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14332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必修4.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单元总结与测试【总体知识框架】【考点解析】一、国家篇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2)人民民主专政 (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决定了我国四大民主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2、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3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4. 民主与专政:(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2)民主和专政具有阶级性。 “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指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专政”是对被统治阶级专政,就是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暴力统治,是相对于“民主”方式而言的一种国家职能。(3)、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

3、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例题讲解】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解析: 正确答案为A 解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民主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而不是全民的,因此B项说“全体国民”是错误的,D项认为“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也是错误的。统治阶级的成员也并非都是国家政权机关的组成人员,二者不能划等号,因此C项说法错误。二、公民篇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依法履行义务

4、(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即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例题讲解】【例题1】某地考核领导干部有新规定,群众投票不满意率达到50就不称职,不称职者将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这反映了我国公民通过()。A调整干部,参

5、与国家政治生活B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C民主决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D任免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解析:正确答案为B调整和任免干部均不是公民的权利,故不选A、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监督而非民主决策,不选C项。故选B项。【例题2】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选举法的修改列入立法计划,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建议反映了()。A人大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B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C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D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解析:正确答案为DA选项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

6、常委会行使,不选B项。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是指全体人民享有权利的范围和主体广泛,C项与题意不相符合。题中全国人大的立法建议会促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选D项。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1)民主选举: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它们各有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民主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7、参与民主决策;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3)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民主监督: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可以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可以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例题讲解】【例题1】胡锦涛主席考察国内某网站时与网民在线交流,

8、网民们就国计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网络发展()。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国情民意 改变了我国的政治关系A BC D解析:正确答案为C网络发展并没有扩大或缩小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错误。网络发展也没有改变政治关系,只是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错误。故选C项。【例题2】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网民热论国是。这表明()。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

9、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A BC D解析:正确答案为C对于网民的意见,政府应该认真对待,但不一定采纳,故排除。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故错误。网民热论国是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有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也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正确,故选C项。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参与(1)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2)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求: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例题讲解】“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作为中学

10、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应该做到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主动积极参与社区民主管理主动积极竞选人大代表A B C D解析:正确答案为A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均是参与的内容,我国法律规定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才能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许多中学生未年满18周岁,因此不选。三、政府篇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性质、宗旨、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

11、人民服务。政府行使国家职能,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政府必须要坚持依法行政。必须要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还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4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的监督机制。5树立政府的权威。努力

12、做到依法行政;廉法、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例题讲解】某镇政府计划为某村招商引资,镇政府向村民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情况,并请村民商议。村民会议投票表决,同意在本村引资建厂。几年后,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村民欢迎,镇政府威望也进一步提高。辨题:政府事事让村民决策,就能增强政府权威。 解析:此题的分析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政府能否事事都让村民决策;第二,如何增强政府的权威。答案:(1)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等职能,所以,政府不能事事让村民决策。(2)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所以,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应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3)政府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既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又要尊重村民民主管理权利,才能树立政府权威。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