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4642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政治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2分)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6年经济工作,在总体部署中要做到稳定政策、适度微调,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关注民生,积极稳妥、留有余地。材料中的统筹兼顾是指 A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主要矛盾 B重视事物的量变,坚持适度原则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坚持两点论,注意处理好次要矛盾3、右侧漫画各

2、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 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B“上帝”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再现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5、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

3、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6、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7、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注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 D民族构成世界,世界离不开民族8、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

4、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9、为了方便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移,青藏铁路的多处路段都采用了架桥的设计,修建了野生动物的专用通道,并在施工中尽量保持青藏高原的原生态地貌。这些措施: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A、 B、 C、 D、 10、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

5、同于制造规律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1、儒家学说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仁者爱人”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我们处理人与人的准则。这表明:A.科学理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B.事物处于历史联系中C.社会意识的影响是第一性的 D.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12、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变化发展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消费方式 13、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当前,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它: 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是中国共产

6、党的最高价值标准A BC D 14、2005年1月6 日,我国内地人口达到13亿,这使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人口问题上,过去一些地方“越穷越生,越生越穷”,陷入了恶性循环。而计划生育搞得好的地方,则出现了“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良性循环。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着事物发展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15、有人大代表将城市和农村比喻为人的两条腿。现在农村这条腿短,不补齐这条短腿,就要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制约作用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

7、着部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6、2006年1月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际上各种预案制定的经验,分析了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疯牛病等危机事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创新。这表明我国应急预案的编制: 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了群众观点A B C D17、“因地制宜”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看水土、气候等,盲目种植,那么就必然导致失败。这说明: 利用规律必须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 任何规律的作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 发

8、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前提A B C D 18、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这是因为: A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D正是由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19、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若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若舟。”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衡的20、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

9、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1、当我们要促进事物的发展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之所以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是因为: A没有质变就不可能有量变 B事物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D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2、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执政为民B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D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

10、家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23、 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求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月,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在于他: A、借鉴了别人的经验 B、看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D、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4、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只要符合主观能动性,任何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想问题、办

11、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观点A、 B、 C、 D、25、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26、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二、多项选择

12、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 27、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六年时间实现六次突破,发射一次,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这说明: A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28、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建国前他就写下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建国后又写出了三里湾这部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通过他的成长、成名,我们可以看出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大众化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 D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

13、学习,积极投身实践,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29、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30、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引导农民增产增收,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31、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炒作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洋节日在我国快速升温和发热。相反,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有了失落的感觉。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