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4874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通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戴南高级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列举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理解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运用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理解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理解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考点整合考点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辩证否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

2、否定,即自己 自己,自己 自己。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 的否定观。(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 。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一个特点。 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 实现的,不经过 ,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也不能产生,所以,没有 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 。辩证的否定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 ,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合理的、有价值的、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就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辩证的否定的第二个特点。(4)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的

3、否定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既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又保留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否定不是简单地抛弃旧事物,否定中包含着 ,肯定中包含着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提示】教材中列宁的名言体现的是辩证的否定观,它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根本对立的一种否定观。3、辩

4、证否定观的意义(方法论)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A、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B、辩证的否定观还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4、对哲理的分析研究(分两层次三方面说明)【例题1】(2007海南)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

5、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 B C. D【例题2】(07海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据此回答30-31题30、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A B C D31、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说明( )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 联系的系统性根源于主观创造 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是自我呈现的 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A B C D【

6、例题3】(2007山东33)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A B C D【例题4】(2007四川) “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是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创造性思维能发现并解

7、决新问题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A B C D【例题5】(07江苏卷37)古人云: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辨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11分)【解答】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分)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4分)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3分)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

8、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2分)课堂训练1.种子发育为植物是( )A.事物的量变过程 B.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 C.外力作用的否定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的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3.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的(

9、 ) 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与此成语意义相一致的还有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等成语。)4.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把这一观点用于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上,应该坚持( )你没见树上有虫吗?为什么把树砍了?为什么把树砍了?你没见树上有虫吗?A.肯定中有否定 B.肯定一切 C.否定一切 D.赞成和反对的统一5.大学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

10、“日新之谓盛德”。上述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 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进民族进步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制度创新A. B. C. D.6.右边漫画中砍树的人认为,否定是( )事物外部的否定否定一切全盘否定 发展的环节 A. B. C. D. 7.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8.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

11、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 ).必须怀疑一切书本知识 .必须否定旧中的消极内容.必须具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必须与时俱进9.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别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10、爱因斯坦说过一段有趣的话:

12、“我竭力告诫自己要蔑视权威,命运却使我成了权威。”这启示我们要有( )A、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 B、我行我素的反叛精神 C、无所顾忌的叛逆精神 D、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11、辨析:树立创新意识,必须不唯书,不唯上。 考点二、树立创新意识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1)创新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用于支持新事物,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促进是物质变。(2)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的批判精

13、神。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论: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的过程,创新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课堂探究提示】 (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1)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2)“破”和“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破是指怀疑和批判,立是指创新和发展。破是手段、途径,立是目的。没有破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立是在破的基础上的立,是不能离开破的立,它是对“破”的否定,但这种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P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