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5209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示范校北票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4.1世界的物质性学案必修4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 :物质定义理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学习重点: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本框乃至必修4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了解和识记物质的概念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通过学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才能完整理解世界的物质性,从而得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学习难点: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的意识的物质性:相比自然界的物质性,在学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时容易扩大主观能动性,误认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从而陷入唯心主义。【课前预习 自主探究】预习范围: P28-30预习

2、任务: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8页虚框及正文,分析: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二)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29页虚框及正文,全面理解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科学内涵 1.物质是 , 的 。这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具有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 明物质具有 。当然,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请试着理解课本29页“名言”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0页虚框及正文,分析: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 (2)从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看 综合

3、一、二两部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课堂活动】活动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圣经旧约创世纪上说,上帝第一天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物和人。天地王五都造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休息日。思考:天地王五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活动二: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活动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请阅读课本第30页,思考: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4、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什么?总结:【检测巩固卷】一、易错易混: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2.物质唯一特性是运动。3.客观存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4.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二、单选题:1. 我们应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 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世界的本质 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A. B. C. D.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5、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3、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4. 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这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 B C D5.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人脑 基本路

6、线 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 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 A B C D6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7.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A甲观点正确,乙观点错 B.甲观点错,乙观点正确 C.两人观点都正确 D.两人观点都错8.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ADDAAACA学习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