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816458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心理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群体心理 第一节群体概述一 群体的定义定义 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接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情感交流的人群集合体 它既同社会和个人相区别 又介于社会和个人之间 并且是连接二者的中介 群体的显著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并相互影响 1 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 2 在行为上有交互作用 彼此影响 3 具有 我们是一群的 群体意识 如 马路上的一群人不是群体 在较大工厂中的人也不能算作群体 因为彼此不认识 也没有交互作用 1 二 群体分类1 大群体和小群体从文字上看 这是根据群体人数规模来划分的 但规模大小是相对的 因此 社会心理学对此的分类依据是有无直接的 面对面的接触来划分的

2、大型群体 成员之间以间接的方式发生联系 如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 通过各层次的组织结构等联系在一起 企业 公司 学校等都是大群体 大型群体可进一步分为不同形式 不同层次的群体 如 国家 民族 阶级 阶层等群体 社会职业群体 人口群体 社区群体等 观众群体 听众群体等 小型群体 小群体是指相对稳定 人数不多 为共同目的而结合起来 成员直接接触的联合体 人数在2至20 30人之间 如家庭 工作小组 班级等 2 2 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3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 个人期望成为其中一员的群体 个人自觉接受其规范和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包含三种含义作为比较的标准指望晋升其间的群体个体以该群体的价值和观念为行为

3、准则 3 4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可以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完成组织目标而产生的正式的 官方的组织机构 它是在有关管理机构的领导和规定下 按有关指示 命令 决定 文件所建立的 正式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 有规定的权利 义务 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其成员之间是公务关系 非正式群体 不是经官方规定 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群体 是非正式的联合体 它没有明确的界限 也没有编制 没有特定的领导人 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利益 观点 兴趣为基础 以感情为纽带 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4 非正式群体主要特征 1 自发性 是由于某种需要而自发形成的 例如满足交往的需要

4、 没有什么 正式的发起 也无需得到社会 他人的承认 规模一般不大 2 较强的凝聚性 非正式群体是建立在人们相互好感 心理相容的基础上的 维系成员的是感情的纽带 因此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3 具有不成文的规范 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成员宁可违背正式群体的规范也不愿违背非正式群体的规范 4 较强的群体意识 表现为群体行为往往趋于一致 并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 5 5 有自然形成的中性人物 这些中心人物不一定有正式职务 地位和权力 而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如能力 品质等 因而具有自然性影响力 他们是群体中具有心理意义的核心人物 在群体中起着提出权威性意见 负责 维持群体的相对稳定 提供行为模式的作用 6 5

5、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 相对较小 有亲密互动 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 个人直接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是社会群体的最基本形式 如家庭 邻里 游戏伙伴 规模小 面对面交往 认同感强 对个性及观念形成有重要作用 次级群体 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其成员主要以次级关系来相互联系 如学校 职业群体 社团等 规模较大 成员较多 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 6 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 以地缘为纽带的群体 以业缘为纽带的群体 7 7 工作中的小群体小群体的模式 8 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管理者的本意只是把个人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以便完成工作任务 第一因素 但是却由此规定了成员相互联系 相互

6、作用的模式 决定了小群体的结构 另一个因素是个体的个性 技术能力等个人因素 9 琼斯认为 群体的发展有4个阶段 10 二 群体的功能 组织功能 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 有效完成组织目标 个体功能 1 满足自尊的需要 个体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承担一定的职责 从中得到自尊的满足 2 满足归属的需要 群体中的成员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 获得友谊 友情与支持 3 获得安全感个体在群体中可免于孤独 恐惧 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4 增加自信 在群体中经过交换意见 得出一致性意见和结论 可获得社会真实性 5 增强力量感 11 执行任务 创造成就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群体功能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12

7、第二节群体作用的发挥 群体规范和凝聚力 一 群体规范 游戏规则1群体规范的定义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 是群体成员应该如何做的行为规范 群体规范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 正式群体内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非正式规范 自发形成 成员间约定俗成 大家一致同意却没有明文规定 非正式规范有时甚至与主体文化规范相矛盾 而它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制约能力往往要胜过正式规范 13 2 群体规范的作用 维系群体的作用 制约每个成员的行为 群体有多个成员组成 要维系群体整体性 需要有统一的准则来约束成员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统一成员的看法 使群体成员保持感情和认知上的一致 群体规范明确了群体成员行为的奖惩标准

8、 行为定向作用 通过群体规范 规定了成员活动的范围 制定了日常行为方式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怎样去做 惰性 消极作用 使成员行为趋于中等水平 限制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4 3研究 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规范的形成 群体规范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 1961年 谢立夫进行了一项经典研究 完整地解释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 实验A 请互不认识的12岁男孩参加夏令营 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和街区 社会阶层上都属于中产阶级白人家庭 15 第一阶段 分成两个独立人群 分别安排两个人群进行一系列活动 如一起吃饭 修游泳池 玩垒球 一起做绳梯 结果 经过这一阶段活动和交往 人群分别从原来的

9、聚合状态转变成了群体 每个小组都发展起了自己不成文的滚着 非正式的领导者 以及其他一些一个组织化群体所具有的特点 甚至两个群体分别自发地为自己的群体起了名字 一个叫 响尾蛇 一个叫 雄鹰 在实验第一阶段结束 群体每个成员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分化 并稳定下来 16 第二阶段 安排两个群体相遇 彼此之间开展一系列比赛 橄榄球 垒球项目 竞争的结果 两个小组出现了明晰的 我们情感 我们 和 他们 的意识发生了明显分化 第二阶段结束时请孩子们在两个群体中择友 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本组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 分别高达93 第三阶段 探索如何减轻或消除群体间的冲突 实验安排两个小组被试一起进行一系列共同活动 如

10、一起用餐 一起看电影短片 做游戏 但并未有效减轻双方的敌意 有一次两个群体在吃饭时发生了直接冲突 17 第四阶段 是进一步安排和提供两个群体必需一起协同活动的机会 如一起修野营基地的蓄水池 否则大家都会缺水 一起把卡车拖出泥潭等一系列共同活动 结果 两个群体的敌对情绪明显减缓 野营生活结束时 再次进行择友测验 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对方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显然 交往 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 18 实验B 对霍桑电厂接线车间的研究 发现 群体工作时 会产生出一种关于群体忠诚的非正式的 非书面的规章 根据这种规章 一个好伙计 既不能干活干得太快 使管理部门增加定额

11、也不能偷懒 完不成自己的任务 一起干活的工人违反了厂规 不应告密 不能势利眼 对同伴们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样子 大家希望一个群体成员都遵守这些规范 如果一个工人违反了规范 就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排斥和打击 19 二 群体内聚力群体内部具有使其成员不轻易脱离群体的吸引力 称为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维持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一个群体如果失去了内聚力 这个群体就难以继续存在下去 群体内聚力是增强群体功能 实现群体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 内聚力的高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 沟通交流的频率 内聚力高的群体 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较为频繁 群体气氛民主 关系融洽 2 群体内互相关心的程度 内聚力高的群体比较重视 关心

12、个人的需求 能使群体产生较强的归属感 成员对群体活动的参与程度较高 20 3 群体成员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内聚力高的群体 成员对群体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义务感 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维护群体利益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 群体的目标 2 群体的地位和成就 3 群体的领导方式 民主 专制 放任自流4 外部压力 5 群体的规模 据研究 群体最佳规模是不高于7人 21 三 群体特征对效率的影响1 群体内聚力 群体在什么基础上凝聚起来 这才是影响效率的因素 2 群体的组织程度 傅连奇 J R P French 的研究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旦遇到困难 有组织的群体表现出中断尝试的次数较多 各成

13、员所感到的挫折感也较深 埋怨 指责较多 2 虽然中断尝试次数较多 但能继续努力 而无组织的群体一旦尝试失败 多表现出缺乏兴趣 无以为继 或分裂成几个小单位独立尝试 遇到紧急状况时 有组织的群体不但不能以冷静的态度有秩序地处理事态 反而更易蔓延恐慌情绪 22 3 群体规模 1 群体大小与领导行为 群体较小时 领导行为不明显 当超过30人时 要求有一个领导者的现象立刻增多 而群体越大 越容易有独裁型的领导行为出现 2 群体大小与凝聚力 小群体更有凝聚力 大群体的凝聚力减小 群体活动的缺勤人数也增加 3 群体大小与参与讨论 群体越大 成员发言上的差别也越大 发言容易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而多数人则保持沉

14、默 这些少数人由于发言多 其在群体中的地位便趋于重要 其意见 观点容易成为群体的代表 4 群体大小与工作效率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 小群体的个人生产量更高 在大群体的情况下个人会感到被淹没在群体之中 个人的行为不会受到过多关注 23 第三节群体内的互动与交换 一 联盟两个人的社会交换可以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三人或三人以上的群体中 社会交换的关系变得复杂 群体中有人会试图操纵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或变换交换规则从而使自己合法地获得最大利益成员结成联盟是群体中获取不公平利益的具体方法 联盟现象出现依赖三个因素具有相容或一致目标的人最容易结成联盟拥有某些特殊资源的人最容易与他人结成联盟拥有特殊资源的人更可能与群

15、体中最弱的人结成联盟 24 二 社会惰化 在群体中出工不出力 含义 与个体独立工作时相比 个体在群体工作时动机和努力减少集体努力模型 社会堕化的期望理论Karau Williams 1993 提出 简称CEM个体努力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他们相信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成绩 期望 相信好的成绩会被认可和奖励 工具性 获得的奖励是他们看中并向往的 效价 以上三个因素在群体工作时会打折扣付出和得到之间的不确定状态时造成社会惰化的原因 25 三 冲突 1 含义 两个或多个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反应或期望的互不相容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基本性质个体或群体间存在对立的利益关系双方都意识到了对立关系都相信对方会损坏已有的利

16、益单方或双方采取行动触发冲突 26 2 产生冲突的原因利益和矛盾的存在以及对利益与矛盾的知觉错误归因 对他人行为的误解不良的沟通 采取了惹怒对方的方式地位偏见 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客观的 实际的 而对方的观点不正确人格特性 冲突并非单一的由利益矛盾引发 社会因素也可以引发冲突 如长期的怨恨 不公平感 不正确的社会知觉 不良的沟通等 27 四 群体决策1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研究表明 群体决策的准确性高于个人决策 但速度较慢 从创造性看 个人决策一般都优于群体决策 有两种倾向损害了群体决策 1 小集团意识这个现象由心理学家贾尼斯 Janis 提出 小集团意识指 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 使得不能对问题和解决办法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 结果时作出错误的决策 28 小集团意识的表现主要有 1 在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 试图掩饰自己的错误 坚持自己的观点 对持反对意见的少数人施加压力 这些少数派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 避免过于激烈的争论 造成所谓的一致通过 偏爱领导者提出的方案 群体偏好地位高的人的意见 无视地位低者的看法 2 极端转移研究发现 群体决策更冒险 但有时反而更保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