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5000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必修4.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007-200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试卷分、卷 共32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 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句话说明 A.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D.哲学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五中会会上指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这是因为 A.哲学科学

2、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C.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真正的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3、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长期持续高涨,很多人惊呼,原油又会出现新一轮的恐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多影响。有些人则不以为然。对原油价格上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这表明A.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认识复杂事物B.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总是有差异的C.受人们立场及利益的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会有所差别D.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4、“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

3、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上述材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哲学的进步与发展B.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6、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A.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存在即被感知 D.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局部”“有时”“零星”等词汇将逐

4、渐被请出气象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将加强在时间精度、空间精度和量级精度上的准确性。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目前北京市已经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据此回答78题7、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表明人们A.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预测事物的未来 B.已经能够控制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D.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认识越来越准确8、天气预报之所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这表明 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 D.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9、“

5、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两个观点 A.前者揭示了物质的属性,后者揭示了世界的特征B.前者概括了物质的本质,后者概括了世界的本质C.前者指出了物质的特性,后者指出了世界的属性D.前者揭示了物质的概念,后者阐明了世界的本质10、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劳动11、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样包装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6、A.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反作用也不同D.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12、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说:“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也承认相对静止;后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也承认相对静止B.前者承认相对静止,但否认绝对运动;后者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C.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也承认相对静止;后者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D.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不承认相对静止;后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也承认相对静止13、下列各种运动变化中,属于

7、发展的有 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D.四季更替,周而复始14、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早已神秘地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大小树木600多棵。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违者罚马一匹”的政策时,古楼兰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受惩罚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无条件的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自然环境的变化受人的意志的影响15、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思维着的精神 B.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C.具体事物的

8、刺激 D.生物的反应形式16、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人脑的产物17、2007年我国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这体现了 一分为二 分清主流与支流 两点论、两分法 因果联系A. B. C. D. 18、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客观物质性活动B.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一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活动C.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19、一个正确的口号,一个基本方针,一个治国方

9、略,只有被亿万人民群众和千百万干部所掌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科学理论是将正确的认识系统化理论化 D.人们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20、真理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认识成果,它是观念范围的东西。这说明 A.真理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B.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C.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D.真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客观的21、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要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0、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重要论断的延伸和拓展。这表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得分)22、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顺利时就盲目乐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一蹶不振。这些思想方法的错误在于 A不了解联系是客观的,犯了唯心主义错误B不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犯了一点论错误C不了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D不了解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

11、性的统一,犯了简单化的错误23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C、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D、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24、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但我们却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表明: A、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 B、人能够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 C、人能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和概念 D、有的意识不是物质的反映25.“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遭到破坏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却使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

12、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理论“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A.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6.“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B.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统一起来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27.现在考察干部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还要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表明A全面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B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

13、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之和D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 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主。.因而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媒体评论说,温家宝的话有利于协调好农村与城市的多种矛盾,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这一观点。 29、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

14、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10月24日“嫦娥一号” 发射成功,中国人开始探测月球。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还要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并且从无人看管到有人值守;再向前发展,中国人甚至探测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0、理论只要来自实践,就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就能永远指导实践走向成功31、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创新。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32、2006年9月17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完全独立地矗立在世人的面前。但是四年前,“鸟巢”的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后,14名院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