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3898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一中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2.5文化创新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一、知识结构二、考点阐释考点16: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文化成果。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

2、加充足的条件。【温馨提示】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辨析:文化创新的渊源就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解析:错误。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唯一来源。【温馨提示】对待文化,我们要继承,要发展,要创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2)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

3、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典题例题】(2007广东高考)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尼夺锦旱天霄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B c D解析:本题可运用排错法选择,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4、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因此,错误。正确答案:C考点17: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这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温馨提示】文化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它同时也是一种“

5、硬实力”。从“软实力”的意义上说,人们的观念、思想、精神、智慧、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等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硬实力”的意义上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的提升,都显示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辨析: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片面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该观点看到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文化创新还有另一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温馨提示】文化创新的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

6、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考点18: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温馨提示】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思维拓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取其精

7、华、去其糟粕”,还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无论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还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借鉴、汲取,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辨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解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重要途径。途径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第二,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A.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B.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

8、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如何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文化

9、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推动世界文化创新。C.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创新与批判继承的关系:批判继承是基础,是起点;创新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之上融会新实践经验的升华创新,是发展;有批判继承才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新文化。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

10、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温馨提示】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选择性继承。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也不允许摒弃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从头开始。一旦离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进行文化创新,发展民族的先进文化就会失去根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至今,历经兴衰而光焰不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中华

11、民族的骨髓,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黏合剂、凝聚力。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认真审慎的分折、过滤、选择。中国历史文化有着优良传统,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此外,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等等。所有这些,经过改造都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典

12、题例题】冼星海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积极创新,创作出呼唤抗日、鼓舞民众的现代革命音乐。这说明(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 B文化继承是对历史文化全面地、彻底地承接C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从题干可以看出,冼星海通过继承和创新,创作出了革命强音,这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意义。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答案:D考点19:创新与借鉴、融合【温馨提示】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交融”三个概念的区别 一般而言,用“交流”一词,更侧重与描述行为、说明过程;用“融合”一词,更侧重与描述状态、说明结果;如果

13、用“交融”一词,那就是既表达交流与融合的状态,也表达交流与融合的结果。1.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4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

14、文化创新。【温馨提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汲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输入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具体分析西方文化,真正做到择其优而祛其弊。二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充分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努力实现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三要坚持从现阶段实际出发,为现阶段任务服务的原则。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

15、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既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更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以博大的胸襟、积极的态度,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进步文化成果,以服务 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辨析:在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相互矛盾的。解析:并不矛盾。“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而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则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合作、共处。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考点20: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广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 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