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之后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2017年2月7日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

2、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以来,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真心实意亲近古诗词,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掘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诗,让一个人形端表正,扩大到社会,“再使风俗淳”。因此,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绝不只是记忆力,更是对

3、审美、对感知、对体用的回归,让我们的口耳鼻舌触重新敏感起来,让我们知道该说什么、该怎样说。“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有学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文化的魅力

4、,从不、也永远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诗书传家济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律。诗词大会引发了全民热追,优胜者赢在热爱诗词上,更赢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上。这种现象引导全社会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引导全社会自然地、自发地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温暖和情意。一、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诗词大会令选手和观众身入其境地受到文化情怀的感染、人

5、文精神的洗礼、文化自信的鼓舞。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读诗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诗词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普及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的尝试,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当前的“传统文化危机”,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应有的作用。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

6、的诗词承载和促进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二、生活与哲学角度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可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让孩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古诗词强大的感召力大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更多的国人心里,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3辩证否定的观点。唯物辩

7、证法辩证否定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处理。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诗词大会有利于传承弘扬华夏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亲和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节目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

8、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BCD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BCD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全程

9、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全民的诗词文化盛宴”,这表明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影视作品的创作一定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ABCD4古诗文是中国人、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道德精华、思想精华和价值精华,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更为开阔。这

10、启示我们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5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这启示我们,传承古代经典需要A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6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人们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

11、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豪迈”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ABCD7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下列诗句中正确阐述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A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C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8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国诗词大会已累计吸引2.75亿观众收看,节目话题总阅读量1亿多人次

12、,一举冲入全国上星收视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话题榜单前三名。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了一部中国文学史。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总导演颜芳介绍了节目中诗词的选择: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

13、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而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十几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种题型出现在节目中,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参考答案1D 【解析】表述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与集中表达。表述错误,中华诗词不能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华诗词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本题选D。2C 【解析】央视节目组遍访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力求把节目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说明推动文

14、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符合题意;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符合题意。3B 【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传播途径,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影视作品属于发展文化产业,故错误;电视综艺节目对表达中国文化、中国人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符合题意;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群众喜爱说明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C 【解析】“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强调的是要

15、注重量的积累,故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主旨,故排除。本题选C。5B 【解析】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说明传承古代经典需要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出这一意义,故与题意不符。7D 【解析】A中诗句的意思是不要遗憾现在失去的,明年会比今年更加美好,包含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符合题意。B中诗句大意为可以吹倒山岳的暴风是静止的,滔滔不绝的河水却没有流逝,只承认了静止而否认了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中诗句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不符合题意。D中诗句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8【答案】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节目依托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