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7365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经济常识5.3税收教案旧.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3 税 收教学目标知识:识记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理解税收三个特征及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几种违法行为应付的法律责任。能力:通过对税收和利润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觉悟:使学生明确纳税是守法的表现,帮助学生提高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意识。教学重点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教学难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与税收特征的联系。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 讲练结合法 讨论法 举例法 对比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学生活动设计课堂活动:阅读讨论举例对比练习课外活动:请当地税务干部做专题讲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财政收入源于

2、四个方面,其中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税收方面的知识。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教师提问(展示课件):什么是税收?其内容是什么?参与税收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机关有哪些?国家税收征收机关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7页第1、2、3段后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略)。教师讲解后展示CAI:税收内容货币和实物税收依据、保障税法税收目的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税收手段凭借政治权力税收主体国家税收征收机关税务局2.税收的基本特征教师提问:从税收的含义上我们可以分析出税收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分析回答(略)。展示CAI:案例一:1999

3、年8月,山东省某县个体企业老板王某因打伤上门征收税款的税务人员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案例二:1999年10月25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宣判大会,依法对山东宝升珠宝行原经理周海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行贿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处周海兴死刑,立即执行。教师提问:这两则案例体现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归纳:(1)强制性 从这两则案例中我们知道,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必须纳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展示课件: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

4、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列宁教师提问:列宁这段话说明税收应具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将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回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是税收上个特征的核心。税收除了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以外还应该具有:(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收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便改变,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教师提问:以上我们分析说明了税收所具有的“三性”,即在征收上的强制性,在缴纳上的无偿性,在征收范围和比例上的固定性。那么,这“三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略)。教师

5、小结: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首先,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如果像商品交换那样实行等价交换,或者像购买公债那样还本付息,就不需要强制征收了。其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因为强制征税是对所有者的财产的无偿占有,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持续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的利益,所以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总之,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学生讨论:在经济生活中,税收、罚款、没收财产都形成财政收入,但就特征而言,税收与后两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发言(略)。教师归纳(展示CAI): 项目特征税利债费罚款没收财产强制性

6、有有无无有有无偿性有有无无有有固定性有无无有无无过渡:在讲解税收含义时我们说过,税收以税法为依据和保障,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定纳税,违反税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他们应受到什么处罚呢?3.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罚 这部分内容主要靠学生按老师要求看课文完成。(1)偷税(逃税)行为 理解时应注意四点(展示CAI):第一,什么是偷税?第二,偷税人惯用的手段是什么?第三,为什么说伪造、涂改、销毁账册和票据是偷税行为?第四,为什么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盈利利润也是偷税行为?(2)欠税行为理解时应注意三点(展示CAI):第一,什么是欠税行为?第二,对有欠税行为的人,税务机关

7、应给与什么样的处罚?处罚依据是什么?第三,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指的是什么?展示课件:漫画:“追星族”案例:著名歌星欠税不缴被处罚。通过对上述漫画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这反映出税务机关加强了对税收的征管工作,谁想偷税、逃税、欠税都是不行的。(3)骗税行为 理解时应注意四点(展示CAI):第一,什么是骗税行为?第二,骗税行为的集中表现是什么?第三,骗税人采用哪些手段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第四,税务机关对骗税行为的处罚有哪些?(4)抗税行为 理解时应注意三点(展示CAI):第一,什么是抗税行为?第二,抗税行为的表现有哪些?第三,税务机关对抗税行为的处罚有哪些?展示课件:材料: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抗税事件

8、。学生讨论: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与税收的特征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归纳:这与税收的法制性即强制性是一致的。展示课件:法国人有句俗话:“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过渡:无论在那个国家,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但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是不同的。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二、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我国税收的性质 教师提问:不同国家的税收有哪些相同点?学生阅读课本22页最后两段后回答(略)。教师归纳: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具有税收的共同特征。税收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

9、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我们可以通过与封建社会的税收相比较得出。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图表。展示课件:封建社会税收社会主义税收税收来源税收最终受益者税收增长方式体现的关系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封建社会的税收来源于劳动人民,其最终受益者是统治阶级,如秦始皇将横征暴敛上来的税用于修阿房宫、建骊山墓、筑长城,用于自己的奢侈消费,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人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税收的增长是靠掠夺的方式,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剥削关系。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税收也是来源于人民,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展示课件:材料一: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

10、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税收也相应大幅度增长,中央财政比预算超收了748亿元。这些收入主要用于:增加交通专项支出86亿元(车辆购置税征收部分),补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310亿元,增加基本建设支出300亿元,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支出52亿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税收在逐年增加,其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这些税收都是源于人民,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是国家并未将这些税收用自己的利益,而是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

11、终受益者。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税收体现的分配关系不是剥削关系,而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国家政权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就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峡工程图放映有关青藏铁路、京九铁路、三峡工程的录像后,过渡:修建这些工程的钱主要是依靠税收。这说明税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2.我国税收的作用 教师提问(展示课件):国有企业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家上缴利润,为什么后者不像前者那样稳定可靠呢?学生思考

12、、回答(略)。教师归纳:原因是企业有利润则交,没利润则不交。而有些税收项目如营业税,即使企业没有利润,也必须纳税。所以,税收比利润更可靠。这说明: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展示课件:材料一:国务院规定,凡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耕地占用税。材料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被国家确认属于高新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个税率只相当于一般外商投资企业的一半。材料三:国务院规定,对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教师提问:上述规定各起了什么作用?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归纳:

13、上述三则规定分别起的作用是:对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积极作用;对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可以鼓励投资者向短缺产品的生产上投资,向经济落后的地区投资,从而实现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三则材料说明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展示课件:材料: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河北某县的一家私营企业,在工商局有关人士的劝说下,为争虚名,将企业的固定资产额、利润额进行改写、虚报。不久,税务部门到企业中来,根据企业的账目要求企业补缴税款。企业主这才感觉到上当了,虚报浮夸的活动暴露出来了。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税收的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归纳:

14、这则材料说明: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总结本节课讲了税收的含义、特征和我国税收的性质与作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扩展正确认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农村实行的税费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制度,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表现。课堂练习自古以来,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最近,中央决定实施税费改革,在安徽等地方实行试点后,又在全国许多省市展开,以减轻农民负担。(1)税费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税费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唯一形式各种乱收费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税费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税费是国家强制征收的A. B. C. D. (2)简要说明这次税费改革的经济意义(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有哪三大改革?参考答案:(1)B(2)农村税费改革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改革体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